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有情成小劫,却因无碍到灵台

时戒律僧慧公从净慈来,卓锡随光东院。绮琴往投座下,乞参三昧法。慧公曰:“欲参三昧,先断六根。”绮琴曰:“诺。”慧公趺坐蒲团,高声提唱曰:

        “如何是无眼法?”

曰:“帘密厌看花并蒂,楼高怕见燕双栖。”

  “如何是无耳法?”

曰:“休教羌笛惊杨柳,未许吹箫惹凤凰。”

  “如何是无鼻法?”

曰:“兰草不占王者气,萱花莫辨女儿香。”

  “如何是无舌法?”

曰:“幸我不曾犁黑狱,干卿甚事吐青莲。”

  “如何是无身法?”

曰:“惯将不洁调西子,谩把横陈学小怜。”

  “如何是无意法?”

曰:“只为有情成小劫,却因无碍到灵台。”

慧公与绮琴的一问一答可谓惊世骇俗。

绮琴是有慧根的人,悟性甚高,连慧公都忍不住赞叹:“汝真佛门种子”。对于“六根”的领悟,尚未入佛门的绮琴已经接近佛门的境界。

入得佛门,大概需得善于从生活中思考与参悟,由内而外,由己及人,及天地,及众生。所以这样看来,佛门的经典应该并不是假大空,只是我们尚未领悟到相应的境界。

我们寻常人虽不为入佛门,但为克服思想的障碍也需适时思考,才能从眼前的迷局中醒悟。“雾笼众生常惘错”,“一山放过一山拦”,当真是懈怠不得。

还记得英语老师也曾说过,要想突破需得一个“悟”字,分数常徘徊在110+、130+和140+的人有层次的分别并非偶然,只是各自悟性不同,境界未到而已。

单凭一个“悟”字,似乎什么也没有教,具体的方法未点破,也是叫人无从下手。我认为,大概还是要回到六根,六根是格物致知的渠道,困顿因是而生,也能因是而解。

图片来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8,615评论 28 53
  • 信任包括信任自己和信任他人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失败、遗憾、错过,源于不自信,不信任他人 觉得自己做不成,别人做不...
    吴氵晃阅读 6,233评论 4 8
  • 步骤:发微博01-导航栏内容 -> 发微博02-自定义TextView -> 发微博03-完善TextView和...
    dibadalu阅读 3,193评论 1 3
  • 回这一趟老家,心里多了两个疙瘩。第一是堂姐现在谈了一个有妇之夫,在她的语言中感觉,她不打算跟他有太长远的计划,这让...
    安九阅读 3,576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