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亮点罗卫国:《新利益》管理思想36条

以下基于公开资料整理的罗卫国(中国亮点研究院院长)的36个核心观点,涵盖其管理学思想体系中的核心理论、企业治理、社会责任、决策工具等多个维度,结合其著作《新利益管理学》及课程实录综合归纳:

一、核心思想体系

1. 新利益理论:企业通过“思维创新”实现“显著赢利”,再以赢利支撑“社会公益”,形成“创新→赢利→公益”三元循环闭环。 

2. 三元协同社会模型:推动社会进步需政府(政策)、企业(经济)、非营利组织(公益)三方协作,取代传统军事-政治-企业力量结构。 

3. 315逻辑决策工具:解决管理难题的框架——3分钟内用15句话(每句≤30字)激活团队思想竞争。 

4. 142系统组织模型:由3篇9章142个节点构成,目标为吸引一流人才、打造一流质量、建设一流社区。 

5. 员工-客户-投资者三认同理论:员工认同提升客户认同,进而赢得投资者认同,形成价值传递链。 

二、企业治理与战略

6. 3C团队模型:董事长需配备三类人才——C1(创购力,管战略研发)、C2(竞争力,管执行)、C3(联系力,管资源整合)。 

7. 整顿者理论:企业高层应分设“创办者(创业)”“投资者(资本)”“整顿者(治理)”,避免权力过度集中。 

8. 增长铁律:企业年增12%可生存、24%可健康发展、36%持续则具世界级潜力。 

9. 世界级企业三要素:需具备一流人才、一流质量,并打造一流社区(政企共建宜居环境)。 

10. 愿景领导论:企业长期发展依赖明确愿景,表述需聚焦品牌领导力、客户首选度或社会责任导向。 

11. 企业归宿论:优秀企业常“以X行业起家,以地产收尾”,成熟后应投资酒店、学校或工业园。 

12. 攀比论:企业家终极追求非利润最大化,而是行业地位与社会影响力攀比。 

三、企业家精神与价值观

13. 董事长精神天生论:冒险、创新、执着精神源于遗传,商学院仅能培养管理技能。 

14. 合格董事长标准:按月发工资、依法补偿离职员工、持续培训提升员工再就业能力。 

15. 企业家定义:解决5万人就业称“企业家”,500人为“商人”,5人为“个体户”。 

16. 文化融合观:管理需“国际准则下的中国特色”,融合传统智慧(君子和而不同)与西方范式。 

17. 领导力哲学:“学术的优秀在于实用性”,课程设计坚持“传统15%+世界35%+现实50%”。 

18. 反“两院院士”警示:企业家过度投机易进法院,事无巨细易进医院。 

四、社会价值与实践伦理

19. 社会责任阶梯论:最大责任是“不搞垮企业”保障就业,其次才是财富三次分配(工资、税收、捐款)。 

20. 公益路径:企业应将利润30%投入公益,通过社区共建实现社会价值反哺。 

21. 就业贡献论:企业家需优先解决就业问题,再追求技术升级与利润增长。 

22. 政企关系准则:与政府保持“若即若离”,避免依赖或对抗,通过人大代表等合法渠道影响政策。 

23. WTO适应策略:企业应从市场竞争中提升效率,而非依赖政府保护进入全球500强。 

五、文化融合与管理实践 

24. 东西方文化差异:西方重契约、东方重人情;西装显优点,中山装掩缺点。 

25. 自助管理模式:企业需将自身经验与现代理论整合,制定“企业宪章+规章制度+员工手册”。 

26. 中层管理“甘蔗理论”:中层如甘蔗虫眼集中区,需分类管理“绿人(听话)”“黄人(摇摆)”“红人(作对)”。 

27. 才子与老臣管理:“资本控制劳动”约束才子,“贡献分段论”安置老臣。 

28. 企业类型三分法:当“老婆”(独占)、“儿子”(传承)、“猪”(出售),东西方偏好不同。 

六、决策科学与领导智慧 

29. 直觉决策论:男董事长事业直觉准确率70%,女董事长爱情直觉70%,依赖阅历积累。 

30. 外脑使用原则:顾问提供“建议”而非“意见”,最佳外脑为管理导师、同等资产朋友、独立董事董事会。 

31. 情执管理:财富与幸福非正比,企业家需处理“生与死、爱与恨、富与贫”三大终极思考。 

32. 极限论:企业水平不超董事长水平,需持续提升领导者思维高度。 

七、增长与全球化 

33. 模仿-改进-超越路径:反对纯粹模仿,支持改进并最终超越对手。 

34. 实业兴国论:“产品不入他国,军队将入我境”,倡导实业爱国。 

35. 员工三维增长:留住人才需保障其知识、收入、快乐持续增长。 

36. 海外游学价值:企业家需带领高管全球学习,订制以色列(创新)、德国(制造)等专项研修。 

思想体系特点总结

罗卫国的观点融合中国传统智慧(如“君子和而不同”)与西方管理逻辑(如德鲁克目标管理),强调 “学术的实用性” 和 “国际准则下的中国特色” 。其理论多源于企业实践(如华夏神女游轮命名、乡村基上市咨询),倡导通过 “思想资产” 而非依附权贵赢得尊严。更多案例可参考其著作《新利益管理学》及课程实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