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确是到了”老人在心中默念着。农村的春天的确比冬天更好看,但看的人却比冬天更少了。
这路上没有一个行人,两个儿子的房子也没有炊烟,仿佛一切都沉睡在昨夜,但是春天真的来了。
早上七点半,呷了两口冷酒之后,老人就和往常一样,慢悠悠地踩着露水,沿着房后的公路散步去了。
虽然晓雾未歇,但路两边的野花早就开着,鸟儿飞鸣着,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老人一边走着一边看着沿途的风景,他努力不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但怎么也避免不了。
一个冬天过去,村中走路平稳的老人更少了。即使这样,他对冬天也总是怀着眷念。
昨晚八点,两个儿子带着两个孙子一起来向他道别,次日六点就要坐车出发。打工对农家的重要性,他是明白的,下一次再见须等年末的冬天,他也是明白的。他没有挽留,只是破例让孩子们陪他到九点,在平时,八点半他就睡觉了。
老人是倔强的,八十多岁了,还坚持自己做饭、洗衣服。但是今年,他终于将衣服交给儿媳去洗了。
规律的作息能帮助他缓解岁月的侵蚀,只是冗长的时间却总不知如何打发。没有人说话的时候,他只好一个人去散步。走在路上,老人总会想起从前:
那个时候啊,山路还没有硬化,一村子全在忙着种庄稼,学娃儿早上会牵着牛到公路上吃草,他则衔着旱烟,在地里栽着玉米,只等着一声久违的“爷爷,婆婆把饭做好了,吃饭啦!”。
他知道,许多事情,虽然值得怀念,但却是真的回不来、说不出的。这一路上,他总是会想,他多么希望,这个冬天漫长一点,又或者下一个冬天来快一点,当然,他更希望能回到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