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良心鸡汤,很耐看。
也是从故事出发,聊聊身边的人、放不下执念的城、工作、梦想、以及各种,虽然是一本鸡汤,不过熬得很是顺口。
看看这些小标题: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想得太多”
“年薪百万的本科毕业生都是怎样生活的”
“请别总急着将生活推翻从来”
······
是不是每一篇都想拿来狠狠地贪读一番?
以上各篇都出自不同作者之手,一颗珍珠的光泽是有限的,一串珍珠就耀眼夺目了。
这本书正是将不同作者的文章筛选、汇编在一起,似一份豪华的自助餐。
相比那些,通篇只有一个作者的自说自话,如《三观易碎》、《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之流,这本书就不一样啦。
因为是汇编的,每个作者的年龄、阅历都不一样,每一篇读起来都有不同的感觉。
有人告诉你,“每一次调升花钱的level,其实都是在提升自己努力的目标”。
也有人说,“我们的无力感并不是来自生活,而是来自‘懒得去思考,懒得去改变,懒得去修补’的心态”。
还有的说,“所以,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样的事,不是想太多就代表未雨绸缪,也不是想太多就能拥有更好的未来,这样反而容易让我们错失现在”。
到底是人民日报汇编的,这些文章的文笔相当不错,金句也不啰嗦,就那么一两行,叫人直想记下来发到朋友圈装逼。
另外,对很多问题的思考,也很有深度。
比如,“我们有个误区,就是将‘喜欢’神话,过度崇拜那些把兴趣爱好发展成工作的人,觉得他们的人生一马平川,万事如意;觉得只要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意味着没有压力,没有瓶颈,没有烦恼。”
“喜欢只是一种初始状态,能够达到‘爱你所做,做你所爱’的境界,需要成就感的支撑。”
这段话我太有发言权了,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不顾亲人的建议,我一个文科生,非要选择生物专业,就因为高中学得不错,学得意犹未尽,我想好好专研,还要取得“让人类前进一小步”的成果。
结果上了大学,后悔死了。
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大学物理,超级难,难到哭。
我不知道学生物还要学这么多“旁门左道”!
每周都要在显微镜下看各种动物、植物、细菌的切片,看到吐,高倍镜看久了,是真的想吐。
期中期末考试,提前一个月复习,还常常面临挂科的风险。
我鼓足勇气去问一个大四学姐,你们有没有研究什么让人类前进一小步的项目,学姐哈哈大笑,指着实验台上的一排蘑菇,“诺!”
我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转出了生物系,每次还心有余悸地问新专业的同学,你确定你们不用做实验?
所以“兴趣到底是不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问题,迷茫了我很多年。
后遗症就是,我不敢轻易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我怕最喜欢的事情都做不好,人生就没有什么生趣了。
“兴趣需要成就感的支撑”,看到这句话,我忽然就想通了。
为了这句话,我也是很推荐你看这本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