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有父有母,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不幸。从诞生的一刻起,个人便必须要承受永世的孤独,个体虽然可以借助爱情、友情等方式来与他人相联结,但在本质上,这种连接是脆弱的,它时刻处于可能的变动中,因而不具有亘古不变的属性。亲情虽然像爱情和友情一样,可以反目,可以成仇,但生身父母子女的关系,却是永难改变的。血缘,大概是人唯一稳固的联结了。因此,亲情具有其它情感所不具备的属性,可以成为个人永远的皈依。
但亲情其实是一把向阳的锁。好的亲情,是个体成长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它不仅为子女最初几年的生存提供了稳定的保障,还在漫长的时光中承担起子女教育、成人的巨大责任,同时,亲情的存在,使得每个人在心理上具有了归属感和存在感,这是获得幸福生活和打破个人焦虑的前提。但在现实中,并非所有的亲情都能具有这种美好的属性,父母在个人未成年阶段的责任心淡薄,以及父母养育子女的不恰当方式,很可能毁掉一个健康人格的成长,从而带来长久的不良影响。即便父母以巨大的关心和爱来拥抱子女,仍可能以其亲情的浓厚产生限制性的因素,即所谓的亲情的绑架。反之,子女的存在在慰藉了父母日益老去的年齿和心灵的同时,更容易陷入养育子女的责任,从而放弃自己的人生选择和个人生活,成为责任的附庸。同时,子女对父母的道德绑架也是屡见不鲜的。
因此,为了巩固亲情关系,道德和法律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对其进行了规范,一个以社会倡导和认同的方式,一个以强制执行和惩恶的形式。在这两种模式下,亲情的一整套体系被建立起来。但正如世界的产生无法得到一个完美的解释一样,道德和法律也难以真正解决复杂的亲情问题。道德的约定俗成并不能有效惩戒亲情的悖反行为,而法律的残酷也只适用于为数不多的极端情况,同时,亲情是人的联结问题,支撑它的必然是人的心理和感受,而这两者均是半游离于道德和法律之外,再加上亲情所具有的情的属性和理的矛盾,使得亲情关系愈加复杂。这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的一大原因。
但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我们既享受着亲情的好处,也承担着亲情的责任,我们在感情中挣扎,在人生道路上作出自己的选择。事物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亲情的模式也远不止一种,找到亲人间彼此舒适的相处方式,以合理的形式改变被动承担的局面,才是面对亲情难题的更好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