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练书法(17)——“暑”

“暑”字楷书临习

“暑”字我练了三天,才勉强满意,一只笨蛋名副其实,希望有我的分析,你三小时就能解决问题。

1

第一个我想说的是,先拆解一下这个字,你可以看做由“日”和“者”组成,那么,你不防先问问自己,“日”能写好吗?“者”能写好吗?
你把字帖上的“暑”拆开成两部分看,你会发现,无论“日”还是“暑”,写的都很成功:

欧阳询“暑”字分析示意图一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暑”字分析示意图

这样,你把一个复杂的字分解成两个相对简单的字,再各个击破,会容易许多。

2

虽然欧体的这个“暑”字间距一目了然,但是理解更重要,并非每个地方都得间距那么严格的:

欧阳询“暑”字分析示意图二

这里面包含两个“日”字,间距当然是比较严格的,但是(3)和(4)、(5)和(6)之间,是两个局部之间的间距,通常会有些轻微的变化,不过不要差太多。

3

在后台曾经有个朋友说到“取势”的问题,在书法中用的也不少,我的理解是:所谓取势,就是一个笔画或者一个字的走势、趋势、方向。
比如说“由”字往上,“区”字往右,“甲”字往下等等。
如果“由”字中竖写偏,“区”字开口斜上45°,它的取势就坏了。

说回“暑”字,我在下图中用箭头标示出来,说一下“取势”的问题。

欧阳询“暑”字分析示意图三

可以看到,“日”字和“者”字的取势都是一致的。**
一个字要写正,它在垂直方向上的取势就必须是正的。**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柳公权(玄秘塔)“暑”字分析示意图

写这个字另一个关键点:两个“日”字的走势都是垂直向下的!**

ps:个人很喜欢柳体的这个“者”,它中间的间距有点儿特别,因为“者”字的第一横是斜的,非常巧妙,但整体的“势”不变;另一个特点是长撇

4

可以看到,欧阳询、柳公权、褚遂良三者中的长撇各不相同,却又合情合理
欧阳询的长撇一路往下,超过了“日”字的底线,因为下方的“日”字跟上方的“日”字相比,写的比较靠右了,所以左边需要支撑和平衡。

褚遂良的长撇算是中规中矩。

柳公权的撇上方特别长,我个人的理解是,增加上方部分的宽度——柳公权的“暑”字,上方是最细长的,所以长撇上去,显得丰满许多。

5

这个字之所以难,我认为难点有以下几个:
1)横画太多,非常考验你写“横”的功力,所有的“横”并非一成不变,无论是粗细、方向、长短,都是需要变化、配合到一起的。

2)两个“日”字的配合很难,两个一样的字,一上一下,天然形成呼应关系,天然存在比较和配合,都写一样宽?都写一样高?笔画都一样粗细?
很显然不是这样,那应该怎样变化?
这就是最难的地方,只能根据整体的字形来配合,这个感觉很不好找。

3)这个字形本身的特点,就是写丑容易,写好看了难。
这一点,谁写谁知道。
反正我是写了无数个丑“暑”,不断分析思考,才慢慢有所改进。
而且,并不是把这个字压缩扁了就好看,也不是压缩扁了就肯定难看,比如下面两个字:

田蕴章“暑”字写法
赵孟頫“暑”字写法

虽然我很敬佩田老师,但是他这个“暑”字真心不太喜欢……
而赵体的“暑”虽然写扁了,却毫无违和感,不服不行。

所以这个字既考验结构,又考验点画,跟前面的“避”字比,难度有增无减。

“暑”字楷书练习
“暑”字行书练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