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懦弱者:我凭什么要同情你?
2016-10-31文/梅晓珠 本文选自 梅晓珠的原创基地
梅晓珠的原创基地
一个知性而专注的原创基地
本着“交流想法,坚守梦想”的理念
在浮躁的网络时代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愿文字的力量重新洗涤与铸造我们可贵的灵魂
愿美好在这里延续,与志趣相投的朋友们一起重拾阅读的乐趣
一次逛街,正走着路,被一位发传单的大妈拉住不放,她啰啰嗦嗦一堆,目的就是要我买她宣传的某款化妆品,我微笑着婉言谢绝,说自己真的不需要,她抱怨我没有同情心,说了一整天了产品也没卖出去几套,这个月的奖金该被扣光了。她埋怨东埋怨西,都是些跟推销产品无关的话。
我想,她的潜台词就是:让我可怜她一下。
好生奇怪,街上人来人往,她拽住一个人就要让别人同情她,她的话语透着懦弱者的自卑,得到的也多半是拒绝吧。
说实话,我很同情她,可我真的不需要化妆品。每天早出晚归,产品推销不出去,生意不好做,我很理解。在工作岗位上,我们盼望来自领导和顾客的肯定无可厚非,而推销的这位大姐,或许是刚刚从农村走出来的某个孩子的妈妈,或许是被生活所迫急需得到一份工作的打工者。
生活中,谁都不比谁高贵多少,不仅是发传单的大姐,我们每一个人在不同阶段都有可能遭遇困境,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帮助,渴望从别人的同情中得到提携。求人不如求己,自己能竭尽全力、找到解决办法的,那就不是事儿。如那位大姐,能征服得了别人的推销,必定是先征服了自己的。反之亦然。懦弱自卑得来的只是阴霾;果敢自信,才会拥有观众。自信是需要底气的。
我们总是渴望别人关注自己、帮助自己,可从来没想过:别人为什么要同情你?这个世界上,每个人从生到死都是孤单的个体,别人之所以愿意与你为伍,你必定有你存在的价值。一味地诉苦,比强迫你消费,更让人讨厌。它助长了你的侥幸心理,拉低了你的品味,透支了你的人情。
记得,大学时有位同学X,她家境贫寒身体有病,父母靠给别人打零工支持她读书,另外还要给她付医药费。刚开始,她说的时候,我们很同情她,我甚至还把自己的生活费分给过她。久而久之,我们就不再同情她了,她总喜欢逢人就嘟嘟噜噜诉说自己的苦楚,从来不愿意主动替父母减轻负担,寒暑假窝在家里玩耍,正常上课期间更是找各种理由偷懒,她的情况是:一边家里债台高筑,一边躲避就业压力。据说临近毕业时,还向学校申请多住几个月回味安逸的大学时光。
很显然,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们同情,从她身上我们看不到阳光,只会无休无止地吞噬我们对生活的热情。与其一味抱怨生活,不如反省自身,别人凭什么同情你?很多时候,当你遇到困难时,不是我们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我们更愿意帮助那些有回报能力的人。
曾经因为读书的事情跟父母起过争执,那时我跟妹妹都在读书,她读初三,我读高三,面临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因为家里经济条件有限,只能允许一个人继续读下去,爸妈告诉我们:今年谁考得好谁上。我为了能继续读书半夜三更不止一次偷偷溜下床学习,后来我赢得了机会,妹妹却因考试失利名落孙山。我常拿这件事取消她。却从来不知道这是她让给我的。
一次偶然机会,我听爸妈谈起,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心里很难受。妹妹一笑了之:你读了大学可以更好地回报家庭,与你相比,我却不行,别再自责了,咱们家你更有希望啊!
或许妹妹说的是实情,但我更愿意相信那是亲情的拱手相让。
我们都是芸芸众生,每个人的资源都来之不易,能帮助别人,说明我们还有存在的价值,我们害怕遇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我们也害怕遇到白眼狼。有时候,我们并不害怕自己的好心能得到多么大的回报,只是不愿意自己的好心扔给了白眼狼。让自己越来越被相信和更有被帮助的价值,就能保证别人的援助不落空,不白费。
这个世界,在你渴望从中得到的同时,也需要你的参与与付出。若一味乞求别人的怜悯,这跟乞丐有什么不同。一心等待别人援助的,往坏处想就只会等来失望。不如真诚待人,努力做事,成为一个遇到困难时值得别人伸出援助之手的人。
愿文字的力量重新洗涤与铸造我们可贵的灵魂
愿美好在这里延续,与志趣相投的朋友们一起重拾阅读的乐趣
如若喜欢我,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