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果壳网
人们常说,音乐是“全世界的语言”,但是世界各地千差万别的音乐形式之间,是否真的存在共性呢?最近,一项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研究对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样本进行了统计学分析,为我们提供了较为详细的答案。
目前,在音乐共通性方面其实还存在不少争议,有学者为来自不同文化的音乐总结了节拍、音调等方面的很多相似特征,而质疑者们则会说,除了全世界人民都在玩音乐以外,这些音乐其实就没有什么通用的规律了。而在此次的研究中,来自埃克塞特大学和东京艺术大学的研究者们首次系统地收集了来自世界9个地区不同风格的音乐样本,并对它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比较。
研究中共收集了304段音乐录音,它们分别来自北美、欧洲、中东、东亚、南美、非洲、南亚、东南亚和大洋洲。除了体现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以外,研究者也纳入了一些录音棚中制作的现代音乐,以使音乐风格尽可能多样化。在分析中,他们选取了旋律、节奏、表演形式等方面的共32项指标。
各种音乐样本的采集地点。图片来自原论文
分析结果显示,虽然这些音乐之间并没有绝对一致的共性,但它们中间确实存在很多统计学上的相似之处。这其中有一些是人们比较容易观察到的,例如演奏者们经常会集体演奏,同时使用人声和器乐,并且唱出有意义的歌词。而另一些则是乐理层面的内在规律,比如说,在采样的全部9个地区中都存在节拍是2或3倍数的音乐。此外,这些音乐大多通过不连续的音高组成音阶,一个八度内的音级数不超过7,它们倾向于使用下降或拱形的“旋律轮廓”,并使用同步的节拍。在32项指标中,具有统计学普遍性的有18项。此外,研究者们还在一些特征之间发现了普遍存在的联系,例如打击乐总是会与集体演奏同时出现。
来自埃克塞特大学的托马斯·柯里(Thomas Currie)博士表示:“我们的发现可以帮助解释人们为什么会创造音乐。结果显示,那些在世界范围内最具共性的音乐特征与让人们协调行动的因素有关。这提示音乐的一大功能是将人们聚集到一起,结成社会团体,它可以成为一种‘社会粘合剂’。在西方文化中,我们有时候会认为音乐是个人表达自己、展示才华的形式,不过从世界范围来看,音乐更像是一种社会现象。”
论文作者帕特·萨维奇说:“在过去,西方人认为西方音乐的音阶是具有普遍性的,而后来我们意识到其他文化中对音阶有相当不同的想法,这使得一些人得出了‘音乐没有共性’的结论。但现在我们的研究显示,在表面巨大的多样性之下,世界上的很多音乐其实有很相似的基本要素和功能。”
http://www.guokr.com/article/44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