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各单位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方式就是忆苦思甜。
这活动怎么搞呢,先请几位老工人上去做报告,回忆过去吃过的苦,对比现在的幸福生活。
药厂前身是几个制药的小作坊合并到了一起,说起来还是那种前店后厂,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有老师傅说起用铡刀(切药用的,不是给牲口铡草用的那种)切药,要斜着切,嗯,炒菜切葱花那样。用脚蹬大药碾子碾药,一天下来腰酸腿痛的。冬天天气寒冷,在室外干活冻手怎么办,用蜂蜜稀释了涂在手上……嗯,怪不得荣师傅这么大岁数还细皮嫩肉的啊。说起来那时候的也不是那么苦?
这可不是忆苦思甜的时候讲的,讲用公家的蜂蜜做护手霜,什么思想啊!?
那忆苦思甜的时候讲什么了?对不起,我没赶上。我进厂时都1970年末了。听老师傅没事说起来忆苦思甜的时候,还是经常忍不住要笑的。
话说某师傅上台,说,旧社会啊,资本家坏啊,(怎么坏呢?)资本家吃白面,让我们吃大米……
台下哗然,这资本家不坏啊,大米比白面还贵呢……
(你怎么知道资本家给工人吃的是小站稻,不是南方的籼米,60年代白面0.185元/斤,籼米0.127元/斤,还是大米不如白面贵啊。大米是粗粮,白面是细粮。)
主持人看着不太好,请了另一位老师傅上台。
这位老师傅说:解放前,日子苦哇。有一年冬天,快过年了,实在过不下去了,打开箱子,拿出一件皮袄给当(也许是卖)了……
台下再次哗然,这日子过的不错啊,过年还有皮袄卖呢……
(你怎么知道人家的皮袄就一定是阔佬穿的皮草?山西、陕西人放羊人不还有一件光板羊皮袄呢吗?)
话说到了90年代,笔者到康师傅家打工。一次怎么说起来吃糠咽菜这个话题,旁边台籍经理一本正经地说:那个都是绿色食品哦……
当时也没人和他讨论这个话题,这个麦麸到是可以食用,不是有全麦粉嘛。这个稻糠谷糠恐怕是只能用来喂鸡了吧。绿色不绿色得先能食用再考虑是否健康吧,这东西不能吃谁还管是不是有农药化肥啊。羡慕民不聊生的年代百姓吃的是绿色食品,和那个皇帝说何不食肉糜也差不太多了吧。
药厂往事之“忆苦思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8年7月8日 星期日 天气 雨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正式开始读《村庄》这本书的第二十三至第二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