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日本人的双面性格

日本人的生性极其好斗但又非常温顺;他们黩武却又酷爱美丽;自负桀骜却又文雅守礼;顽固不化却又狡黠善变;性情温顺却又不甘受人摆布;忠贞不贰却又容易叛变;勇敢却又怯懦;保守却又渴望新潮。他们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但是,如果别人不晓得他们有什么劣迹,或者干过什么坏事,他们就很容易被罪恶征服,不断地犯罪。

日本,一个复杂的国家,经历了落后,学习,改革,先进,军国,战败,平稳这许多状态。人民的性格也变得愈加双面。

好斗的种子,从幕府时期就已经开始。幕府时期,每一个封建领主,即“大名”,有自己的武装家臣,即“武士”。那时候,数十年战乱,他们为了争夺封地和将军的宝座而内斗。好斗还来源于他们对复仇的颂扬,只要是维护主君、维护尊严,那就是“道义”。

温顺来源于他们对天皇的无条件忠诚,来源于他们的各就其位,也来源于他们的恩情义务。

难以置信,天皇的圣神性已经成为近代日本具有国家主义性质的禅道中宗教的核心。这已经不单单是一个位置,它是日本人的精神信仰——对“万世一系的统治者”天皇的崇拜。

日本人有着各就其位的思想钢印,他们依靠对秩序、等级制服从和依赖而获得安全感和秩序感。

从封建时代,日本社会就已经精密分层。每一个人的地位都由世袭固定,每一阶层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明治时期,“王政复古运动”虽然简化了等级制,采用了恩威并施的方法,但这恩,却带来更重的约束。恩成为了每个人的义务。这种义务包括两类:一类是报答父母的恩,即“孝”,另一类是报答天皇的恩,即“忠”。这成了日本人不可推卸的责任。繁重的礼节也因此而来。

“各就其位”、“道义”、“天皇的崇拜”、“忠孝”、“报恩”成了日本文化里最具代表性的词汇。


只要各国拥有绝对主权,那么世界就会有政治混乱,它要为建立等级秩序而战。根据日本的等级秩序理论,他应该扶持落后的小兄弟——中国

后来他们发起了那场不正义的战争。

我以为他们的战争是为了争夺资源。可他们发动战争自以为是为了要结束世界上这种“自立为王”的无政府状态,他们要为建立等级秩序而战,他们渴求世界的尊敬。

他们太过文化自信了,以至于只会要求其他民族采纳他们的特殊生活方式,却忘记了尊重生命、包容文化。他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必然失败。

难以置信的是,失败后他们只是觉得选错了方法,侵略不是赢得名誉和尊重的正确道路。他们的“道义”具有双重的含义,一是借助侵略手段,二是保持相互尊重的关系。战败之后,日本人很快接受了这一事实,并且非常乐意接受西方的改革建议。

或许这也是日本人双面性格的体现吧,真是一个有坏有好的民族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 阴 下午儿子放学回来,手里攥着一张今天听写的内容,他全对了很兴奋,我趁机表扬了一...
    左手繁花阅读 171评论 0 0
  • 今天的朋友圈、热搜被一个也13岁男孩不服管教砍死母亲的新闻刷屏了…… 父母、子女一辈子的冤家,站在局外人的立场看待...
    timetraver_001阅读 146评论 0 2
  • 刚刚打开了大学期间的人人小站,虽然怎么也找不回那个账号,却在看完小站的每篇文章和每张图片之后,也放弃了找回账号的执...
    重新出发的胡椒酱阅读 48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