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一脸方,一个混迹在二线城市的职场青年。目前在一家上市公司担任小主管,虽在二线但有着一线的心,大脑和灵魂一直在学习的路上。今天是一脸方的 第3篇 文章,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与转发。
又是一年毕业季,回头想想2015年大学毕业,仿佛就在眼前。大学毕业那会很天真,同时也浪费了许多时间在最初的工作上。想想就后怕,一不小心可能就这样平庸下去。
相信很多人在大学毕业时都走过弯路,特别像我们这些拼爹不成又任性的新一代80后90后就更不用说了。那一段迷茫期不懂思考,又没人帮助,活生生走岔了路。相信这是很多人的年少写照,也成为了我们青春的标签。
大学在必胜客兼职过一年,便和餐饮结下了不解之缘。家庭条件并不允许我有充分的时间找份合适的工作,实习期便匆匆进入一家民营餐饮连锁公司,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服务员做到餐厅经理。本科学历在当时的公司已经很高,一个本科生做服务员,风吹日晒还要送外卖,自命不凡的我当时就给自己灌下鸡汤:只要自己足够努力一定能够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
慢慢我发现这只是一场闹剧,在公司的选择上我输了。我的第一家公司没有五险一金,各项制度不完善,并且是典型的家族式企业。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流下来,遭到多次不公对待后,我最终选择离职。
后来误打误撞,进入一家房地产行业的龙头公司。公司的同事年龄相仿、学历相当。公司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各项福利保障,连办公室装修都有版本的区分,总之看哪里都很顺眼。虽然人力总监给我定的薪资不高,但这段经历却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入职半年后,我迎来了职场第一次巨大挑战。要在所辖城市区域搭建培训体系,当时对我来说无比艰巨,周围的人都没做过,自己也没经验。只好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最终将这项培训体系从0到1搭建起来,公司上下无人不知。后来这个项目成为CHO年度最佳实践案例。随后我将内部讲师规模扩大到原来的1倍,并且完善了讲师的选、育、用、留体系,最终将讲师管理经验推上全国线上分享的舞台。
我渐渐明白为什么很多人都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第二份工作无疑给了我一个宽广的舞台,从那以后我越来越专业,也有了自己的职业规划。这段经历不禁让我思考起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我的职业高度?我想以下的几点对我的启发最大。
一、起跑线的高度
经常有人告诉我,一定要考个好大学,一定要在大学里拿到奖学金,多考几本证书。原本觉得俗套的剧情渐渐变成真理中的真理。一个接受过完整高等教育的人背后体现的是学习力、高智商、高自律。而这些正是各大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的能力,学历背后真正体现的是你的潜力。如今也有很多人在奔波于提高学历的路上,花上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血汗钱攻读MBA。
二、第一份工作的高度
考公务员进国企这些老生常谈的话题在上一辈的茶余饭后屡见不鲜。作为新一代的好青年,越来越多的人明白好公司好饭碗已经遍布于各大民营或上市公司。
就像在股票基金的投资选择中也是优中选优,股神巴菲特也是先看公司的前景再选择投资,然后在漫漫的时间长河中耐心等待。电视剧《金牌投资人》也说投资的本质就是投人投团队。这和我们选择工作也是一样的,选择几个朝阳行业,圈定几个行业巨头,逐个攻破。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挤破头皮也要被录用的小心机。学会用“机会成本”管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每一次选择都至关重要。
三、你的职业高度
1、以终为始,挑战现状
在一次内部分享中,总监晒出了新同事丹尼尔的项目甘特图,甘特图上清楚的地标注了项目推进的每个节点,后来这个项目的确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效果,丹尼尔也很快受到了总监的提拔。
后来在我的培训体系搭建过程中,同样采用以终为始的理念。我希望培训项目在什么时间点完成,能够达到什么效果,需要多少人力物力的支持我都做了详细规划。过程虽然煎熬,但每刷新一次里程碑都可以给我带来成就感。
以终为始运用的是目标设置理论,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会比金钱的激励来的持久。求其上者何况得其中,一个人取得成就超越不了他的野心。
2017年的战略研讨中,我们在总监的带领下拆分了部门全年的KPI,许多新的项目孕育而生。在分配工作项的面谈中,我丢下舒适区,承担起了新的工作项。新项目的搭建很痛苦也想过要放弃,但如果没有那次勇敢的承担,也不会有后来惊艳全场的成果。
拿3000的工资干6000的活。很多职场小白拿着白菜价的工资浑浑噩噩,用苦大仇深的眼神瞪着欠自己100万的老板。但一定也会有不管自己拿多少钱愿意为公司分担更多的人,一来二去不仅自己成长的比同事快,等到机会来临的时候,老板第一时间想到的也会是他。机会永远青睐有准备的人,老板永远喜欢加班无悔的人。工作的前几年一定不要太计较回报,经验的积累是可以受益终生。
2、好奇心有多远你就能走多远
在职场中不仅要有智商和情商,好奇心也决定了你能走多远。第二家公司非常倡导学习,2017年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了两本职业证书,1年的时间里也阅读了将近20本的专业书籍。我能够听懂别人理解费力的专业名词,也能迅速发散思维想到别人想不到的观点。
每天9点上班,一般我会至少提前30分钟到公司,在这段时间我不仅可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同时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学习新的知识。有人常说你和同事的差距就发生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我对此深信不疑。
一个人的好奇心决定了他能够渴望接触新鲜事物,渴望汲取知识的养分。信息爆炸时代,每个人都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你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你的职业高度。
3、竖起你的雷达,开启无边界模式
很多成功学或者个人自传都会告诉你人脉的重要性,但前提是你要够优秀,才能和优秀的人产生交集。好的人脉先从树立个人品牌开始。
组织架构扁平化为无边界组织提供了条件。有时我开玩笑的说自己是1/4的培训,1/4的企划,1/4的HRBP,1/4的招聘。在公司的很多场合都能够看到我的身影,除了本职工作外,企划的活动和会议主持、招聘的通关能力提升,HRBP的工作管理都有我的身影。
工作上的无边界能让自己学到更多东西,同时也为自己打造了良好的口碑和个人品牌,不在乎得失,因为你所经历的都是你所收获的。
4、态度决定高度,心态决定成败
如果说态度决定一个人的高度,那么心态就是决定了一个人在这个高度上的平衡感。我曾经遇到过许多优秀的人但是最终都没有那些看起来平庸的人发展的好。记得总监对我最多的评价是“患得患失”,2017年的晋升机会与我失之交臂,心里一直想不通自己付出那么多不比其他人差为什么不是我?为此差点离开公司。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你的才华并不是你的能力,只有将你的才华为他人和组织创造出价值的时候他才能称得上是能力。通俗的讲就是才华要“落地”,发挥出他的价值。你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好也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差,不要轻易放弃,这是我要送给所有职场人的一句话。
5、站在价值风口,执掌形势之舵
承担工作需要站在价值的正对面。2018年公司最重要的目标是降低流失率和达成招聘目标。由于以往的工作表现我被安排在了任务的风口浪尖,肩负起公司最大战略目标。流失率的控制最显吃力,但是他的巨大价值让我坚持不懈,最终将流失率降低了2个百分点。你能解决多大的问题就能创造多大的价值,永远以老板的目标为导向。
选择行业和公司要根据形式调整。如果感觉不对当断则断,如果进入一家公司1-2年想要离职的时候,我劝各位HR伙伴再等等。1-2年是岗位工作摸索的过程,3-4年是快速上升期,如果选择离开,很可能错失一个最佳增值期。当然如果有更好的选择,经过反复琢磨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路。
清楚职业发展趋势。选择直线式上升或螺旋式上升是个人发展的一般形式,个人的职业规划决定了你要走单模块专家路线还是全模块通才路线,专业和行业的发展趋势是做出正确选择的依据。
决定我们职业高度的条件有很多,可能有人会和你说要有主人翁意识、要干一行爱一行、要激情、要有野心、要有高情商、要坚持。其实这些都没有错,生活工作中的每一次选择都在不断影响你未来的轨迹。要走的顺走的快,不要偷懒耍皮,要脚踏实地,多思考勤学习,相信你可以成就你的职业梦想,从而实现你的人生梦想。
我是一脸方,欢迎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