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子俊是谁?
你认识吗?
01.
我相信榆林人一定都知道沙河公园,但未必知道沙河公园里有一个余子俊纪念馆。而知道余子俊纪念馆的人,并不一定了解余子俊这个人。
我也算是沙河公园的常客,隔三差五的去那里转转,因为孩子们喜欢去,那里有一个游乐场,各种充气城堡,碰碰车,旋转木马,钓鱼,跳床,水上世界,抓娃娃机,游戏机,海盗船,托马斯小火车……不胜枚举。
虽然常去,但也只是局限在游乐场那一块逛达,不曾发现余子俊纪念馆,更不知道余子俊是何须人也。
一天下午,我和儿子把沙河公园转了一圈,走了个遍,突然六个鲜艳的“余子俊纪念馆”红字映入我的眼帘。余子俊?脑袋里飘过一连串问号。
02.
于是,回来我就开始查询阅读这位默默无闻的英雄。
余子俊(1428-1489),字士英,明代官吏,四川青神县(今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青州乡金星村)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受官户部主事,晋升为员外郎。在户部十年,以廉洁干练著称。苦筑延绥长城,史称“尽心边计,数世赖之”。巡抚榆林时,与徐廷璋、马文升并称关中“三巡抚”。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弘治二年(1489年)逝世,享年61岁,追赠太保,谥号肃敏。
那么余子俊与榆林有什么相关呢?
在榆林“修边、移镇、凿峡”的名人余子俊
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任延绥镇巡抚。明成化九年,余子俊将治所由绥德迁驻于榆林卫城,使榆林的军事地位进一步提高,榆林遂成为整个长城沿线的重要守卫据点、延绥镇的中心。明成化九年、成化十年,余子俊奏请朝廷批准后,大规模修筑了东起清水营(今陕西府谷县),西抵宁夏花马池(今宁夏盐池),连绵一千七百七十余里的延绥镇边墙。延绥边墙的筑建,为维持当时中央政权的有效统治和管理,维持农耕文明地区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余子俊还屯田养军,开市通商、促民族融合,兴修红石峡渠(后该称广泽渠),倡学兴教,开设卫学等。
余子俊在榆林“修边、移镇、凿峡”三大功绩功勋卓著,他一生“尽心边计”青史留名,对榆林的边防民生贡献甚大。
榆林作为明朝“九边重镇”之一,境内留存了大量明长城遗迹。据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榆林境内保存下来的明长城总长1100多公里,而明代长城也是中国长城保存最完好的长城。榆林境内明长城的修建与完善,既是当年延绥镇行政中心北移的需要,更有赖于封疆一方的延绥巡抚余子俊对“三边”的督管。这位任事有方,敢于担当的大明股肱,一代能臣不遗余力修边筑墙、增兵戍守、屯田开垦、凿峡引河、开市通商,倡学兴教,使榆林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雄据西北的塞上重镇。
余子俊深沉、刚毅,寡于言词,有谋略。凡是奏章疏议公文,必定亲自起草。每天到半夜才睡,他曾说:“大臣为国,应当不考虑自身利害关系,怎能躲避埋怨换取恩惠,为保全自己作考虑?”
榆林边墙工程才开始,怨言诽谤众起,子俊态度更坚决,终于大功告成,有利于后世几代人。余子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为母丧守服时,要儿子不参加会试,他说:“虽然律令上没有这一条,但我于心不忍。”本当荫庇封儿子官职,他改为荫庇封弟弟为官职。
03.
2017年5月18日上午,在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市委、市政府在高新区沙河公园“余子俊纪念馆”举行了隆重的纪念馆开馆仪式。
余子俊纪念馆是一座以榆林历史人物余子俊主政延绥、兴建榆林“边墙”,即明长城为主题内容的纪实性人文纪念馆。余子俊纪念馆的设立,就是为了世世代代缅怀余子俊这位尽心边计、忧国忧民的国家栋梁,就是为了纪念他在榆林境内修筑长城的那一段历史,就是为了见证长城文明,弘扬长城文化,传承长城精神。
欢迎各位朋友,来余子俊纪念馆参观游览。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伟人,并为保护利用好长城文化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