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处理事情时没有思路,不知如何下手,工作一多便压力山大效率低下,沟通、演讲时,思路混乱,难以说服别人。这是因为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考能力是个严谨的思考过程,这种能力不是成功人士的专属技能,每个人经过反复练习都可掌握。

整体性思考

首先,我们要培养思考事物的整体观,避免遗漏和重复。其次,要按事物的重要程度确立优先顺序,依次处理。

别人否定你的意见,或是用怪异的提问否定你的提案,并不代表对方想故意刁难你。正因为你未能用逻辑来衔接你的表述,或是重要的项目中存在遗漏,所以在遗漏被指出的时候,你才会感觉对方的问题在意料之外。一旦你能把握整体,就不会对意料之外的事感到惊讶。也许你会问,我该怎么把握整体呢,怎么才能做到无遗漏、不重复呢?我们要培养自己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就是不光要考虑正面,也要考虑到负面因素,积极思考问题的替代方案,多问自己“除此以外”。我们习惯按照固有的方式去思考去处理,如果你想要提升思维逻辑,必须跳出“思维舒适区”,培养逆向思维,思考问题的替代方案。

此外还可以采用“沙盘推演法”,在脑海中将过程完整的走一遍,并发现其中的重难点以及可能产生问题的部分,提前做好预防及应对准备,把握整体。

构建有逻辑的思考框架

所谓有逻辑是指条理清晰不自相矛盾。想要有逻辑,就必须学会清晰的阐述理由。阐述理由的关键词是“why”。通过询问原因,才能认识到通往结论的过程。日常生活中学会连问五个为什么,培养自己积极思考的习惯。

思考问题要遵循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首先你要站在宏观角度观察事物,这样才能确保从整体上无遗漏,然后再思考微观。从宏观到微观的过度可以用“规划---设计---实施”来执行,

利用整理材料来强化逻辑思考

逻辑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可以通过日常训练来强化,所以反复练习非常重要,可以先试着从整理材料开始。

整理材料的第一步是要明确:独立关系和隶属关系。独立关系是指材料间相互独立,一方发生变化时,另一方不受影响。而隶属关系则互相影响。具体可采用逻辑树方法,分为大分类、中分类、小分类等。将材料按逻辑树进行整理,你脑海中的数据也就变得井然有序了。制作逻辑树时要注意,做大分类时,要避免无重复、无遗漏,同一层级的大小一致,上级包含下级,下级可以分为两个及以上。

我们要跳出思维舒适区,坚持训练我们的逻辑思考能力:

说服别人时:多采用事实,代替含糊不清。避免等等、其它。

演讲时:采用金字塔模型构建框架,避免重复、遗漏,尽量把内容 归纳在三个。

跟领导汇报时:整理好语言,不要超过三件事,用第一、第二、第三来阐述。

像阅读、写作都是很好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要让自己积极思考起来。要持之以恒,每天需10—20分钟的训练,100天后你会发现想问题有方法,这将影响我们一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