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第三 兰州记行
我们匆匆地上了火车。这是一辆从广州,开往兰州的k字头绿皮车。车厢很大,还是比较干净的。可惜我们抢到的票位置实在是太好了,旁边就是洗漱的水池子和卫生间。
我很奇怪,为什么卫生间的高压水龙头可以发出如此大的声响。你绝对想象不到。这种水龙头开起来时候发出来的气流,连我们这里的卧铺车厢都可以感受到它的震动。紧接着是一声,从大到小的余声,连绵不绝,持续两分钟。
这趟车的人很多,不幸的是,我们又是终点。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能忍受,这样的声音冲击。儿子,是一个好静的孩子,一听到这些声响,无奈地说,我们真是倒霉啊!
我连忙劝慰儿子道,转移注意力,看看书吧!可是车上的人实在太多,上厕所人也多,实在没办法。儿子要求我去换铺位。我去找列车长。列车长说,这一趟列车的票实在太紧俏了,能够买上就不错了,所以就不要挑挑拣拣啦!
硬卧肯定是没有希望了,只有卧铺有希望,但是价格却贵了将近一倍。儿子买的虽然是儿童票了,但要占一个铺位。如果要补的话,得补两张票。我想了一下,这个钱我不是出不起,出门在外,哪有那么称心如意的?况且,也就一天一夜的路程,明天一大早就到了,没有补的必要。后来的那一晚上,我们母子俩确实没有睡好,时不时都会感觉到那马桶气流的震动声。
儿子很乖巧,也确实累了,早早地就在中铺上睡着了。不知道为什么,我睡在下铺的车厢里,聆听着火车轮猛烈撞击轨道的声音,心情蓦然地平静了下来了。我 喜欢这种在路上的感觉,慢慢地前进,向远方出发。
在前方未知的领域里,又有什么意外的收获呢?那天一大早,我们准时到达了兰州。
从火车上一下来,我发现自己已经站在祁连山下了。早上的天气有点冷,空气却格外的清新,隐隐约约带着西部城市的苍凉。只那一瞬间,我猛地一下子穿越到了过去,好像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我竟然有点神情恍惚了。
大山里,凉风起,还有身边那熟悉的绿皮火车,都在仿佛慢慢地勾起我对儿时的回忆。我在十一岁之前,都在湖北随州的一个镇上长大,在那里也有一些小小的群山和村落。
那是我童年时代里最珍贵的回忆,虽然已经多历经多年,但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于冥冥之中也左右着我的生活。
我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之中,定了定神,那一刹那,我好像懂得了弘一法师所说的“悲欣交集”,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带着儿子慢慢地走出车站,迎面而来的是热情洋溢的文文妈妈,文文爸爸,还有她那沉默寡言的弟弟。五个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说说笑笑,很是亲热。上次一别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七年的时间。
我和文文一家已经认识好久了,我们是在某一年组团去香港旅行的时候认识的,后来又相约一起到过海南文昌玩。两家人已经结下了深深的友情。文文妈总是邀请我们去兰州玩,只不过以前一直没有时间,这下机缘终于到了。
兰州市位于祖国的西北部,甘肃省的省会。古代历史上著名的甘州(今张掖)和肃州(今酒泉),连起来便是甘肃了。从地图上看这个省的形状中间小而左右两端大,宛如一个哑铃,连接新疆,青海,宁夏,陕西和四川。从这里一路向西,经过张掖,武威,嘉峪关,可以到达敦煌,也可以直接到达新疆。兰州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心城市。
甘肃的历史穿越了八千余年,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汉武帝时代的张骞,就是沿着这条河西走廊,历经了千辛万苦,最终走向西域的。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一首歌叫《陇上行》。不知为什么,此时我就想起了里面歌词的内容。站在兰州最高的山,兰山上放眼望去,这里的地形地貌呈现出一圈圈的平台式上升,火车与汽车在一座座的大山上呈平行线状飞速行驶,双线并行的时候,有一种独特的壮观景象。
祁连山脉连绵起伏不断,母亲河黄河的上游从兰州市区缓缓流过,远远地望去,一片雄浑苍茫。与江南小桥流水的秀丽美景不同,这里的山山水水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粗犷凄绝之美。我从未想到这里的黄土高坡,让我一下子有上古时代的厚重之感。哈哈!
远远的望去,祁连山顶上没有什么树,全是光秃秃的,山是黄的,河也是黄的,黄土高原终于呈现在我的眼前。原本我们是打算直接去西宁的,但后来我又查了一下攻略,发现从兰州进出西宁最方便,而且费用少了很多,如此甚好。
反正是自由行,怎么方便就怎么来。文文妈妈一家带我们驱车去吃早餐。我问吃什么好呢?文文妈笑吟吟的,充满了自豪地对我说,“当然是兰州拉面啦!”
风靡全国的兰州拉面,在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大概有一千多家。兰州人一大早什么都可以不吃,但必须要吃面。面是百吃不厌的。这里品质好的羊肉和牛肉,大多数来自甘南的肥美草原。
当一大海碗牛肉面满当当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时,我和儿子两个人面面相觑。我的妈呀!像这样子吃面,可以顶我吃两顿。光吃面还不算,另外还加上两小碟配菜,地道的兰州人都是这么吃。文文一家人倒是吃得津津有味,就着手里的一头大蒜,只听见呼啦呼啦的一片声音。
这碗面倒也不贵,也就七块钱。热乎乎的牛肉汤加上绿油油的香菜,配在一起,很是喜人,我一直吃到撑,到后来实在是吃不下了,多少留了一点,做不到光盘。儿子吃不惯这个味,只是草草地挑了几口便偃旗息鼓。
吃完了之后擦擦嘴,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这里很多人除了汉族,基本上都是回族,他们的卫生弄得相当不错,非常的干净,桌椅板凳是大大木头的原木本色,武墩墩的,给人很踏实的赶脚。
从拉面馆也出来,儿子偷偷地在我耳边说了一句话,“妈妈,我总结了一下,我们吃是为了活着,他们活着是为了吃!”
我听了,不由得笑了起来。儿子这句话,实在太有道理了。
周琦橞,美国注册财务策划师RFP,湖北省首届保险理财规划大赛冠军。现为日记星球合伙人,清华大学广西总裁班学员。喜欢写作旅行美食和音乐,一手风花雪月,一手柴米油盐。喜欢活色生香的生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