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短篇参加
“城市”征文活动
致每一个前行路上努力的自己
1
“快来人啦!”
声音是歇斯底里,整个医院门口为之颤动。这个女人望着怀里阿勇铁青的脸,嘴唇换紫,这种脸色只在母亲去世那会才见过,瞬间的凶险,她心里当即明白。
医院门口三五人群把这个后生抬进了急诊室。
“医生,刚打过的青霉素,皮试都过了,刚走出医院,就昏倒了。”
值班医生手忙脚乱的,给这个后生,进行急救措施。
“出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已给他打了一针,现在呼吸正常,平躺观察一下,放心,问题不大。”医生轻描淡写的说。
“不是皮试都过了的吗?怎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个体的差异不一样,也可能是你儿子的体质太弱了。”
阿勇睁开虚弱的双眼,无神地望着吾妈英桃。英桃强忍着泪水抚摸着阿勇冰冷的额头说:
“你感觉好点吗?”
“吾妈,不是打完针了吗?怎么我还躺在这里呢?”阿勇带着微弱地语气问。
阿勇在医院门口发生的一切似乎没了记忆。英桃说:
“医生看你身子弱,建议你在医院休息观察一会。”
英桃不忍心把刚才发生的一切告诉儿子,她只想把刚突遇的惊恐与彷徨留给自己。英桃深情又心痛地望着阿勇说:
“你安心的躺会,一切都会好的。”
医生说:
“鉴于你儿子肺炎病情和身体状况,抗生素是不能用了,建议住院治疗。”
“好的,好的,我现在就去办理入院手续。”英桃起身,摸了摸阿勇的头。
阿勇在重点高中读高二下学期了,学习成绩一直都是班里的前三名。刚入初春,阿勇就病了一场。这场病阿勇积弊了太多的坚持,只因为好强气盛的阿勇要高二提前参加高考,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将这最后一根稻草压得不堪重负了。
2
阿勇初中是没考上的,读初一也是在母亲英桃托了不少关系,阿勇才勉强进了学校。初中在城南中学初中学习,当时社会上正流行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的这种怪象。这股思潮当然也蔓延到了学校的子弟,读书无用论。混完初中三年就去打工,“打工”是那个年代里最有“出息”的强音。当然阿勇也免不了俗,随大流的一份子。
整个初一阿勇与班上几个小厮混在一起。小镇上的录相厅、小人书铺、弹弓较量场、校园小卖部等都少不了阿勇的身影。那时在学校混都有一帮要好的兄弟,阿超就是其中一个。所有的主意都出自于阿勇与阿超,经议定就干,每天的节目是不相同的,每天重复着也就这些玩意。
阿勇的父亲在机械厂工作。阿勇手头紧的时候,会把厂里捡来的铜,铁,铝偷偷卖到生资公司去。阿勇卖这些东西都是变换着给人报名字,次数多了,一来二去生资公司的收货员也就认得了阿勇,阿勇怕别人起疑心,就拉着弟弟阿三去卖。
“阿三,让你做点事,有好处。”
“什么好处?”
“那得看你把事办得如何了。”
“好办!直说。”
“往前走,左边是生资公司,你只要把袋里的东西卖了,就有分成。”
“就这点事?但我不识称。”
“没事的, 那个胖大姐一般不会少你称,但有可能会问你这些东西是从哪来的,你就说是家里的,也可以说是捡来的。”
“没别的要交代了?”
“没有了,但一定要镇定。”
“为什么要镇定?”
“说明你这些东西来路正当呀。”
阿三读小学二年级,是个机灵鬼,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主。有利可图是他的人生格言,至少那时是这个宗旨。
生资公司的胖女人对阿三说:
“你的东西全没收了。”
“为什么?”阿三理直气壮的问。
“全是电力设备配件,属国家违禁品,叫你大人过来领人。”
听到要大人来领人, 阿三这小眼睛一转,知道不好,拔腿就跑。只听见背后那女的追着就到门口,冲着阿三喊:
“小子,往哪跑?!”
妇女同志哪能比得上狗腿子的速度,阿三没敢回头,拼了命的拐钻进胡同里消失了。慌不择路,鞋跑掉一只。以至于多年后,这家生资公司给阿三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路过这里都会不自觉的脸朝一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