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九)
远离诸尘缘,思彼具功德,当尽息分别,观修菩提心。
由于思惟远离身心尘缘,及安住静处(阿兰若)种种的利乐功德,妄念止息下来之后,行者便应该修习觉悟的心灵了。
Havingin such ways as these thought about the excellence of solitude, I shouldcompletely pacify distorted conceptions and meditate on the Awakening Mind.
一般我们随着散乱心而走的话,修行是没有办法坚定的,如同前说,为了使修行能够更加坚定的缘故,我们先要摄心,收摄往外散乱的心,收摄内心之后要修学什麽呢?就是自他相换了。所以在这个时候说到,我们在修学禅定过程当中,如果内心的起伏太高昂的话,很容易产生散乱,内心的起伏比较高昂,讲得比较白话一点,就是比较有精神的话,就很容易产生散乱,这时候就说到贪着五欲之后的过患等,当我们去思惟这种过患的时候,内心的那种起伏就不会那麽高,会低沉一点,它那个心的力量就不会那麽高,就会比较低一点,因此就比较不会散乱了。可是内心的起伏过份低沉的话又很容易睡觉,这时候就要提高自己的心力,让自己比较有精神一点,这时候就可以思惟菩提心的功德,或思惟维暇满义大等,让自己产生欢喜心。所以在正行禅定的时候,要时时非常的注意内心的水平是否过高或者是过低,因为过高容易散乱、掉举,过低又容易沉没、昏沉,所以保持内心稳定的频率是非常重要的。
安静的寂静处之后,所要修行的内容是什麽呢?就是自他相换了。在此说到了,获得禅定之后,依止了寂静处之后,最主要要观想的内容就是菩提心,所以在此说到要观修菩提心。可是在这之前有说要修学静虑、要修学禅定的缘故,那专注一境的禅定要如何修学呢?禅定的所缘境有很多种,我们可以缘空性去修禅定,也可以缘世俗谛,如内外种种的法门去修禅定也是可以的,缘外在物质修禅定也是可以的,或是缘有情的自己的明点或气脉去修禅定也是可以的。如果是以金刚乘来讲的话,最主要是缘本尊,做本尊瑜伽去修禅定,如果是以显密共同的说法来讲的话,可以缘世尊的相,我们可以这样缘:大概是一个手臂的距离有一个世尊的相在我们眉间的前面,世尊的相高度差不多是一吋左右,放大光芒,而且非常的有重量,内心要这样去缘想。为什麽说要放大光芒呢?因为放大光芒的缘故,可以让我们比较不会昏沉,因为光芒的关係,有这样一个缘起。为什麽要感觉他是很重的原因是因为比较不会散乱,因为比较重就不容易动摇,比较稳定,所以可以做如此的观想。
在观想的过程当中,有时候我们会想到与佛像无关的内涵去,这时候以正知去瞭解现在这个心有没有在想这个佛像?还是想跟佛像以外的东西?当正知察觉之后,马上就用正念的绳子把它栓回来,再去想之前的这个所缘境,所以这个正知非常重要,否则有时候我们外表上看似打坐的样子,实际上已经过好几个小时,但是却在想跟佛像无关的内涵,这是有可能的,所以正知是非常重要的。心安住在这个境上之后,光是心能够安住在这个境上这个并不稀奇,最主要是要看得很明显,会有一种被境吸引的感觉,吸住的感觉,这是一定需要的,光是安住在境上不散乱的话,这不叫做真正的禅定,是要一种被吸住的,很明显的看到境的这种感觉,这时候也必需要以正知去观察。也就是说,虽然我的心缘在这个境上,它没有散乱,但是心和境中间有没有一种被吸住的感觉,这个要反覆以正知的去调查,观察我有没有把境看得很清楚。如果你能够安住在这境上非常的久,而且是明显的被境吸住的感觉一样,就代表你的禅定的功夫有向正确的方向一直增进。这以上最主要就是讲到修禅的内涵。
还有一种就是缘空性去观修奢摩他的,这个就是比较困难的。首先为了能够抓到这个所缘境的缘故,透过缘起的正理反覆的观察有无自性的道理,当内心产生定解,相信无有自性的时候,让内心安住在一个无有自性上。首先先以智慧去观察什麽叫做有没有自性,当自己百分之百确定无有自性的时候就不要再做观察了,这时候马上以这个无有自性的内涵为所缘境,安住在这上面,专注在这上面,止修在这上面。所以有所谓由慧得止或由止得慧二种不同的修法。如果是由慧得止的话比较困难,即由空正见的智慧去获得奢摩他这样的修行方法,首先要找到那个所缘境时,必须要有广大的智慧资粮才有办法。
还有一者就是可以缘意识、唯明唯知的体性去做观修,这是很重要的。当然心识的这种观察并没有办法像空性这种观修意识在那裡,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刻意的不去想过去所发生的一切,刻意不让自己去计划未来将会发生的一切,让内心摒除过去一切种种的杂念,以及未来种种的计划,刻意的去挡住它。一般我们的心识,要嘛就是缘先前所发生的,要嘛就是缘之后将会发生而产生种种的计划或是想法等,所以当我们刻意遮挡这二种想法之后,就有一种空盪盪的感觉,或是空洞洞的感觉,那时候就要持续这种的感觉,继续、持续这种感觉,慢慢的会突然间会有一种唯明唯知的体性,会有那一种的感觉产生,那时候就要把这种唯明唯知的体性抓住,这就是以心识为所缘境而修禅的方式。一般我们所谓的意识都是这样子的,先看到境才呈现识,所以是由境的相出现之后才有意识跑出来,可是这种的意识大部份都是缘过去和未来的,所以当我们以瑜伽力刻意的,就像亳无作意一样,让自己不作意于过去,也不作意于未来的时候,就是那种空盪盪的感觉,那时候就不会有所谓缘境而产生的识,而是识的本质--唯明唯知的体性就呈现出来,再缘这个所缘境去观修奢摩他或者是毘婆舍那,这个就是缘意识的奢摩他观修的方法。
平常我们也可以透过透过数的这种禅修的方式,也就是吐气、吸气这样为一轮,吐气、吸气这样为第二轮,再吐气、吸气第三轮,让内心一直去缘第一轮的吐气、吸气,第二轮的吐气、吸气,就是缘那个吐和吸之间运作的一个感觉,缘大概二十轮,这样的数息方式也是很好的,因为这种数息能够让我们很明显的感觉到内心不会往外散乱,会有一点收摄的感觉,比较直接一点,而且比起那种较细微的所缘境来讲的话,这种数息因为跟身体有直接的作用,所以就比较容易抓到所缘境在哪裡,所以内心跟境的感觉也会比较近一点。如果能够这样串习的话,我觉得也很不错,因为有时候我们思考佛法一些内义时,先要让内心静下来,否则,因为先前做一些事情,当下会有点静不下来的感觉,去看经典也没什麽力量,所以首先先让自己做一个数息--吐气再吸气等。等到内心静下来之后,再来去阅读经典也好,或者思考经典的内涵也好,是绝对有帮助的。至于这种数息的观修个法门来讲的话,泰国、缅甸等地,他们这种四正念的修法,确实是有它的一个不共之处,非常的殊胜。
在修禅的时候,不只是所缘境与上述种种内容以外,同样的,身体的坐姿也是非常重要,如同经典裡面有说到,必须具有像如同大日如来般七种坐姿--七种功德的坐姿,七种功德是那七种的功德?以足部而言,如果能够全盘最好,如果不能的话,半盘或像一般一样,就是像打坐的方式,不一定要全盘或半盘,当然最好的话就是金刚伽伏坐姿了。手呢?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二个姆指交结,中间呈现像三角形的样子,这是手的部份。第三个是手臂,就是手臂不要黏着自己的身体的侧边,应该有一个弧度的感觉。第四个是腰,腰就是要挺直。第五就是牙齿还有嘴唇以及舌头之间的运作,也就是牙齿和嘴唇要让它自然一点,可是这个舌头的舌尖要顶住我们舌颚的上面--就是牙齿的后面。第五个头部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就刚刚好。第六个是眼睛,眼睛就是要看下面,当然有一些观修裡面有说到直接用平视来进行观修,可是一般而言,以共同的修法来讲,是看下面,但是也不要刻意全部闭上眼睛,也不要刻意的把眼睛张得很大,就刚刚好这样子。第七个就是肩膀,肩膀要让它平坦自然一点。一般来讲的话,具七种功德是这七个,如果再加上数息的话,那就八功德了,数息的方法就像刚刚所说的。后来又说到禅定时候的坐垫,后面的坐垫要高一点,前面坐垫低一点,中间的这个高度大概是差四个手指头的距离,即后面的垫子应该比前面的大约高四个手指头的一个程度。如果是说打坐的话,打坐的最好时机应该是早上,若是出家人,就过午不食,若是在家人,晚餐吃少一点,这样白天一醒来的时候,头脑会比较清楚一点.........
如果按照上述的这种方法谨慎的去行持、遵守,这样去修行的话,几乎六到七个月之间就可以获得奢摩他了,可是这很困难。平常在藏传佛法的修行裡面,我们不会刻意的只修奢摩他和毘婆舍那,而是透过密乘这种瑜伽的修法来随顺的成办奢摩他还有毘婆舍那。
(九十)
首当勤观修,自他本平等;避苦求乐同,护他如护己。
行者应当首先精勤观修自己和他人本来平等,避苦求乐是我与众生共同的需求,所以爱护众生应如爱护自己一样。
Oneshould first earnestly meditate on the equality of oneself and others in thisway:“All equally experience suffering and happiness, and I must protect them asI do myself.”
问题:众生数目那么多,互相差异那么大;要等观自他,爱他如己,恐怕办不到吧?
(九十一)
手足肢虽众,护如身相同;众生苦乐殊,求乐与我同。
一个人的身躯中虽有众多(例如手、脚等)不同部份,但是把它们都当成自身一部份来保护却是相同的;同样,众生的苦乐感受虽然互异,但是追求快乐的意愿却和自己的完全相同。
Justas the body, which has many parts owing to its division into arms and so forth,should be protected as a whole, so should this entire world, which isdifferentiated and yet has the nature of the same suffering and happiness.
问题:自己受的苦,别人体会不到;别人受的苦,自己也体会不到。各自身心的痛苦,是各自独立的事,我怎可能解除别人的痛苦如同解除自己的痛苦呢?
成办了奢摩他之后就要修学菩提心自他相换的内容。我们不是说修学菩提心之前要修学大悲心,修学大悲心之前必须要修学悦意众生的这个慈心,为了能够生起悦意众生的慈心,有二种的方法,第一个就是透过七因果的方式,第二个就是透过自他相换的方式,所以在此最主要说到透过自他相换的方法。如同自己想要离苦得乐般,每一个有情生命都是想要离苦得乐的,因此没有理由对自方贪、对他方瞋,这是没有理由的。而且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同等的,为什麽呢?为什麽我们要为自己的离苦得乐而负责,为什麽我们要让自己快乐?为什麽我们要这样的去努力呢?为什麽自己对自己重要的原因?仔细去想的话,其实没有道理啊,唯一的一个原因就是离苦得乐。如果只是因为要离苦得乐,所以值得自己为自己努力、付出,觉得很重要的话,同样的道理也发生在一切有情身上,因此你也要为一切有情众生的离苦得乐而努力,因为同样的理由啊,这是第一个理由。可是唯一的差别是什麽呢?我永远是一个的,他永远是无数的,所以我和他、自和他之间比较之后那一重要呢?是他比较重要,因为他是无数啊,但我永远是一个人。第三个理由就是,以个人的利害关係来讲的话,与他人是非常密切的,尤其是人类,我们人类生活在社会的大家庭当中,一定会依赖着他缘,而影响自己的快乐也好,痛苦也好,所以自己的痛苦和快乐的感受与他人是有直接的或极端密切的关係,这是不可否认的。最主要是第四个理由了,也就是说,如果一直想自己的话,只看重自己、只在乎自己的话,会带来好处吗?如果重视别人的话,又要有什麽好处呢?透过这种利害关係去做比较,去观察,观察后可以发现到,几乎一切的罪恶就是因为太重视自己,爱我执所产生的;相反的,一切的功德,无论是轮迴时候增上生功德也好,或是在修菩萨道的种种功德也好,甚至于成佛的圆满功德也好,都是因为爱他人,在乎他人,由这种爱他心而产生的,因此把自己看澹一点,把他人看得重一点,而悦意一切有情众生,是以这种的修学方法来修学悦意慈的,这是自他相换的修行方式,于是就说了一个比喻,第91句「手足肢虽众,护如身则同;众生苦乐殊,求乐与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