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元228年开启北伐战争,到公元234年诸葛亮于五丈原逝世,在这6年时间里蜀国历经5次北伐战争,虽然战果颇丰,但少有完整保全。五次伐魏除去第三次防守反击战和第五次诸葛亮逝世主动撤军外,另外三次北伐失败都或多或少因为粮草问题半途而废。这不禁令我们疑惑,坐拥天府之国的蜀地自古以来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为何频频受制于粮草,其个中原因究竟为何?
汉中的困局
汉中位于今陕西境内,坐拥汉中盆地的古城自古为鱼米之乡。三国时期作为蜀汉的克复中原的前进基地,肩负着光复汉室的重任。诸葛亮五次北伐战争皆以汉中为基地,在北伐的6年时间里,可以说是战争连连,部队的频繁出动导致了曾经的鱼米之乡民生困顿,大量民众服徭役而荒弃农事。据后汉书记载顺帝时期汉中有“户五万七千三百四十四,口二十六万七千四百二。”(汉中三国时期人口由于战乱远不及顺帝时期)而蜀国在汉中驻屯军在高峰时期达10万人,即使以战争时期前线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1:3的粗略比例计算,汉中郡几乎在这几年全员出动,农事荒废不可避免。其间粮食供给几乎仰仗内地。
粮产区的压力
作为蜀汉内地的成都,得益于都江堰工程,成都平原生活富庶,粮食产量极高,部分地区优质良田可达亩产30斛(石)以上,但供应汉中前线依然吃力。《居延汉简》记载汉代军人标准配给为每月“三人合十石”,即3万人军队月均消耗约10万石粮食。北伐期间蜀国前线军队保持在6到10万人的规模,意味着军队粮食年均消耗量在270万石左右,加上汉中本地民众部分需求,总体消耗量达300-600万石。前线的需求加上转运消耗,成都平原每年粮食供给量保守估计都在3000万石左右才能满足基本需求。这意味着至少要有100万亩最优质的耕地。依照当时蜀国人口及耕地情况,不得不说也只能勉强维持。据晋朝王隐《蜀记》记载,魏灭蜀后,蜀国国库有“米四十馀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采绢各二十万匹”。四十万斛粮食是何概念?据《三国志》记载,曹魏屯田于许都仅仅这一个地方,一年即得谷百万斛。蜀国余粮比不上魏国屯田一地之产量。由此可见蜀国粮草之短缺,尽显疲敝之态。
产区的不稳定
《水经注·江水》记载诸葛亮北征期间对都江堰“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成都平原产粮区之根本。都江堰身处巴蜀腹地,川北前线有诸葛亮率重兵扼守入川隘口,川东为盟友吴国,在北伐期间特地征调上千部队驻守都江堰,显然不是为了防止魏国偷袭,同时也不足以防止偷袭。那么这只军队最大的可能为保护产粮区的稳定,以保证前线供应。我们从历史中不难了解到,蜀国后方一直不稳,南中、越隽、永昌等地少数民族多次叛乱,零星的滋扰威胁更是数不胜数,整个蜀汉直到后期历经多次征讨,才勉强实现了对南方地区的控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蜀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安定富足,来自少数民族及地方豪强的威胁时刻存在。在如此环境下,应对内部威胁,粮食稳定供应颇有难度。
粮路的艰辛
汉中作为蜀国北方门户和进攻魏国的前进基地,环绕于秦岭与大巴山间,是易守难攻之地,但环绕的群山掣肘了汉中的补给能力。一般情况下,汉中粮草由成都平原转运,经由剑阁翻越大巴山系至汉中,整个补给线在一千里左右,尤其以剑阁之后山路崎岖转运压力巨大。由于距离长且路况不便,往往会导致运输途中消耗的粮食是最后送达粮食的数倍之多,据《十一家注孙子》记载“汉武建元中,通西南夷,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致一石。”可见汉代粮草损耗之大,千里之途粮食耗损在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主粮产区成都平原相距前线汉中遥远且路途险峻,可想而之粮食损耗。
屯田的失败
三国时期盛行屯田之风,其中以曹魏最为先行,屯田规模也最为大,整个屯田政策为魏国在统一战争中起到重要作用。蜀国在三国中实行屯田的措施最为晚,直到诸葛亮北伐后期才逐步开始,且屯田范围也仅仅局限于前线部分地区。这于蜀国实际情况有一定关系。蜀国军队基本部署于汉中一线,而汉中地区多为山地,不便开展大规模的屯田,且由于军队征战过于频繁,也很难保证屯田的耕战之策。所以说这也是为什么蜀国的屯田没能解决蜀国军队粮草问题的原因。
北伐之地偏僻,粮草消耗巨大
诸葛亮北伐的主要有两条线路,一是越过秦岭主脊,北进直插长安,该路径地势凶险,很多地方甚至依靠栈道通行,兵团作战难以展开,军队连营而进,后勤粮草转运困难;其二路径是西进迂回向东进军长安,该方案路途遥远,但更利于大兵团作战。其主要战争场所为陇西雍州、凉州之地,大致为现今陕西西部及甘肃东部地区,该地区一直以来土地较为贫瘠,诸葛亮出击雍凉难以在沿线获得补给,后勤补给压力巨大。且东面为狭长的渭水-陇山防线,一旦该防线突破,整个陇西的粮草补给线将全面暴露,失败在所难免。以第一次北伐为例,仅仅陇山防线上街亭的丧失,就使得诸葛亮放弃陇西地区天水、南安、安定三郡而退守汉中,这是因为陇西之地无力供养大军,街亭一旦失去,陇西洞开,不仅粮道受威胁,蜀国也无力在此贫瘠之地与魏国打消耗战。可以猜则,如果诸葛亮拥有足够的粮草或安全的粮道,有能力在陇西贫瘠之地与魏国打消耗战,其断然不会因为街亭的失手不战而退放弃3郡之地,要知道彼时的蜀国一共只有22个郡,3郡之地还是具有相当分量。综上而见,不管诸葛亮选择哪路进军北伐,都会面临严峻的粮草补给问题。
坚壁清野之策
魏国国力远在蜀国之上,然而我们发现,魏蜀之间战争从诸葛亮到姜维时期,蜀国几乎一直处在主动出击阶段,而魏国好像始终在被动挨打。这态势与当时两国国力形成巨大反差。究其原因,这是魏国坚壁清野之策。古语有云,入巴蜀之地,难于上青天,而相对应的是,想要出巴蜀同样要面对崎岖巍峨的山地。在蜀国北进的进军路线中,不管是斜谷还是散关,都绕不过秦岭,秦岭是为蜀国汉中屏障,同时也是魏国的屏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更多的是对防守方魏国而言。而对于蜀国的另一条主攻方向陇西线来说,魏国更是彻底的执行坚壁清野之策,数次北伐陇西地区,魏蜀之间都没有爆发比较像样的战斗,魏国几乎都是在战略上实行主动放弃的策略,一是因为凉州本就贫瘠,对魏国价值不大。二是蜀国占据此地必派驻军队,这样即分散其汉中军队,又延长其补给线。可以说,整个蜀国北伐期间,看似蜀国每次都有战果,实则这些都是有名无实的胜利,而真正的赢家魏国,动用最少的力量消耗了蜀国最大的国力,达到了拖垮蜀国的目的。
虽然众多史料记载,蜀国在整个存续期间大力发展农业,尤其在诸葛亮当政时期,史书上关于他“务农殖谷,闭关息民”;“闭境劝农,育养民物”,“休士劝农”等记载,比比皆是。但面对如此粮食消耗量和后勤补给压力,蜀国也只能是勉强维持,这也导致北伐不断因为粮草问题一再失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形成了一个历史的怪圈,诸葛亮由于蜀国国力有限不得不快速突围巴蜀进军中原,以增强国力获取产粮基地关中平原,高强度的北伐战争不可避免。而蜀国国力的衰弱,粮草不济又导致蜀国在高强度的战争中不可能积存力量,囤积粮草,粮草的不足又导致了诸葛亮“六出祁山”无果。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