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开学季,针对招大一新生的机构、社团琳琅满目。许多刚踏进大学的大一新生们对于眼前的诱惑都感到非常的新奇。的确,在高中三年里,我们日复一日地始终在重复着三点一线——教室、饭堂、宿舍,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进入大学后,面对这么丰富的课外活动,我们怎能不心动。
高考结束后,许多师弟师妹为了能够更好和尽快地了解大学生活和掌握所谓的大学生活技巧而去请教师兄师姐或是哥哥姐姐们。师兄师姐也都很诚意地跟大家介绍参加一些机构的好处。一些机构社团会在新生群里发关于他们社团机构的推文介绍以此来作为宣传。其次,在报到日,学校的社团和机构也都使出浑身解数来为他们注入新的生命力人力,这些都无可厚非,且这些社团机构的存在也均有它们的存在价值。
然而,在选择加入的时候,大家都事先了解过这些机构、社团的职位的设置了么,都想清楚是想锻炼自己哪方面了还是只是盲从抑或是只是三分钟热度呢。有给自己定好定位了么。是的,也许大多数师弟师妹都是抱着多锻炼、多学习的心态去参加此类的社团和机构。但希望大家合理地分配时间,学会分清主次,毕竟,大学生也还是学生,我们还是要以学习为主的。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亦经过进入大学后被许多社团,机构,比赛所吸引过。例如:学生会,校团委,自管委等等这些校级机构;亦如羽毛球协会,书法社,绘画社等等。我当时也是这样想:加入这些机构和社团,既可以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又可以结交到各个学院的朋友,多好啊,而且感觉这些机构社团都很高级,能加进去应该也很棒吧。
诚然,我和小伙伴们积极地选了几个,经过三轮的面试,经过师兄师姐们的考验后,也顺利地加了进去。加入后,我的课余生活确实变得丰富多彩了,没有了传说中的在宿舍“躺尸”,也认识了许多朋友。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天天开不完的例会,改不完的策划案,看不完的通知,回应不完的“收到”,应酬不完的宵夜,熬不完的夜。
我知道,这曾经是的选择,这也是我曾经幻想过的大学生活,但经历过后,我发现,参加太多的活动已经对我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因为我要时不时地看微信,害怕遗漏掉部长发来的通知,而拖了部门工作进度;久而久之,我养成了离不开看手机这个坏习惯,直至现在,我还借不到要是不是地看看手机的坏习惯,这严重分散了我的专注力。由于时不时的熬夜,我上课的精神状态也欠佳,有时甚至连做作业的时间都没有。
因此经过反思,我大一后就退掉其他社团只留下一个机构来锻炼自己。在这个机构得到哪些锻炼,之后再跟大家说说。
总而言之,大家在做选择之前要学会分析,做完选择之后要学会反思和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