杂谈:精神永恒?

人不能永生,但时常有讲某人的精神永恒,是不是有些矛盾,这就对了,就是要这效果。

人,这个定义是生物性的,当然有生死存亡。不过现在也有不确定性,按照美国硅谷的科学家们所预言的,人可能会永生。至少按照他们的猜想,到2039年人的寿命至少可以延长到130岁!那可是现在各个长寿村的人瑞都不能企及的高度。这搁上个世纪,会被人笑死。但经过这25年,新世纪的进步真的可算是指数级的,现在大家对于这个预测已经不会大惊小怪,甚至多少有些相信那是可能的。但是,即便到了130岁,还是去了极乐世界嘛。所以人不能永生,可以说至少本世纪应该是个真命题。

那么人的精神永恒,可能吗?首先人作为生物消亡后,其意识与精神就一并消散。但你可能会说精神可以被传承,所以会世代流传。那么,被传承的精神如何证明是原来那个精神?我们没有时光机,无法返回到精神的创立时代,因此无法验证。当然你会说我在抬杠,毕竟某种精神的传承经过几个世代,所有实践该精神的人都是证明。但是我们都知道一种精神在传承中根据时代变化在实践中总会发生变化,所以非常有可能在历史的长河里该精神的应用已经与其创立者的本意有所差异。甚至经过几个世纪后,这种精神已经只剩下名头,因为现实已经大相迥异,真实的内涵可能已经面目全非。所以从现实和真相的角度,人的精神随着人的死亡而消散,流传下来的不过是后人对他(她)的缅怀和惦记。

退一步讲,人的精神通过后来者被流传下来(字面意义),我们是否需要认可和接受,意即它是否该被传承。人类的发展与其他动物不同,我们是社会化的群体发展,知识通过交流而被传承,且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衍生,今天的知识已经远远超越50年前人类的知识范畴。我们对传统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对环境的适应,提炼更新的改变生活的知识,进而带来人类整体精神世界的更新换代。原来的知识不再适用当今的世界,原来的精神也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换句话讲,传统的意义是拿来突破的,所谓先人的精神更多应该留在他(她)的世界被人们所追忆。

精神当然不永恒。我们需要做的是感叹先贤的奋斗,坚韧自己的内心,拥抱当下的变化,应用最新的知识,建立适应这个时代的精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著:H.P.洛夫克拉夫特 一、引言 I. Introduction 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便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
    杨破之阅读 5,382评论 0 18
  • 题记:往日思想的火花,在此重拾,依然涌动不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为志。 顺其自然,随生随灭,既然自己也是自然的...
    红叶竹马阅读 1,281评论 2 12
  • 2030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的得主有两人,他们的发现震惊了整个世界。第一位是来自中国的罗柄庚博士,他从灯塔水母和水熊...
    p小米粒阅读 5,884评论 37 292
  • 学雷锋、写雷锋、做雷锋的军旅作家、诗人胡世宗这样吟诵: “在每一个春季/花儿初开/大地染绿/你带着你特有的微笑/出...
    关观阅读 861评论 3 5
  • 1.片面追求学业轻松是有问题的。2017年一篇《美国孩子上学很轻松吗?》的文章举了美国加州排名第一的惠特尼中学的例...
    字爵阅读 21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