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部电影,主演Leonardo DiCaprio获得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虽然这是远在大洋彼岸的娱乐消息,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亿万中国网民热议的焦点——它所溅起的涟漪,除了朋友圈中的只言片语,还有各大公众号写手的深度思考。
我大致浏览了网络上的各种评论,当中一部分影迷诟病此片的中文译名,认为不应译为“荒野猎人”,而应译为“还魂者”。根据英文释义,片名《The Revenant》中的Revenant为归来者,再加上电影以复仇为主线,所以才有“还魂者”这个译名的诞生。
的确,作为一部美国电影,《荒野猎人》不忘沿用传统的美国复仇式的主题,因此才会受到奥斯卡评委的关注。实际上,好好斟酌斟酌电影所表现出来的主题,除了所谓的复仇,想必还有一条——对于文明和野蛮的定义。
首先,电影以打猎团队受到里族人的袭击作为电影的开头,接下来电影的剧情就变成主角休·格拉斯为了替儿子复仇的生死挣扎,当然,电影结尾依然呈现主角成功的复仇。这样的剧情设置甚至被部分偏激的影迷批评——称这部电影通过浓墨重彩地渲染主角荒野求生后的复仇,赚取观众同情的眼泪,从而达到美化当年欧洲侵略者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当然,我不会对这类过于偏激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但不能否认的是,电影里确实穿插着不少印第安人与欧洲侵略者的冲突画面——除了电影开头部分打猎团队与里族人的冲突,还有美国军官入侵休·格拉斯妻子所在的里族部落,以及法国人屠杀帮助休·格拉斯的波尼族酋长并性侵作为俘虏的酋长女儿。印象最深的是,偶遇并帮助休·格拉斯的波尼族酋长被法国人杀害后,被吊在树上,胸前还挂着牌子,上面写着“我们是野蛮人”。放在这样的情境下,这句话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作为所谓经过文明开化的欧洲人,却用如此血腥的方式摧毁他人的家园,夺取他人的性命,以推动欧洲社会的文明化进程;而所谓停留在原始时代的印第安人,却在主角休·格拉斯奄奄一息之时伸出援手。欧洲人标榜的所谓“野蛮”的标准,仅仅是因为当时美洲地区与世隔绝,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接近于古时的原始居民。回顾欧洲人对外扩张侵略的历史,这种通过野蛮的方式所建立的近现代文明,只是披上光彩夺目的华服,不难看出其野蛮的本质。也许有人会反驳,后人只看到厚重的史书上对于殖民侵略者残暴的行径,很少去注意殖民侵略者往往会带去先进的器物或者是思想以促进殖民地尽早跟随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浪潮。当然,这样的说法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不能为了美化自己野蛮的行径而用所谓“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或者“殖民侵略促进殖民地的发展”的说法掩盖丑陋的部分。
在反思战争的野蛮行径上,德国人应值得世界的尊敬——曾有两任德国总理跪倒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二战中纳粹各种惨绝人寰的杀戮史实在德国学生的历史书毫无保留地得到阐述,甚至有部分德国民众因为德国举办的一战纪念活动少于其他国家而提出国家应重视对一战的纪念。想象一下,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国民,他们既没有将战争反思的责任推脱到前人身上,也没有故意美化前人的战争行为,而是主动反思战争,并教育下一代拒绝野蛮,反对战争与军国主义,热爱和平,防止重复铸成大错。
那么,到底文明与野蛮的界限在哪里?我个人认为,或许没有明确的界限,只能在某个方面进行相对比较。步入文明时代的国家,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确实比野蛮时代的部落要丰富得多。但这种丰富,并不意味着文明与野蛮能得到真正的区别。从一般逻辑思维出发,文明时代的丰富的确比野蛮时代的贫瘠好得多,但有的时候,无论是物质上抑或是精神上,这种丰富会慢慢演变成一种负担,这种负担假如得不到重视,假如无法解决,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的发展。这也就为什么当时欧洲人会发动海外侵略,当时他们的物质条件远远超过其他地区,而这恰恰演变成一种负担,驱使他们要追求更丰富,更高级的物质享受,那么当时为了解决这种窘境,他们采用了这样一种野蛮的方式——烧杀掠抢,这种方式于现在看来是野蛮的,但在过去,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欲望,便以文明为由,干着这番野蛮的勾当。而欧洲人眼里所谓的野蛮人,往往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真谛,像电影中有个镜头就是帮助休·格拉斯的波尼族酋长教休·格拉斯用舌头舔新雪,这种方式真正代表着人类与自然合一的圣洁和谐,真正到达一个文明的高度,能够与侵略者那种用文明包装的野蛮区分出来。有人说,主角休·格拉斯最后能完成复仇,得益于他顽强的毅力,在电影中,好几次主角生命濒临崩溃的边缘,正是他脑海不断浮现他亡妻的面容以及对他的鼓励,他方可完成复仇计划,从这点,足以体现欧洲人眼里所谓的野蛮人达到了文明时代里难以企及的精神高度。
的确,从这部电影中,我们很难去评判角色的行为野蛮与否,文明与否,只能是相对来说。毕竟,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的行为大都是由利益所驱导,很难用所谓野蛮与文明的标准去进行评价。所以说,两者界限并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