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味,阅读有光

下雨天是最适合读书的。恰是周末,呆在家里书房里,徜徉在书海里,内心一片宁静。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里说: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而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读书可能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不读书,连问题都发现不了。

因为常读书,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读到马尔克斯的读书观,非常认同。尽管以前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很累,重重复复,非常难读,但坚持皱着眉头读下去,一定会有不少收获。其实,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如果你想尽快成功有获,就在一个方向上多花点时间,多坚持一会。

开卷有益,是因为开卷有味;阅读有光,是因为读书让人更有眼光。阅读能让我们培植价值观、坚持志向感,让我们的情感更加细腻丰富、更加多样多彩,让我们获得更大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具有更大的包容心、同情心、理解力。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的人更能气定神闲,心平气和。

我的书房也是我的舒适区,早上从床上起来,晚上临睡觉前,进入书房,捧起书读,就能涵养自己的内心,通过静静的文字,转化成动态的画面,立体感、兴奋感、冲击性、戏剧性的故事,油然而生。

开卷有味,阅读有光。输入式、沉浸式的读书多了,思考也就多了,琢磨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就想跟别人分享,于是,写的欲望就出来了。这时候写出来的东西也有价值了,像陈年酿的老酒,香醇甘冽,别人看了才有味道。

描述一个东西,表达一种情愫,脑子里的一盏灯突然亮了,原来想不开的东西,突然开了,于是,开心也就来了。这就是阅读的眼光生发了。

苏轼说:“遗文以得义,忘义以了心”,读书时,把文字放在一边,去求它文字里边的意义,不仅遗文,还要忘义,最终的目的就是“了心”了,解决我们现实中实际问题。你有了读书后的眼光,像有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看问题的层次不一样了,能从表面现象中看出本质性的东西来,就像生活中的很多妖魔鬼怪,它们再伪装,都能被孙悟空一眼看透,看透了,悟开了,这样再采取行动,一准事就好办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