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生中可以去趟北极,可以去北极看北极光,北极熊该是多磨惬意的一件事呢?你也喜欢旅行可以加我微信LH19892012。
因为这么一个北极的梦,于是我的俄罗斯行程就加入这一段,我要去北极,要在北极圈给我的战友朋友们寄明信片,我要去看北极光,我要在极地里裸奔游泳。昨天3月27是我生日,回想几天前与极光精灵的相遇和在北极圈遇到的种种,仿佛做了一场梦,感觉自己很幸运,能在生日前遭遇精灵,足够铭记一辈子。其实这次在摩尔曼斯特一次性实现三个愿望,在北极圈看极光、裸奔和游泳,裸奔的照片就和谐不传了,留给自己纪念,上次徒步狼塔C段时也干过这疯狂的事,算是给青春留一抹亮色。每年生日都是许愿自己和家人健康平安,仅此而已。如果有贪心的要求,请允许我再许个心愿,希望在下个生日能到达南极看企鹅。时光的隔壁,曾住着一个年少的我。为一个人感伤,为一幅画感动,为一句话感慨,为一首歌心动。但时光终究是单向的沙漏,有人在岁月里沉沦,有人却在岁月里坚守。
2016年3月22号莫斯科时间下午五点,飞机顺利降落北极圈最大的城市摩尔曼斯克,第一次坐俄航,降落的时候大家真的会起来鼓掌,感谢机长不杀之恩,我算是第一次体验到战斗民族开飞机的强悍,起飞降落各种玩心跳。摩尔曼斯克机场小到几乎可以和长途汽车站媲美,机场卫生间只有男女各一间,在我通过唯一的安检通道之后会有工作人员上来询问关于此行的目的和停留时间,毕竟这里是海军基地所在地,而且对于外国人来说似乎也没有那么多理由来到这里旅游,这么冷门的城市。上次在莫斯科从马戏团出来一个俄罗斯妹子和我主动打招呼,双方就聊起来,她英文还不错。聊完各种杂七杂八后,她问了我此次俄罗斯行程,我全部告诉她,当她听到22我要去摩尔曼斯克的时候,顿时一脸震惊的看着我们!摩尔...曼斯克..... 怎么了呀?...........
那天在青旅,跟前台小哥提起这个地方的时候,他也是一脸的震惊(就像毛妹子现在这样)。后来我研究了一下,可能就像如果我在北京遇到俩来中国玩儿的老外,说过两天要去趟漠河,我的第一反应也会是震惊的吧 —毕竟对于外国人来说,漠河并不是热门旅游城市,甚至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说过;摩尔曼斯克也一样,一般来俄罗斯旅游,人们都会选择去莫斯科、圣彼得堡、贝加尔湖这些热门的地方,当我很随意的说出国境最北那座冷门小城等极光时,确实有点儿出人意料,为了实现在北极圈的愿望,付出多少努力也是值得的。摩尔曼斯克处于北极圈内,冬天极夜夏天极昼。极夜时太阳终日不升起,每天只有中午11点到下午2点天色有光亮,其他时间都笼罩在暗夜之中,温度在零下二十至30之间,比我去的漠河冷。
当地基本是俄罗斯萨米族的聚居区,萨米人是北欧地区的原住民,是欧洲仅存的游牧民族。在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的科兰半岛分布。原始天然无污染,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电话线也没有,来这里和外界的联系就完全断了。终于活着走出北极圈终于有信号了,那几天经历太多,差一点变成现实版的荒野求生,最惊险的一次是遭遇暴风雪整个雪地摩托车还掉进冰湖,幸好最后想办法弄出来总算有惊无险。漫长的守候本来订了两天基地延长到四天甚至想让26号订好飞往圣彼得堡的机票作废继续等待,也许是我的耐心和坚持受到极光精灵的眷顾,终于晴天等到你,夜空中的精灵极光,很幸运还好没放弃,每天晚上每隔1小时我都会披上大衣出去看天空等待,在23点40分相遇,当时差点感动到掉泪,当你付出所有努力去坚持追求得到回报时,也许就能体会到这种感觉。不抛弃,不放弃,进入特战的第一天我就学到了。“以后还有机会的”,这句话让我们留下多少遗憾终生的事 ,我的字典里没有这句话,想干就行动起来,尽最大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去追求,去坚持,这过程的艰辛只有经历过的才知道,不管对人对事都应该这样,我希望把自己的这份信念传递给大家,谢谢你们一路上的陪伴,等到风景都看透,也许会有一个人陪我看细水常流。
昨天生日也只有少数那么几个人想起。记得2008年我的生日还是一帮战友给我过,那时候还只是个刚下连队的小排长,转眼2014年生日已经是在柬埔寨吴哥窟度过,2015年是在印度恒河边,而今年2016年只有一个人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没有一帮人庆祝吃蛋糕,没有战友们发的红包,没有朋友们送的礼物,一切平淡如水。
去了趟北极圈花掉一大笔旅行经费,为了省钱继续接下来的中东非洲之行,只能一个人吃着泡面和罐头算是度过一个生日,和爸妈的视频笑着说:我在俄罗斯很好,生日也吃到蛋糕了,不用担心,你们照顾好自己就行,我没有说出在北极圈雪地摩托车掉冰湖历险那一段。总是报喜不报忧,和在部队那会打电话回家一样,我很好,每天训练执行任务和战友们一起过得很充实,等我休假回家,善意的谎言有时候说完会哽咽,很内疚自己不是个孝顺的孩子,作为独生子,跑去报考军校当兵,受伤提前转业回家,为了自己环游世界自私的想法,没有好好陪伴在父母身边,可现在不做这件事,我不知道还能留到什么时候做。有的旅行是为了去哪里看什么,看过后或心满意足或意兴阑珊;而有的旅行无法预期将会遇见什么,一座城,一朵花,一个人,一段寂寞。充满期待和些许敬畏的旅行,总像清风撩拨心弦,谁管它花好月圆还是曲高和寡,就用自己的方式,收获。以后面对的困难我自己也没有办法想象,也不想去想太多,做自己该做的事,该自己该尽的责任,问心无愧即可,坚持一路记录的昊子,只想老了还能翻看这段属于自己的青春岁月。
其实在基地这些天,是我吃的最好的,因为这位俄罗斯阿姨太照顾我了,每天都是不同的菜,临走的时候还给我塞了一袋夹着腌肉的面包,狠狠的感动了一把。短短几天的相处,我讲英文,她讲俄文,简直就是鸡同鸭讲,我甚至连她姓名都不知道,但不妨碍我们直接的交流,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只需一个肢体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即可,感恩相遇。
在基地看极光还有个自费项目,就是去看驯鹿也可以喂养它们。每次看到这只我喂养过驯鹿,心里都很难受,不知道它为什么会被切去一个角,可能是长得比较好就被主人卖了,还是为了让它长出更好的角,不管什么原因这样做都很残忍,我看到它角上的血还没干,伤口触目惊心,美好的东西往往会给自己招来别人的祸害,人类的贪婪是永无止境的,什么时候善待别人跟善待自己一样,这个世界也就没那么多你争我夺了,不管人与人或人与自然大家都能和谐相处,那该有多美好。驯鹿是很有灵性的动物,它受到伤害的不会像其他动物一样大叫,只会默默流下眼泪,我想它被割下角的时候一定掉泪了,因为每次看到它的眼睛的时候我都想哭的冲动,从它的眼神里我似乎也看到一样的多愁善感与坚韧。
在北极圈内最大的城市摩尔曼斯克寻找那艘破冰舰,住在北冰洋边的基地,极夜的寒冷里,执拗地追寻着极光。
众所周知,相较北欧三国、冰岛、阿拉斯加以及加拿大,俄罗斯的科拉半岛在拍摄北极光的常备地区中签证最容易且花销最低。
这次看极光的地点我选择在了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州洛沃泽罗镇(Lovozero)不远处的一个北纬68度左右湖区:
1.我订的基地叫Русский Север,位于Ловозерский район.
2.基地没有信号没有网,要做好思想准备。
3.机场到基地可以让老板帮忙订车。
4.基地住宿1800卢一人一晚,吃饭1200卢布包三餐,很丰富(游玩项目另算)
5.基地联系方式:budovich1970@mail.ru (基地女主人 奥莉佳 Ольга)电话 +8(921)2807897
,具体价格参考我之前发朋友的邮件截图。
主要价格为:(1人民币约等于10卢布)
1、由摩尔曼斯克前往Lovozero镇的TAXI价格为4000卢布/车(单程)。
2、由Lovozero镇前往旅游基地的雪地摩托价格为含来回两趟10000卢布/辆,可以坐四个人,由于当时只有我一个人自己去,淘了全部费用比较亏,建议两人以上比较划算。
3、住宿和吃饭费用为3000卢布/人,含三餐。建议租防风衣300卢布和雪地鞋子200卢布,鞋子是强烈建议必换的,因为你踩到的都是厚厚的积雪,一旦脚开始受凉,全身就是跟着起反应。防风衣必须穿,我们在国内所有概念里的最保暖的外衣在北极的风里都是渣子,穿上厚重的防风衣我已经胖了两圈,另加上长长的雪地靴,连跨上雪地摩托拖尾的木制座位都相当费力,这个衣服的厚度是我们常见羽绒服或防风衣根本无法相比的,这在接下来等候和拍摄极光的夜里充分受益,至少在离开的时候,智商没有被冻到下降。
关于雪地摩托乘坐技巧
之前也提过,别看雪地摩托这玩意很洋气,等你真正坐上在冰天雪地里穿行,屁股会开花,蛋都快被颠碎了。乘车技巧在这里必须严肃说明,不要看它被安置了一个靠背,就以为可以像躺在家里沙发一样舒适地观赏北极风光了。
雪地摩托慢慢行驶过Lovozero镇上的小路去往东南方向,起初的速度很慢,我也蛮不在乎地躺在木制拖挂里,身下铺着整张驯鹿皮,而等到开始穿越冰湖的时候方才意识到自己的大意,速度瞬间提升到四十迈以上,北极风在耳朵边呼啸而过,碎冰碴子被雪地摩托的履带粗野地甩向后方,不偏不倚全部拍打在我脸上和身上,这力量大到疼痛,无法睁眼,我赶紧用肥大的衣袖遮在面前,纵然带上防风眼罩。用尽一切防护措施也难免会感到脸部的寒冷和寒风冲击,具体可以看我朋友圈离线录制的小视频。
领略了其真正技巧之后后面的外出就会颇为受用,那就是侧过身子呈睡美人的姿势,这样就可以完全避免脸部伤害。
穿越在北极冰湖上的一路景色很美很美,这个画面是很难用单纯的词语可以形容的,有些恐惧,又极度震撼,天空和地面基本上是同一种色调,况且也不能称之为地面,宽阔的湖面周围是群山环绕,白色的山上有一片片深色植被,山峰上空被夕阳映到淡红,而另一端的天空和湖面则呈现出诡异的蓝色,可以说我这辈子没有见过也不会想象到这番景象,感觉自己正身处在另一个世界中,整个人瘫坐在拖挂里,脑子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和眼前的景象同一个颜色,也多亏了对面驶过另一辆雪地摩托,飞驰着从我身旁经过,短短的几秒钟相会,我看到拖挂里没有货物也没有其他游客,而是一只哈士奇淡定地坐着,和我对向而望,也就是和它深情的眼神匆匆地一瞥,又把我的感觉从河外星系拉回到地球上。
抵达旅游基地的时候天色已晚,我抱着行李快步沿着木板小道走进屋内,被白雪覆盖着的巨大木屋,也看不见是什么颜色的,此时根本管不了那么多,只需要一个壁炉来加热我已经冻到发麻的身体以及结冰的衣服,以至于没有注意到大厅桌子上竟然还摊开放着一整张带脑袋的熊皮。
木屋内部设有三层,狭窄的楼梯踩上去吱吱呀呀的,斜面的房间里有暖气提供热量,其他设施和普通旅店没什么区别,只是身处无人居住的地区,没有手机信号和网络是最麻烦的事情,这里真的几乎很难找到信号,做好与世隔绝的准备吧。
我到达基地的当晚开始研究极光出现的几率,通常情况下极光出现必须满足几个条件,一是高纬度地区,二是当晚天气晴朗,三是气温必须很低,四是运气,缺一不可。北极地区的天气变幻莫测,在我接近三个小时的观察里,北极的云层飘动速度特别快,就像被人按了快进键,当时的天空万里无云就像明镜般通透,在太阳基本褪去的时候呈现湛蓝色,但就在我站在湖面上万分欣喜的时候,看到风吹来的北边天空出现大片乌云的一角,万念俱灰、生无可恋等词语顿时涌上心头,赶快趁着乌云还没遮盖开来拍了几张流星的照片,在这里想要看到流星简直是易如反掌,单凭肉眼就能察觉到运行的轨迹,某些流星一闪而过,有些却像慢动作般淡定地划破长空。好在将要出现的乌云只是上帝跟我开了个小玩笑,乌云的另一端重见星空,那感觉就好似慢慢掀开盖头布,露出新娘美丽的面庞,但第一天彻夜的收获也未能看到,唯有耐心等待第二天。
北极风光,成片的针叶林覆盖在山峦上,铺满白雪的冻湖湖面几乎与天边相连,太阳只会爬到30度的地方而不会升上头顶,斜阳把前方天空映成一片橙红色,美中不足的是有时候天气会突变乌云密布,就像一块幕布遮盖了整个头顶,使得周围雾气腾腾,就像身处一间桑拿房。
极光,令人迷醉,也令人迷惑。
自从对极光产生了浓厚兴趣,至有幸在第一次探访极光区时得到女神眷顾,我怕忘记,熬夜用手机对着码字归纳整理一些关于极光的基本知识,勉励着自己能够成为心中的那个永远拥有探索精神的追光人……
由太阳喷射出来的带电离子(也称太阳风),经过地球,被南北两极的磁场吸引,再和地球大气层的分子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发出光芒。或者说地球磁场为了保护地球不被这些带电离子伤害,将其吸引到两极磁场地区,再用自身保护层将其消化沉降,从而产生极光。
再通俗一点,也就是一种大气层经过化学反应后的自然现象。
极光高峰期和太阳黑子活跃程度息息相关,黑子活跃期约为十一年一周期,并与太阳自转相关。
极光的出现需要满足最基本的五个条件
一、高纬度地区
以北欧地区为例,首先产生一个地理纬度概念,北极圈涵盖了挪威中北部、瑞典北部、芬兰北部以及俄罗斯科拉半岛大部分,而芬兰的圣诞老人故乡罗瓦涅米则处于极圈分界线上,通常情况下,极光带的移动范围处于北极圈以内,只有在强度和范围达到峰值顶点,也就是太阳黑子活动最剧烈时,才会移动至北极圈或极圈以外地区,甚至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和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市民也有幸一睹极光精灵面目,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属于几十年一遇,所以,想要和极光碰碰运气,首先要做的就是鼓起勇气踏入北极圈以内地区,这次三月份到俄罗斯我就没有放弃这个机会,用爱慢慢守候。
这些理论出现范围并不固定,每日都会随地球自转而相应产生变化,而绿色环带的中心点就被称为磁极,它与理论上的地球极点又完全是两个概念。
二、气温足够低
天气越冷越干燥,空气越纯净,极光出现的几率越大。
11月至次年3月是欣赏北极光的最佳时期,如果强度够高,10月及4月也有出现的可能。
三、天空晴朗
通透的天空环境才有看到极光的可能,下雨、下雪、多云、大雾等等,基本可以和极光说拜拜了。
极地地区天气变幻莫测,甚至每一小时都会有天气变化,等待极光必须要有足够耐心。
首先要做的,就是鼓起勇气踏入北极圈以内地区。
四、运气
曾有人在北欧冻了半个月,尝尽雨雪交加最终悻悻而归,也有人却在一两天内始终有晴空陪伴,夜夜笙歌,我属于中等吧,开始天气不好暴风雪,后面慢慢变晴天终于等来精灵。
以上四点全部都是理论上的可能,即使全部满足,却没有足够好的RP,一切也都是空谈。
高纬度、低气温、晴朗天空、高强度极光、RP爆棚……需要同时满足这五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才有可能得到精灵的眷顾。
总之,机会和极光都是留给准备充分的人,备足足够的知识和耐心,一个极光之夜值得为之付出一切。
勇敢地向北走吧
趁冬日未逝
趁极光未远……
关于极光拍摄
极光精灵终究是神,是灵魂在天堂里的踏雪散步,来与不来,这是命定抗不了,我们能做的只是做好万全的准备,不然我也不用在基地守候四天这么久
,每天晚上每隔1小时披上大衣观察等待她到来。下面根据我遇到的情况给大家提供下建议:
一、观天
极光出现必备天气条件:无雪、无雨、无云、晴朗、低温,缺一不可。
北极地区的天气变幻莫测,就拿云层来说,至少我在北极观察到的云层移动速度就像被按了快进键,而如果黄昏时候还能看见一大片乌云遮盖天空,那么极光出现的几率几乎为0。
配合观察风向,极光出现的方向一般都是风吹来的方向,如黄昏时天空中有乌云,但风的来向有明显的晴朗部分,那么夜晚时分极光还是有可能来到的;若风的去向有晴朗,来向整块乌云,则基本无望,黑夜后还应观察星空,可见范围内的星星越多,则出现几率越大,越少则反之。
很多人说极光最容易出现在晚上10点至凌晨2点之间,这是没有错的,我看到极光那天就是出现在晚上11点40至12点30,大概持续一个小时。
二、选址
选址的原因是前景!前景!前景! 这个属于基本的摄影知识,在这里不做过多解释。
由于这里的自然环境有限,毕竟和挪威冰岛的峡湾风光是天壤之别,只能在有限的环境内挑选出最理想的拍摄地点(最好在白天进行,夜晚时伸手不见五指,这一点对于我来说是小意思,侦查是已经掌握很久的科目了)前景最好拍到,且被摄前景较远最佳。
建议挑选山峰、房屋等不会在大风中摆动的被摄物体做前景。不建议选择树木,如果环境内只有树木做参照物,尽量选择较远端或树枝较少的。
三、设备
尽量选择24mm焦段(全画幅相机)以下广角镜头,一个优质三脚架,快门线,相机备用电池,强光手电,防风防寒衣裤,防水鞋子,厚袜子(长时间在室外站立很容易把脚趾冻到麻木),手套,以及一颗不畏严寒勇敢的心,对于我这样一个南方的孩子,虽然接受过极寒训练,还是感觉够呛,建议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比较所处的环境是北极圈。
(一个优质三脚架的作用在于使你的相机在北极风中稳稳屹立,如果一般的三脚架,最好不要把架腿全部拉出,保留一到两截足矣,不然架得越高就越容易被风吹到晃动,同理采用快门线也是为了避免在浑身哆嗦的时候去触发快门,尤其是慢快门状态下)
还有关于很多人关心的电池电量耗尽的问题,我在这里严肃的回答,不要再浪费脑细胞了,无论手机用的6P5P4P3P,如果长时间处于北极圈这样低温的环境都任凭它们冻到自动关机吧,而且几乎都是在最短时间内停止工作。
相机电池还有拯救的可能,这里说的是单反电池,听说微单的电池也能凑合,但卡片机就不要妄想了。拯救措施就是至少多准备一块备用电池,且充满电,在主电池电量耗尽的时候换上它,再把主电池放怀里捂热,捂热后的电池会恢复一部分电力,这时候就可以拿出来替换已经耗尽电量的备用电池了,就这样循环下去……所以,拍摄极光不止需要一颗勇敢的心,一副勇敢宽阔的胸怀也是绝对能够派得上用场的。
四、构图
请先研究构图,如果你只想对着天空拍摄,请忽略。
如果白天没有踩点也没有关系,此时强光手电就派上用场了,它不仅仅能够帮你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里找路,还可以用它研究构图,我就是随身带着一个,黑夜里必备单品。
在视线里大概找到一个被摄场景,眼睛盯紧取景器,用强光手电在场景里画轮廓,取景器里不停比对,再做相应的焦距调整或三脚架移动,我由于平时主拍人文,所以只有35mm定焦镜头拍摄极光,不停地挪动位置就成为防止脚趾冻僵的一大法宝。
五、参数
或许这是最不容易统一的环节,在不同的相机、不同的镜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极光等级、不同的月光明亮程度下,参数都是不同的。
总的来说,在我当天拍摄极光时(大约6级),光圈尽可能最大,感光度可以调低,500以内最好,640略高,强极光时快门速度控制在10s以内,因为极光是随风飘动,快门太慢容易连成一片,没有丝带感,尽量根据当时的情况控制好,如果极光很弱,尽量且必须使用慢快门,如发的几张图中用到的19和34秒快门。
另外还要根据当时极光的飘动速度设定参数,风越大,极光飘动越快,风小则反之。
无论拍到与否,成功与否,能够得到精灵的眷顾这本身已经是最幸运的事了。
当人生中一个小小愿望实现的时候,一切前期准备都是值得的,一切付出都是有回报的。看到极光就好像看到了上帝的眼睛,就像一种超脱了一切的力量在空中俯看着自己,也像是天外来客,就好似从不属于这个星球,更像是女神在天际舞蹈时,随风摆动的优雅裙角……
人,其实总是在潜意识中,透过自己的内心浏览风景。极光的奇妙光芒所诉说的,或许就是每个极光凝望者心里的风景。
看完极光从基地回到摩尔曼斯克市区,马不停蹄往邮局寄明信片,来自北极圈的明信片已经全部写好寄出,亲们所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即可,希望大家都能收到我的祝福。
稍微介绍一下这座城市摩尔曼斯克。
1、它位于北极圈内,北纬68°58′,属极地气候。to一直认为极光只出现在夏天的同学们,我科普下极光经常出现的地方是在南北纬度67度附近的两个环带状区域内、极光最易出现的时期是春分和秋分两个节气来临之前,且春秋两季出现频率更甚夏冬.....另外,在太阳黑子多的时候,极光出现的频率也大。这也就是说虽然冬天出现的几率很小,但也是有可能出现的,我就是这么幸运。
2、它是著名的“终年不冻港”。
由于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虽然地处高纬度的北极圈内,气温很低,但令人奇怪的是,这里的海港,全年从不结冰。
3、它是俄罗斯的一大军用港口。这一点从我入境被查护照就知道,再加上军校上课也会学习各国军队的基本知识,对我来说算是常识。
总之我相信,这里将会成为越来越热门的旅游城市,如果你不想跟国内一样来得的时候是看人,就早点前来,还能看到保存的原生态。
而对那些原本过着平静安逸生活的城市居民来说,其实是挺可悲的一件事......
当然这也可能是我的杞人忧天,说一件趣事缓解这紧张气氛。给亲们寄出明信片后,由于我是晚上19点的飞机前往圣彼得堡,看看手表还早,在世界上最北的麦当劳吃完午餐后,我就去根据谷歌地图想徒步去看看列宁号核动力破冰船,可是等导航到了,只有一条条危险的铁路横在面前,船去哪了?不应该在港口吗?谷歌把我带沟里了,什么鬼?于是在路上待到人就问,可惜俄国人民都讲俄语,英文普及率太低,很少人听得懂,沟通根本无效,正当手足无措的时候,隐约记得在莫斯科跟前台小哥交流时,他曾用俄语给我提到过这个地方,而“列宁”的俄语发音跟英文差不太多,所以我一直不停的说着“Lenin, Lenin...” 一边挥舞双臂比划出一个大件物体好让俄国人们联想到那艘大轮船。可路人甲乙丙丁却一头雾水地看着我,并不时尴尬地微笑着摇头... (虽然军校已过六级,但很少用,每次出国才会捡回不少,但我的发音也不至于那么不标准呀)山穷水尽疑无路,乱拳打死老师傅~ 当然,人家听不懂英语我也不至于打死他们,只是灵机一动掏出随身携带的便签纸 ——考验我简笔画功力的时候到了!!!直接画出列宁号,给一个路人看完马上秒懂,指着拐弯处向前直走,其实也不远,穿过铁路就到了,回来的时候我机智的走铁路上面的天桥更近,看来真是“学好简笔画,走遍沙俄都不怕”啊.....
也许我看到的,只是流经这个港口城市最普通的一条河,或是俄罗斯领海范围内一片从没听说过的海域,后来查到所见为科拉河,汇入北冰洋的陆缘海 ——巴伦支海,但当时的我,呼吸着来自极地的冰冷纯净空气,更愿意去相信,眼前的这片墨蓝就是北冰洋!想起小时候最爱喝的“北冰洋”汽水,那时又怎会想到有一天竟能亲眼见到那片远在天边的海水,于是不由慨叹人生的奇妙。
岸边的铁栏上,挂满情人锁,原来全世界都流行这个,不只是中国,想起自己不止一次也干过这件蠢事,最终还是没有锁住,需要的爱情不要也罢.....
厚重的水泥建筑,海港叮叮咣咣的声音,杂乱的铁路,夜晚随处可见的船锚灯饰图案,大兵阿廖沙,这些似乎就是构成这座北极城市的一切元素。
认识这座城市应该是在初中的地理课上,那时候就很痴迷,“摩尔曼斯克”和“终年不冻港”始终是搭配出现的,想不到这次终于到达,这里的温度不会很低,哪怕是在冬季,通常大陆西侧的暖流会带给沿岸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所以这里的温度和挪威瑞典北部接近。巴伦支海丰富的油气资源也使得这里的发展不断受益,作为二战之后重建起来的城市,摩尔曼斯克承担的任务不仅是资源的运输,还要作为军事要塞守卫着俄罗斯北疆领土。
有关于极光的一切可以加我微信LH19892012,你也可以把这篇文章转发到朋友圈,帮助有需要的人。其实直到现在写这篇文章纪录的时候,我都无法用最准确的词语形容当时看到极光的感受,纵然中文的博大精深也无法诠释当时的心境,我就跪在雪地里用身体为相机挡着风,等待一个又一个十秒曝光,精灵终究是神,就像一种超脱一切的力量在空中俯看着自己,随风飘动的绿光就像女神在天际舞蹈时摆动着的裙角。挂于天幕,令我心生敬畏。
早上醒来的时候感觉嘴角都是挂着微笑,当人生中一个小小愿望实现的时候,想哭,想笑,一切前期准备都是值得的,一切付出都是有回报的,“精灵的眷顾”一直充斥着我这几天的内心世界,已然足够幸运。
那天早上离开的时候又下起了暴风雪,巨风简直能把我吹个趔趄,想起雪地摩托车掉进冰湖那段经历,令人不寒而栗,整个荒野求生的现实版,雪片夹杂着冰雹猛烈地打在脸上,疼得跟刀子一样,虽然感觉有些夸张,但身处那样的环境不由得使我想到这仿佛就是精灵的信号,适可而止,看到就应该可以离开了,就让这段美好的时光永存心中。至少在我生日之前,已经与精灵邂逅了,这是送给自己最好的生日礼物,感恩一切。走在路上,用眼睛看世界,用心感悟成长,一次次的蜕变是为了让更高的天空振翅翱翔。人生中总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落寞,失去和拥有总在交替中扰乱我们原本平静的心,,一个人的旅行应该是很美好的,所以我向往着,所以我背起包,所以才有这一篇篇属于自己的旅行成长记录……—2016.3.28于圣彼得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