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可以很有力量,正如张韶涵,她的歌唱出了坚强和勇敢以及对美好天真。正如“人都应该有梦,有梦就不怕痛。” 这是一份终其一生的事业,一份对爱的憧憬。我不知道别人的梦是什么样子的,但我知道幼琳的梦。
幼琳出生在偏远的农村,家里爸爸妈妈也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没有读过多少书,或外出打工或踏踏实实务农。幼琳高一以前从没真正进过城,去过最远的地方大概就是十几公里外的另一个乡镇,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电三轮,那是妈妈不幸摔到脚时家里人兑钱一块儿买的,方便妈妈骑。
尽管家里条件不好,但幼琳从小被爱包围着,特别是上高中以前的十六年时光,像蜜糖一样,被爱灌溉在蜜罐里,被滋养在温室里,星期天回家有奶奶准备好的水果和零食,地里的活从来不让她干…家里人对她保护的太好了,又或者是农村人见识少,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以至于幼琳除了学习,没有任何多余的爱好,只知道看书,考个好成绩。
那时老师经常让写一篇有关自己的梦想的作文,这是幼琳最苦恼的时候,因为她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什么是梦想,更不要提她自己的梦想。于是她很多次都会写到飞行员,教师,舞蹈家,设计师…可除了这几个字体,她从来没听说过世界上还有这些职位,这些在她看来都像是梦里才会出现的神圣的遥不可及的人和职业。
周围的一切都可以正常有序的进行,但挑不起她的任何兴趣,同学有的舞跳的好,有的字写的好,有的画画好,还有的能说会道,逗别人笑,可幼琳只有沉默和傻傻的笑……
爸爸妈妈从来没带她见见外面的世界,不是他们不想,而是家里没钱,他们也没有时间,更没有意识到带孩子去见外面世界的重要性。他们只是一味的强调幼琳:好好学习,考到全班第一。
但幼琳并没有一丝一毫的责怪爸爸妈妈,她知道家里的情况,各方面都很困难。
直到十七岁,上了高中(那是市里面最好的一所高中)。幼琳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没有兴趣爱好,没有情绪起伏,只有温润的微笑,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的生活…她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可是要怎么改变呢?找到喜欢的某一件事或者物是很困难的事情!
高二那一年,她决定出去打工。记得很清楚,那是刚放暑假的七月12号左右,温度很高,很热,一到中午能把人烤化,幼琳从早到晚连续在商业街找了三天,跑了无数个大小商店饭馆,留了无数个电话,可没有一家录取短期工。直到第四天准备放弃的时候,一家川菜馆老板娘说正在招人,短期工干一个月,工资1100。
就这样,幼琳在川菜馆干了起来。每天八点钟到店里准备菜品,晚上十点下班,工作很累,很热,每天都是重复的端盘子,洗盘子,打扫卫生,迎接客人,却锻炼不少耐力。中间的两个小时休息时间是那一个月日子里最舒心的日子,餐馆对面是文化宫,每天有很多人下棋,写字,练舞,画画……
幼琳每天上班带着一本书,休息的时候就去文化宫,或者看书,或者跟一些长辈聊天,长辈总是如同智者一样,在这一个月,她收获了很多。也找到了自己的梦,她喜欢摄影,喜欢记录别人的笑脸,也喜欢画画,用色彩描述心声。
这是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她只能像个勇士一样去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