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琴史》// 钟仪

卷二

伶官式古琴  谷应琴

钟仪(意译)

钟仪,楚国人,被拘禁在晋国。

晋景公视察军俘营,见到钟仪,

问他身旁的人,答曰:“是个乐官。”

命人给他一张琴,钟仪弹奏了一曲南音,

晋景公说:“你是君子,

言谈举止可称先职,没有忘本;

琴音保留故土风格,是不忘旧。”

于是下令放钟仪回去。

遭逢衰乱之世,贤者下任伶官,

至其被俘于强国,

还能守节自免于灾祸。

伶官式古琴  谷应琴正面
伶官式古琴  谷应琴背面

钟仪(原文)

钟仪者,楚人也,见拘于晋。晋侯观与军府,见仪,问其族曰:“伶人也。”与之琴,操南音,公曰:“君子也,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乃命归之。当衰乱之世,贤者任于伶官,至其执于强国,犹能守节自免也。

注释:

晋侯:春秋晋国君主晋景公,姬姓,名獳,一名据。

军府:《左传·成公七年》:“晋人以钟仪归,囚诸军府。”杨伯峻注:“军府,据杜注,即军用储藏库,亦用以囚禁战俘。”

南音: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汉族古乐。起源于前秦,兴于唐,形成于宋,发源于福建泉州。

琴史新读 - 文集 - 简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