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梓开
职场人在工作中如何保持平和心态与从容的行事方式呢?通常是从如下6点做起,而不是随意给自己不必要的压力。
01 学会劳逸结合
学会劳逸结合是保持平和心态的重要方法。
工作是公司的,身体却是自己的。不是说公司的工作不重要,而是说正因为其重要,所以才需要保持灵敏、快捷的反应。
如何保持大脑的灵敏和快捷反应能力呢?你得允许大脑休息才行。
我们在年龄很小、刚刚开始去学校上课的时候,每节课只有40分钟,然后就是课间休息时间。经过多年的学习生涯,已经给大脑提供了标准的时间规划,提供了让大脑每过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下的习惯。
如果始终在忙,可能就会面临效率的低下;而忙碌40分钟或一小时,用15~20分钟的时间用来休息,或者摸摸鱼,工作效率反而会更高。
如果公司没有可以摸鱼的机会怎么办?那你可以倒倒水,可以去外面溜达一圈,可以上个厕所什么的。总之,想让自己的大脑得到最佳使用效果,就必须学会劳逸结合。
02 工作很难搞?别忘了你上面还有领导的哦!
有时候你的确会感到领导安排给你的工作实在是太难搞了。有时候是标准不明,有时候是条件不具备,有时候是搭配的人老出错。
难搞的工作怎么搞才好呢?
别忘了给你安排工作的领导。
你需要勤于请教,勤于获取指导。毕竟你的事情也是领导事项的一部分。你搞不好,他自然也不见得就会好。
事实上,在职场中工作了数十年,我非常清晰地感觉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是一个真理。你不去寻求领导的帮助和指导,难道让他主动来帮助你?
而越是重要的事项,你去找领导得到的支持就会越多些。
03 馍要一口一口的吃,工作要一件一件落实
有时候领导给你安排的工作可能很多,你忙了半天也了无头绪,这时候怎么做呢?这时候就需要你安排好工作次序,安排好工作节奏,而不是慌乱困惑。
这时候,优先次序往往就是:
第一,领导说哪个事项比较重要,那就先做哪件事情;
第二,领导对哪个事项催得比较紧,就先做哪件事情;
第三,领导不表态,全部让自己看着办,那么你就需要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确定一个优先次序。确定之后,循序渐进来操作就是了。
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好一件事而不是同时做好很多事,所以你当然没有必要给自己什么压力了,也没必要为了获得领导的肯定或赞赏而搞得自己身形憔悴。
当你心态平和的时候,自我的发挥往往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04 领导对你不满意?不用放在心里的!
在职场上,领导对下属的态度如何,往往是下属特别关心的。
但是,你越是在乎领导对你的态度如何,就越会过得比较压抑,无法自主控制自我情绪。
什么样的做法才是可取的呢?领导如果批评你,你最好谦虚接受。如果他批评得不对,就权当耳边风就是了。在这方面,想想你在求学时期,是如何一次次忽略掉来自父母的唠唠叨叨和耳提面命就是了。
如果你深陷其中,那想要得到心态的平和就不可能了;如果领导和你过不去呢?那你就要找找原因了。纯心和你做对,那当然就要适时反击。
哪怕这份工作不做,也不能让某些领导骑在你的头上作威作福。
05 知道你进入公司是为了赚钱还是为了获得成长很重要
我们进入一家公司,无非是为了赚钱,为了获得更好职位,或者为了得到能力增长。
想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会好办多了。
年轻人当然多数是为了获得快速成长,30岁以上的打工者则更多为了赚钱和升职。
既然你知道自己是干什么来的,那么和这些关系紧密的事情做好就是了;至于其他事情,“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态度就挺好。
06 总想追求更好工作成果?其实想明白了事情是这样的
员工也好,中层管理者也好,往往只是执行者。一件事项执行是不是很顺利,往往取决于多方面的条件,而不是说员工自己怎么努力怎么费劲了工作就能做好。
这多方面的条件,包括领导的决策思路,包括公司的支持系统,包括机制和流程的力量,都会影响到你执行的结果。
工作时间越久,就越是会深刻明白这个道理。
既然这样,那么如何呢?
答案就是,你苦苦追寻的工作成果,其实你自身的努力也好,你的能力值也好,都只是影响最终结果非常细微的部分。
换句话说,你自以为属于自己的功劳,其实大多数来自于公司的实力、资源配置以及对你提供的支持系统。
结 语
当一个人想明白了自己进入公司是来做什么的,以及如何面对工作和领导时,那么就会感到心态更平和了,工作更从容了,心情更放松了。难道这不就是我们本来应该有的工作状态吗?(M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