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我养成了写写东西的习惯,也正是因为偶尔写写东西,让我在最近,突然意识到思考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在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其实缺乏思考能力的,或者讲缺乏系统性思考能力的。比如说,我的父母,现在会越来越发现,由于他们几乎大半生都生活在农村,对于一件事的思考能力非常匮乏。他们往往会受到所接触的环境影响,内心变得浮躁而缺乏观点,容易受到外界的一句话,一个行为而影响到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其实大家都会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在努力,而是在选择,努力的方向错了,即使再努力,最终也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停留在原地。想想自己,发现以往自己对于一些人生的判断是多么缺乏理性的思考,以至于处于现在的状态。
那么为什么说思考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呢?我可以通过最近自己模拟琢磨的一个场景跟大家分享一下。故事是这样的:
上个星期,我面试了一家创业型公司,跟VP聊的很愉快,其中他问了我一个司空见惯的问题:“你期望的薪资是多少?“我的回答是:”上家公司我的薪资水平是14k;如果来到咱们公司,执行岗位的话我期望是12k以上,如果是管理岗,正如您所说的14-20k,我期望14k,如果公司能够给的更高,当然也是很开心的。“
我们不去纠结这个回答是否好或坏,你觉得VP接下来会问什么问题吗?实际上,VP后来没有去问,而在我一面结束后,我脑子里面一直在想,这样一问一答的形式让我觉得有点不舒服,好像不带任何感情,是不是可以扩充性的去聊,比如说:“你觉得你现在适合什么岗位?这两个岗位我们都招。“这个问题如果一旦提出来,其实是有点水平的。第一:相当于把岗位的选择权力,踢回给到了面试者,面试者设置了一个”坑“,让企业方做选择,但企业方也可以完全将这个”坑”返还给面试者,反而用于考研面试者的自我定位,如果回答的好,说明面试者具备思考能力的,如果面试者回答以主观想法为主,那么,就能看到面试者隐藏的性格和思考能力。
这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案例能够去体现思考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我们不要去急着想要得到心目中的那个结果,想要得到那个结果会让我们的思考变得狭隘。思考上,我们可以更宽广更深远一点,但行为和动作必须指向结果。
另外,对于任何一件事情,我们除了强调思考能力的重要以外,还需要具备系统性的思考能力。系统性的思考是一个常年累月,不断积累的过程。跟我们的性格,经历,三观有关系。你对一家公司是如何认知的?你如何看待公司内的团队合作?你觉得你这一生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你怎么定义好你的一生?这些从小到大,从个人到团队,从时间维度的一些问题,是我们有认真从各个角度去思考的吗?至少我以前没有,没有认真的去思考过,每次总会被来自内心的惰性打败掉,没有穷尽自己的思考,这就是认知壁垒。因为如果再继续想下去,我会很痛苦,来自未知的痛苦,来自内心的煎熬。但是认知的突破是无止尽的,此时此刻你选择了放弃,那么你始终处于自己的舒适圈,以至于说活做事全部按照已知的认知——经验,但往往这种经验会伤害你,伤害的是你的未来,你也就因此而停滞了,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瓶颈期。
我期望未来自己能够持之以恒的去保持自己思维的活跃,不断的锻炼自己的系统性思维,穷尽自己的思维,扩充自己的认知。在这里,缅怀一位我敬重的人——袁隆平爷爷,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很可惜老人家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与世长辞,国士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