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知识管理训练营 | 3 快速成为各领域专家 - 主题阅读

周六抽空继续学习小六的训练营,借着宝宝午睡的时间,悄悄搞定,画了导图,整理了一会思路。无奈时间太短,不够自己码字。

今天终于有时间搞定码字啦。

就像跑步一样,作为一样基本技能,我们只有在掌握正确的方法后,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一样技能。主题也读也一样,作为阅读方面的一样技能,它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快速阅读。前一门课程讲过快速阅读要分成几个步骤,我们要确保步骤是对的,然后将目标设定为一个小时读完一本书。当然,这个结果是长期训练才能达成的。如果没有训练,为了快而快,你将一无所获。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练习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时间延长到一至两倍,预览和扫读可以进行一遍,跳读可以根据经验和你所关注的要点适当增加,阅读量越大,你跳读的时间就会越短。就像秋水老师说的,练习到一定程度后,她可以在一天内读完11本书。那是她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实现的,并在回国后对所读的书一一写了书评。秋水老师已经做到了快速直接地从书中提取她需要的信息和观点了,我是望尘莫及啦。

今天就来看看主题阅读的真实面貌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主题阅读是帮助我们快速成为某领域专家的有效方法,它也是由几个步骤构成。

1 建立感性认知。

建立感性认知的过程中,可以先进行2小时的泛读,对“是什么”有个大概的了解,对于该概念通常的观点有哪些,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建立一个简单的框架。在搜索或者泛读的过程中,小六推荐了几个工具:微信搜索(搜狗),知乎,豆瓣,电子书论坛等。通过百度搜索也很不错,输入正确的主题词是第一步。在豆瓣上找到某一本书,随后查看一下哪些豆列中有这本书,找到对应的豆列就能找到大量的类似书籍。在豆瓣里也可以检索参考评分。电子书论坛方面,小六推荐了读远这个网站。另一个callibre电子书,之前Tony哥也有推荐,无奈我一直对电子书无感,哎。

另外,如果住的附近或工作的附近有图书馆,那也是一个很好的泛读场所。对于我这种工作和生活都在一个山沟沟里的家伙,那就只能靠买书了。这句话挺有力道的:你连书都舍不得买,还谈什么投资人生.

2 建立书单。

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就要开始建立自己的书单了。其实,我悄悄地认为借助牛人的书单是个捷径。另外,书单建立起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读某一主题的书单书籍时,如果发现另外一本好书,那立马毫不犹豫地增加到你的书单里来。如有过爱读书的伙伴圈,那估计会获得很多另外推荐的书吧。两个脑袋好过一个脑袋,信息也翻番增加。

3 快速阅读。

建立书单,入手书籍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快速阅读啦。这就用到了上一节课的知识了。对每本书都进行快速扫读,预览,扫读和跳读可以给自己定量,每天两个番茄钟,每天读一本书的。速读的时候要注意标记关键词和重点章节。后续还要找时间回顾,记住,9小时以内最有效。

4 核心问题框架。

第四步就是建立框架,要搞清楚这个主题有哪些问题?对每本书中的某个观点比较。普通人只能从客观事物或物质世界记性观察。而牛人能够超越具体的物质和形态,总结提炼出更普遍的观念,关系和规则。这才是人类知识的疆域。明显我之前的读书都是为了读书而读书,通常都是认定所有作者的观点就是对的,没有自己的提炼和加工过程。

课程中,小六分享了一些经典的思维工具或者说套路:

5W2H法;

黄金圈法则

麦肯锡解决问题的七个步骤

人机料法环(工程建设用的比较多)

PDCA,

SWOT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关于思维框架,小六推荐了MOOC上的一门课程,出自密歇根大学 -《模型思维》。如果不知道框架,可以从一本入门书开始,建立一个框架的雏形。从简入深,所以对于快速阅读,我就购买了《王者速读法》,短小精悍,入门快速。

5 二次阅读,罗列各观点。

第二遍阅读就是筛选书中的所有观点,并进行相应的比较。

6 整理答案,标记适用范围。

方法就是这么多,貌似自己在哪里有看到过,但是关键呢?是将技能用到自己的学习中来。

还没有确定要完成的主题阅读任务,我默默地决定放弃这次作业了。

后续有想到要精进的技能,我再运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