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黔南
我们第一天的行程是前往“小七孔”景区,地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俗称“荔波小七孔”,位于黔桂两省交界,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从贵阳出发,走贡蓉高速向东到都匀,再一路向南去往小七孔。一路上高山沟壑,群山环绕,高架腾空,隧道连绵。一座座山峰像平躺在地上的女人的乳房,一座接着一座,滋养着这片西南的土地,当地人称之为“馒头山”。山上植被茂密,身披绿装,向窗外望去,一会儿可见山谷溪水,一会儿可见深沟暗壑,充满神秘气息。心想这深山暗谷之中定有大墓,墓中机关重重,宝藏无数,如同《鬼吹灯》描述的那般神秘危险,不禁会有深入其中探险的冲动,就像摸金校尉一样潇洒无羁。天空时阴时雨,山中云雾缭绕,车行驶在高速上就像走在云上,不知桥有多高、谷有多深,有时候又会钻入雾中,不知身在何处。正应了贵州的那句谚语“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反正我来贵州是不曾看到太阳的。
小七孔
中午我们在荔波吃了来贵州的第一顿团餐,味道实在是不敢恭维,还好店里有小哥兜售牛肉酱,可以免费品尝。牛肉酱拌饭,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说是美美地吃了一顿饱饭。吃完饭后,我们上车前往小七孔景区,大约20分钟便到达景区门口。远远的就看到一排城墙挡在景区入口处,城上有三座城楼,均为重檐歇山顶,城下是三大四小七孔城门,应是意与“小七孔”吻合。城门前是一个大广场,广场再往前是一大片草坪。草坪上横卧一块黝黑发亮的大石块,正面从右至左书“小七孔西门”,字为绿色,应意与景区美景相配。石块前站满了拍照留影的游客,因为是下雨的缘故,石块周边草坪已经被踩成泥巴。我试图等游客换人拍照的间隙,能够拍一张这块景区门碑石的全貌。看来是我想多了,游人是前赴后继,像流水线上滚动的物品,一个接一个站到石前摆弄姿势,我只好走过去把镜头拉近,拍下少了半边“小”的“小七孔西门”,还不幸被半天都没摆好姿势的中年妇女给斥责一句。
导游在游客中心取票,我们站在广场上等待,欣赏这座小七孔西门的入口城楼,越看越觉得像古代城池的城门,也可想象着城楼上站满了守城的士兵,与周边清幽秀美的自然景观格格不入。不似张家界武陵源的大门,虽然也是后建的,但木质结构的塔楼,既与周边景色和谐统一,也体现了湘西的特色神秘。心想这城楼式的设计,是欢迎游客呢?还是准备把我们拒之门外?我想它定不会把我们拒之门外,不过是要花钱买票进去罢了。这么一想,不免又多了一些俗气。还好楼下的城门很宽敞,我们凭票很快通过了景区票检,看来只要消费这城楼还是欢迎我们的。
俗话说“桂水黔山”,但小七孔的水不输桂林九寨。小七孔属于典型的中国喀斯特地貌,位于狭长的山谷里,集洞、林、湖、瀑、石、水多种景观于一体,玲珑秀丽,美不胜收,有着“超级盆景”的美誉。景区位于荔波县城西南28公里,因景区内的一座小七孔古桥而得名,周边聚居着水族、布依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民族风味浓厚。
进入景区大门,我们乘坐景区旅游观光车,一路欣赏美景,一路呼吸新鲜空气。虽然我对这观光车没有使用电动汽车,在这新鲜香甜的空气中,时而散发出轻微的汽油味颇有微词,但在这如幻美景、如蜜空气、如画山谷的山川河流中,早已抛到九霄云外,无暇计较这尘世的俗事,此刻的我是身无凡尘的。
观光车很快便到了景区的第一站——卧龙潭。湛蓝色的潭水静静地卧于群山丛林之中,潭面如境,四周茂林倒映,分不清哪里是林?哪里是水?哪里是倒影?犹如水族女子沉静而内敛,身穿蓝绿相间的盛装,站在湖边莞尔一笑,似是传情,似是害羞。湖面没有一丝一毫的涟漪,宁静而又神秘。游人仿佛也被感染,放低了言语和笑声,共同维护这神秘的宁静。潭中偶尔泛起的涟漪,是身穿民族服饰的男子,撑一叶扁舟在水中游走。她轻轻地划入密林深处,又悄悄地从密林回到潭面,像是来带走相爱的姑娘,轻声细语,悄无声息。潭水又会随着水家女子的心情现出不同的色彩,潭水深处呈现墨蓝,水浅处水草衬托出碧蓝,阴影处又是孔雀蓝,阳光下又闪烁着宝石蓝,树木青山倒映又是绿蓝,有几分神秘,有几分柔媚。
顺着谭边往下走,轰隆的水声打破了潭水的静谧。卧龙潭的下游建有一座人工水坝,坝上潭水平静如境,坝下潭水倾泻而下,如一道银色水帘挂在眼前,壮观而又秀美。水流落下后,撞击着河床上的巨石,喧嚣着奔向远方。两岸青山拥戴、绿树常伴,河中水流不息,活泼恬静,富有灵气。
卧龙潭之所如此平静而又水流不止,是因为潭上有喀斯特暗河——卧龙河。暗河从河底涌出,潭下筑坝,蓄水成潭,浮面如境,不见暗河踪影,只有看到潭坝处倾流不息的瀑布,才能感到潭下卧龙河的涌动。卧龙河从卧龙潭底露出地表,才成了名副其实的河流,自此奔流而下,直至樟江入口,因为河中瀑布跌水响声震天,故名“响水河”。
潭坝流水瀑布下有很多游客聚集在观景台上拍照,我也过去站在人较少的地方,用镜头记录下这银帘美景。拍照摄像之后,我们搭坐观光车继续前往下一个景点——翠谷瀑布。从“水上森林”下车,近处田野郁郁葱葱,远处群山苍翠欲滴,一条小路穿田而过,路边植被簇拥,池塘鱼儿游走,路上游人停留拍照,把一米来宽的路堵得寸步难行。但闻水声,不见瀑影,但我并不着急,似乎是享不尽这山谷田野的乐趣。四周从峰密集,耸入云天;山间森林密布,云雾缭绕;山下小桥流水,布依人家,展现出一副布依族古朴浓厚的民俗风景,仿佛看见吊脚楼前的山间田野中,身着土花布、蜡染七彩花、头裹包头帕的布依族女子正在田间耕作。
走过田间小路,仰头便看见山间翠谷中飞瀑倾泻而下。瀑高约六七十米,挂落在响水河上游的上、下已定村,此处是一处峰丛洼地,水流从近山垭口处喷涌而出,远看似悬于山腰,经过山石绿植阻挡,呈现出多条层级下泻,自上而下逐级加宽,像一个倒挂的扇面,点缀在群山峰谷之间。水流从山石绿植之间交错穿插,浪花飞溅,犹如群龙下山,忽隐忽现。
瀑布在山脚下汇成一池清泉,流向低处,形成小河,再用石块分隔成大小不等的水潭。踏着溪流中的石块,可走上瀑布底下的平台,近距离感受瀑流的温情,水入潭中,飞溅银珠,水雾蒙蒙。走在瀑布的水石桥上,有一块上刻“翠谷瀑布”四字。我在往回走的路上,还不忘驻足拍照留念。水在瀑下流,石在水中游,人在石上走,妙趣横生,充满乐趣。沿着溪流往下,因河谷地势高低落差,又形成层层跌水,活泼欢快。
回头再远看翠谷瀑布,远山、近水、田野、瀑布、绿树、苍峰,真是山养水、水养山,山映水、水映山,山水交融,相得益彰,清新悦目,美不胜收,身在其中,怡然自得,陶醉十分。
从翠谷瀑布回到响水河畔,我们便进入了水上森林。水上森林长约2公里,分上、下两段,传说古时有女子在河中沐浴,故又有“瑶池”之称。如今是肯定看不到河中沐浴的女子,也不见有池,只有河水在石间穿梭,时缓时急。河边树木茂盛,灌木丛生,走在河畔步道上,苍老的古树横卧路边,粗壮的藤条不时向你招手。步入森林,穿行其中,水在石上流,树在水中生,人在景中游。清澈的河水从河床的磐石间、树根下穿涌流走,经过年深日久的冲刷,河床没有一粒泥沙,河水清澈见底,连磐石也被磨光了棱角。石上盘根错节,枝间古藤缠绕,河中跌水浅浪,一步一景,景景称奇。游人或扶枝踏浪,或临水嬉戏,或选景拍照,无不欢快异常,心无凡事。我也跟着河流顺水而行,边欣赏美景,边选景留影。
水中有石,石上有树,树植水中,在水流的冲刷中,树紧紧地抓住水中的磐石,就像布依族的小伙子死死地扎在妻子的怀抱里,飘在水上,相依相偎,不管水流如何冲刷,都纹丝不动,不离不弃,犹如布依族男女爱情之树的枝和叶,四季常青,永不分离。
水中的磐石就是布依女子,紧紧守护者怀中的丈夫,体现了布依族女子在追求爱情上的主动、热情和勇敢,面对艰苦生活的坚韧、勤劳和善良。树把根扎进磐石,为女子给男子以怀抱和呵护,说明了旧时的布依族男女组建家庭时,一般女子大于男子,也较男子成熟,心里素质更优,往往扮演着母亲或姐姐的角色。磐石与树木不管遇到何种情况,都相偎相守在一起,体现了布依族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不二。布依族地区基本上没有家庭离婚的现象,恋爱中的男女一旦定亲,双方就极其信任对方,没有怀疑,极为放心,婚后家庭也十分和睦。
告别水上森林,我们上岸从龟背山乘车前往“石上森林”站,也是我们在景区内乘车的最后一个站点。从石上森林开始,便进入了小七孔的核心景区。首先迎接我们的是轰隆震天的水声,我们下车后沿着苍翠的峡谷和碧蓝的河水顺流而下,寻找水声的所在。走不多远,眼前一条飞瀑从山间断崖飞奔而下,溅在河床中的岩石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河中溅起的水花,如碎玉散珠纷纷跌落。
瀑布喷涌而出的水流,来自山间一块伸出去的岩石,又像是老树根。岩石从山体伸向响水河,犹如一座断裂剩下的残桥,故命名“断桥飞瀑”。水流从桥上喷出,形成弧形的水桥,把断掉的一半桥补齐,直连着河面。响水河畔的步道从瀑下穿过,人可走到瀑下近距离感受瀑布的急速壮观。溅落的水花落在身上,分不清是水花,还是落下的雨水。瀑从天上来,人在瀑下走,形成一幅让人惊诧的奇观美景。
离开断桥瀑布,往下就进入了68级跌水瀑布。跌水瀑布从一处河中断崖阻断处开始。因山崖阻断,响水河从山崖两侧山谷流出,形成一大一小并排而下的两条瀑布,犹如两条俊龙,争先恐后地奔跑,故名“双龙瀑布”。双龙瀑布汇集在瀑下的绿潭,又奔泻而下,让响水河更加汹涌澎湃。
断桥飞瀑、双龙瀑布奔腾而泻的水流,就像瑶族姑娘的热情奔放。在两性交往上,瑶族女孩还保留有母系社会的遗风。恋爱时,女子大胆、热情,占据主导地位,主动选择追求自己喜欢的男子,男子则处于从属地位,犹如这奔涌而下的瀑布,不管你接与不接受,先奔入你的怀抱再说。瑶族男女的恋爱是自由的,但婚姻是严肃的,婚后女子又以男子为重,贤惠持家,相爱相依,表现出瑶族女孩善良顺从的美德,就像瀑布落入河中,两人融为一体,不管艰难险阻,不管流向何处,都会相互扶持,共度余生。
响水河过双龙瀑布由于河床落差较大,在1.6公里的狭窄山谷里,沿着高高低低的河床,错落着68级跌水瀑布,连绵不断,让人应接不暇。层层叠叠的瀑布,淙淙哗哗的流水,如倾珠撒玉、推雪拥云、匹练飘逸、银河泻地,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构成了诗意盎然的动态水景。层层的跌水,叠叠的瀑布,有宽有窄,有高有低,时而石上清流,时而浪花飞溅,或是轻柔舒缓,或是急促喷泻,让我忽而想起苗家姑娘的热情、好客、率真、干练,高兴时温柔细腻,如舒缓流淌的河水;快乐时活泼可爱,如激荡而流的跌水;生气时执拗血性,如奔腾激烈的瀑布。如烟如雾,变化万千,令人迷醉。
我想用相机留下着每一个美丽的瞬间,可是美太多太炫,只好放弃拍摄,把自己的心灵连同肉体一同交给这洁白轻柔的流水,放入这潺潺而流的跌水,抛进这欢快激荡的瀑布,永远留在这如梦如幻的苗家之乡、清水之畔。
走过68级跌水瀑布,路侧声雷俱吼,银瀑落山,响水河岸边的崖壁上,拉雅瀑布倾斜而下。瀑布从山间流出,由于山体的阻挡,又变成四道层叠的瀑布横向坠下,犹如孔雀开屏,又像倒挂扇面,更像是响水河畔苗、水、瑶和布依族美丽的女子,身穿盛装,争奇斗艳,风情万种,把最美的一面展现给来此的客人,而“拉雅”布依语的意思就是“美丽”。
瀑布沿山体落入山脚下的沟壑,从道路底下穿过,流入响水河,与河中的跌水瀑布构成一幅立体的瀑布胜景。瀑在路侧,人在瀑下,抬头仰望,满山水流倾泻,只见瀑挂蓝天,水帘自上而下,飘飘洒洒,洒满一地。溅起的水花洒湿全身,倍感酣畅清爽,也忘却了天空落下的雨水,只觉近旁盛装女子美艳妩媚,远处山间景色迷离醉人。
拉雅瀑布向下100米,即到了响水河的尽头,河水汇入一湾碧潭,名曰“涵碧潭”。潭水碧绿深邃,潭上古桥悠悠,即为“小七孔古桥”。所有关于小七孔的爱情、历史、传说都凝结在这座古桥上,沉淀在这碧潭里,潭水一动似乎都会有讲不完的故事。响水河经过涵碧潭流入樟江,樟江水清,响水河更洁,大雨过后樟江水浊,响水河依然清澈如常,汇合处泾渭分明,就像尚未出嫁的少数民族姑娘,洁白干净,天真烂漫。
潭上小七孔桥,小巧玲珑,石条砌桥,青石铺面,古意盎然。桥身爬满青藤,长满绿植蕨类,两岸古树参天,桥边古虬老枝,桥下潭水映树,碧水如镜。小七孔古桥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昔日为沟通荔波至广西的重要桥梁,今日成为景区唯一的历史遗迹,景区名也由桥名而得。走上古桥,桥面经过100多年的踩踏,石板已经磨砺的光滑发亮,尽显历史沧桑。我站在桥头,想拍下桥的独景,可那只是一种妄想,桥上来来去去的游客,一时也不停息,反而让我看见了昔日小七孔桥上黔桂之间来往的繁忙。天空落着雨,人在桥上走,但见雨伞,不见人脸,朦胧中则另有一番韵味。
小七孔古桥,关于她有太多美丽的故事。传说远古时期有一个叫阿吉的瑶族小伙子,他的右手只有一根手指,但这根手指具有神奇的魔力,能把坚硬的岩石戳成泥巴一样柔软,过上一夜岩石又恢复如初。阿吉居住的寨子里有七位美丽的姑娘,他们看见河流阻隔了两岸人民的来往交流,于是便决心在河上合建一座石桥。阿吉用手指戳岩石,姑娘们用变软的岩石砌桥。每位姑娘砌一孔,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终于砌成了这座七孔古桥,所以小七孔桥别称“七姑桥。”
另又传说,曾有一对恋人真心相爱,但受到家族的阻扰,决定私奔,当逃到小七孔的时候,宽阔汹涌的河水挡住了去路,他们已经决心一同跳河殉情。就在这时,他们眼前突然出现一座七孔石桥,原来是天上的七个仙女被他们的爱情感动,幻化出了这座石桥。七个仙女在帮助这对恋人的时候,也告知他们,这座桥上有神的祝福,凝结了时间与命运的神秘力量,在桥上每走一步,年华就逝去一年,但是这对恋人毅然走上石桥。走过七孔之时,他们两鬓斑白,垂垂老去,直至生命消逝之时,两人依然紧握彼此的手,尽管只是携手走过短短的百步,但依然是携手到老,无怨无悔,因此小七孔桥又被称为“忠贞之桥”。
我站在桥头长时间犹豫不前,不知走过去会不会满头白发。我把视频发给妻子,与她共享这“忠贞之桥”的美丽传说,希望她与我一同走过这座古桥。于是我带着忐忑的心里,一步一步沉重地踏过古桥,仿佛走完了自己的百年人生。走到对岸,对水自照,还好没有老去。如果小七孔古桥真有那样的魔力,多年以后,妻子与我人生相别之时,我想我一定会带着她来到响水河畔,一起走过这座古桥,相守一生,永不放手,站在桥头,看着对方满脸皱纹、一头白发,相视而笑,走完一生。
大七孔
从小七孔出来,导游事先就告诉我们可以和他打招呼后去大七孔,也可以不打招呼直接去,当然几乎没有人去和他打招呼,因为走出小七孔根本就看不到他的人影。进小七孔之前导游就和我们说,大七孔没有什么可玩的,景色大致和小七孔差不多,大七孔有的小七孔都有,至多也就去坐一下竹筏感受感受,走到一个叫“天生桥”的景点也就差不多可以回了。但是为了让我们玩够玩好,导游还是给我们留足了一个小时的游玩时间。
我们出小七孔后直接去往大七孔。大七孔,顾名思义景区是以一座大七孔桥命名。大七孔桥原名“万善桥”,修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7年),落成于二十三年(1850年),横跨荔波县孟塘村打狗河(又名孟塘河),后因洪水被冲垮一孔,清光绪三年(1877年)修复,改名“双溪桥”,俗称“大七孔桥”。景区内有天神峡谷、天生桥、妖风洞等主要景点,进入景区可沿峡谷河岸崖壁上的栈道前行,也可坐竹筏从峡谷之间的河水溯流而上。我们自然是选择竹筏,体验一番与小七孔不一样的感受。
景区入口即是一潭湖水,湖面碧绿,名曰“梦塘”,可以从湖边码头登筏。竹筏从码头出发,湖面平静如镜,两岸青山越来越高,崖壁越来越陡,筏离岸越来越远。两旁丛林茂密,左侧是尚未开发的峭壁,右边栈道上的行人逐渐消失,水面崖壁不时出现一个个溶洞,静谧的河水拍入洞中,发出幽暗沉闷的声响。头顶高耸的山崖上钟乳挂壁,壁有洞穴,绿树丛生。我们逐渐驶入天神峡谷,两岸崖壁直冲云霄,谷内危岩层叠,峭壁耸立,岚气缭绕,粗狂雄伟。传说在这里不能大声讲话,否则绝壁上的石块就会飞溅下来,当地老百姓谓之天神恼怒,因此得名“天神峡谷”,因其恐怖,又名“恐怖峡”。
行不多远,河在峡谷之间出现90度的大转弯。其他竹筏转过弯不见了踪影,只留下我们独筏行在谷底,水面寂静无声,洞穴越来越多,布满头顶崖壁,似是洞内放有悬棺,水里似有猛兽,岸边溶洞突然会爬出巨大的蛆虫,一下子把我带进了神秘恐怖的探险之旅。前面的急弯转过,不知道会有什么危险,也许水岸会立有一名女尸鬼魂,摄人心魄;也许会在岸边挂满尸蛹,暗藏机关;也许会有青蛇巨蟒等巨型怪兽,等待来袭;也可能会有闪着五彩光芒的天宫瑶池,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墓出现。我屏气呼吸,不敢发出一点声响,随时准备迎战突如其来的妖魔鬼怪。可是我们没有带黑驴蹄子和糯米,没有随身携带的“摸金符”,更没有对付“敌人”的枪支弹药,甚至连一把工兵铲也没有。竹筏越往前走,心里就越发感到恐慌。就这样凝神屏气穿过了神秘恐怖的天神峡谷,让我终有一回有了摸金校尉探险的体验。
竹筏转过恐怖峡急弯,又是一潭平静的湖面。湖面另一边横跨一座悬索桥,更增添了几分峡谷的神秘。船行至此,再往前就是河床布满岩石的谷地。竹筏不能再往前行,于是我们在恐怖峡悬索桥码头下船,沿岩壁栈道步行往前。河上的悬索桥连接两岸游船码头,从码头下船后,如果不想再往前走,可经悬索桥走到
对岸的码头,坐船返回。我们本想上悬索桥走上一遭,可是此时导游来电话问我们在哪里,说大部分的团友不愿意进大七孔,催我们能不能快点返回。本来一个小时的游程,为了考虑其他团友,我们主动压缩为半个小时。我们沿着崖壁栈道加快了步伐,峡谷幽深神秘,河中怪石嶙峋,不多远就看见前方的崖壁透过一束光亮,知道我们已经快到天生桥了。
天生桥崖壁陡直,桥体岩石奇特,在崖壁上出现一个巨大的石洞,形成天然的石桥,横跨孟塘河两岸,俗称“天生桥”,被誉为“东方凯旋门”。天生桥是喀斯特地貌奇观,最初是地下暗河的通道,因地壳抬升,地下河下切,地下河洞体规模扩大,造成洞体塌陷造成。桥高六七十米,宽二十来米,河从桥下石洞流过,形成两米高的瀑布。走近天生桥,桥身长满藤蔓花卉,桥上树木丛生,桥底和桥侧岩石裂缝长出草丛灌木,桥顶钟乳悬挂,桥下水流激荡。可以从岩壁栈道走入桥洞,穿过去走到桥的另一边。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没有穿桥,只是站在桥下溪流中的岩石上,仰望石桥,高大雄浑,鬼斧神工,奇特峥嵘,给人近乎一种恐怖的震撼,似乎这是陵前的“棂星门”。夕阳的余晖透过桥洞金光灿烂,陡峭的岩石,深绿的树林,幽兰的河水,形成了神秘的峡谷幽景,穿过桥洞似乎走进了古墓神宫。
感受完天生桥的神奇雄浑、幽暗恐怖之后,我们便从水中岩石走到对岸,沿岸边的小路一路小跑,赶回游船码头,乘船返回。此时已经日落西山,天色渐暗,船行在幽暗的峡谷中,没有声息,不见行人,头顶悬崖黑暗,水面雾霭朦胧,更增添了几分峡谷的神秘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