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都是搞钱的机会,你是不是只会埋头上班?

身边不少朋友都卡在同一个坎:除了上班领工资,想搞点别的,要么没头绪,要么不敢动。纠结半天,最后还是老老实实上班打卡。一年前,我也困在这个圈里,996是常态,月底看着工资条叹气,觉得搞钱真难。现在呢?主业没丢,但几个月下来,搞副业赚的钱,已经是我工资的好几倍了。你看,路子一直都在,关键是你得迈出那一步。

为啥我们只看得见“上班”这条路?

现实就是这么设计的。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的理念就是:好好念书,找份好工作,然后稳定地过日子。这套逻辑在以前或许没问题,但现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呢?

老板:他需要你集中精力为公司创造价值,自然不会主动告诉你工作之外的生财之道。

父母:他们那代人大多也是靠工资生活,对于多元化的赚钱方式,认知有限,很难给你指导。

学校:教育体系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和雇员,而不是创业者或自由职业者。

难道真是因为我们信息闭塞吗?根本不是。现在网上随便一搜,各种赚钱项目、副业教程多如牛毛。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害怕未知,习惯了按部就班,待在那个虽然不满意但至少“安全”的打工舒适区里。

搞钱的底层逻辑,其实就那么回事

我之前做过一段时间的社群运营,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我发现那些能持续赚钱的人,都在干同一件事:发现别人有什么“痛点”或“渴望”,然后用你的能力、信息或者资源去“挠”到那个点。

上班打工,本质上也是满足老板(公司)的需求,但它是最直接的“时间换钱”模式,天花板很低,因为你的时间是有限且不可再生的。

就在你身边的4种“捡钱”路子

说了这么多,到底怎么干?其实很多机会就在眼前,只是你没留意:

手艺变现:别小看自己,你肯定有某个地方比多数人强。不需要是专家,“略懂”就够。比如我一个朋友,PPT做得特别溜,他就开了个小班,教职场新人做“能打”的PPT,一期收个几百块,轻松加愉快。

替人跑腿省时间:现代社会,时间就是金钱。能帮别人省事的,就有钱赚。你看那些跑腿代买、代排队,甚至代遛狗的服务,不都是满足这个需求吗?还有专门帮人整理收纳的,收费可不低。

信息差搬运: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但又需要的信息,就能变现。比如,很多人想海淘,但搞不懂流程、怕被税。有人就专门做海淘攻略分享,或者干脆做代购,赚的就是这个信息差和服务的钱。

圈子聚合:有共同兴趣或需求的人聚在一起,就有价值。比如现在考公考编热,有人就建各种“上岸”打卡群、资料分享群,收个入群费,或者对接培训机构,赚佣金。这不需要多高深的技能,关键是把人聚起来。

开启副业的三个“铁律”

盘点你的“家底”出发:别总想着空手套白狼。先看看你手里有啥:掌握什么技能?认识哪些人?有多少空闲时间?有什么设备?从这些里面找突破口。我刚开始写稿赚钱,接的第一单是给本地小店写宣传文案,才50块。现在?找我写商业稿,报价至少翻了十几倍。

先求“有”,再求“好”:副业最怕眼高手低。总想着一上来就搞个大的,结果啥也没干成。先完成你的“第一单生意”,哪怕只赚杯奶茶钱,也比你脑子里构思赚一个亿强一百倍。这个“0到1”的突破是心态上的关键。

雷打不动的时间投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副业失败的主要原因。再忙,每周挤出几个小时专注搞副业,总能做到吧?少刷点短视频,少玩几局游戏,周末早起一小时。坚持两个月,你看看会不会有变化。

最容易上手的三个副业“赛道”

如果你现在就想试试水,这三个方向相对容易起步:

内容输出:门槛最低,选择最多。写文章、拍短视频、做知识卡片,总有一款适合你。分享你的经验、知识、甚至生活感悟,都能吸引同好。变现?广告、带货、知识付费,路子宽得很。我做个人IP号,第一个月粉丝寥寥,第二个月开始有小几百收入,第三个月已经稳定破千,增长看得见。

社群组织:人是群居动物,都想找组织。你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建群,比如读书打卡、健身监督、或者某个技能的学习交流。收点小额门槛费,或者后期引导其他服务变现。哪怕是最简单的“早起打卡群”,只要有人参与,就有价值。很多人坚持不下来,你的机会就来了。

技能服务:把你比别人强一点的技能拿出来卖。会P图、会剪辑、会写点东西、甚至外语口语好,都能找到需要你服务的人。我认识个大学生,英语口语不错,就在网上接陪练的单,一小时几十块,零花钱就有了。

写在最后

我不是鼓吹大家都别上班了,一份稳定的主业是压舱石。但在这个时代,如果你的收入来源只有工资,那抗风险能力就太弱了。机会真的很多,别只当个旁观者,羡慕别人搞副业月入过万。

问问自己,我能帮别人解决什么小问题?然后,动手去做。别想太多,先干它一个月试试看!世界不只一条路,你不走出去看看,怎么知道哪条更适合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