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练勤
1
辰宝宝一周一时,我带他去丁香诊所体检,提前就把宝宝这一年来的生长发育状况梳理了一遍,打印出来给医生看。
趁着医生录入信息的时候又问了不下十个吃喝与疾病上的疑惑,医生一边报告宝宝的综合测评结果,一边与我聊。
结果是宝宝很健康,发育也很正常,可是我还是有点忧虑。医生见状,不忘安慰我不要过于焦虑——“哪个宝宝成长过程中没有几个问题的?很少见什么问题都没有的天使宝宝,挑食、夜奶这些问题都是阶段性的,”
听到这句话,我如释重负!
2
这段时间以来的焦虑真的快把我压垮了,宝宝一岁之后的“异常”表现每每让我觉得我是一个当的很差劲的妈妈。
内心里,我总是希望做到如教科书一般的标准和完美。原来,这种心态也是病啊!
辰宝宝一岁之前很“天使”:不到三月龄就睡整觉、不到四月龄便能安静的看或者听大半个小时的绘本、四月龄便学会发baba的发音、添加辅食后一直是只不用人操心的小吃货、大运动和精细动作发展也比较良好,还不到一岁已经拥有超过800个小时的爬行时间了,一周岁之前从未有过大的磕碰......
这些事情就给我一个假象:我这个妈妈还是当的蛮完美的,能养出一个这么天使的宝宝来。
3
然而,在宝宝一岁之后,称心如意的完美育儿被彻底打破。
宝宝的脾气越来越大了:
吃饭要站着吃、青菜坚决不吃,喂了就吐;
必须奶睡,不奶不睡、抗争到底;
整觉不再有,夜醒两三次;
喜欢的绘本也弃之一边不感兴趣了;
三天两头磕碰流血受伤,最严重的一次缝了针!
这些接踵而至的问题让我招架不及、挫败感满满,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当妈妈。
尤其我们的妈妈群里总有那么一类妈妈存在:她们做得了早教、当得了厨师、晒得了美颜、秀得了家庭。在这种完美妈妈的映衬下,显得我这个厨渣妈妈如此的不合格。
于是每次宝宝不爱吃青菜的时候,我在尽力压抑自己的不满之余,都在自责厨艺不够没法变着花样做出漂亮的辅食,以吸引宝宝爱上青菜。
4
直到,我在学习育儿知识的时候发现:
原来爬行期、学步期是宝宝最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的时期,几乎是个宝宝都会在这个时期受到不大不小的磕碰摔伤。我,以及家人,不必自责;
一岁前后是宝宝自我意识萌发的关键期,这个时期的宝宝往往会在吃饭这件事上与妈妈对立,来体现自我意识。并且一岁以后也是宝宝吃饭的“恶魔期”。在这个时期如果我们不懂得放松,还试图像从前那样掌控宝宝的一举一动,只会让局面更糟糕。
可是,不管孩子怎么行呢?完美妈妈的首要任务就是管好宝宝的吃喝拉撒啊?于是想要维持自己完美妈妈形象的潜意识就这么让人焦虑起来。
可是越焦虑,越糟糕。
我还发现,焦虑的妈妈远不止我一个,每次在妈妈群里发泄这些不如意,总会有妈妈出来附和“我家娃也是喂啥都不吃...”、“你的算好了,我儿子更气人”
每每这个时候,妈妈群就变成了比惨群、哭诉群。然后我从一则新闻里得知,这种焦虑并不是个体性的。
5
UC大数据发布的国内首份《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就指出,育儿焦虑已经成为导致中国妈妈焦虑的首要原因。
得知了这是普世现象,我就淡定下来了:原来,有这么多妈妈和我一样不完美,这么多妈妈都在焦虑......得了,那我还是悠着点吧。
悠着悠着就找到几个法子来缓解自己的完美妈妈情节,分享给大家,希望我们一起来做个快乐的“不完美”妈妈。
6
为何没必要做个完美妈妈?因为完美妈妈太容易坑娃了:
焦虑情绪的代际传递
完美妈妈容易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一旦觉得孩子达不到自己的预期,容易焦虑,容易对孩子发火。心理治疗中有'代际传递'理论,说的是父母一辈的生活、人际沟通方式,甚至择偶偏好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下一代。
当完美妈妈用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焦虑,代际之间的社会学习效应就会发生,焦虑的妈妈会隐隐地、不自主地把这些负面信息喝情绪传递给孩子,一不小心就培养出情绪不稳定、同样容易焦虑的孩子。
控制欲让孩子无法自由
想要当完美妈妈的女人往往内心安全感不够,想要通过控制外在寻求控制感。当孩子的行为和表现不如预期时,容易把孩子身上的任何不足看成自己的失败,从而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于是更加想通过控制孩子的行为表现重新实现内心的控制感。
然而,在这种控制和过度的关注下,孩子没有机会自由探索或发展自己,天性和活力在妈妈的完美要求下被一天天打磨直到消失殆尽。比如有些妈妈为了保护孩子不受意外,用围栏“圈养”宝宝,长期在围栏里确实很安全,妈妈很安心,不会有孩子意外磕碰的隐患,却无形中扼杀了孩子自由探索的能力,让孩子失去了探索世界的乐趣。
酿造极端性格的后果
完美妈妈如果一如继往保持稳定风格的养育,孩子容易形成相反的两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认同妈妈。像妈妈一样控制、焦虑、追求完美。不允许自己犯错失败,寻求确定感、对人对己苛刻,无法享受生活,难以体验到生活的快乐......
一种类型是与妈妈相反。由于常被妈妈发现各种毛病,容易自卑,更加无法改善,抑或在全能自恋感的驱使下,为了让妈妈更完美,保持浑身毛病,以这种悲壮的方式衬托妈妈的完美,成为一个问题孩子。
So, 妈妈应该真切的认识到,自己不可能完美。同时,接纳自身的不足,更要接纳孩子的缺点,宽恕自己和孩子所犯的错误,享受纯粹当妈妈的快乐,做妈妈的压力小了,焦虑也就降低了。
说到底,宝宝其实就是一个生来需要完善的个体,何况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负我心!
看完这些,你还想逼自己成为人人夸赞、0失误的妈妈吗?我是不想了,不过也要因人而异,有些妈妈确实能力过人,能够做到完美又不坑娃那是最好的。请牢记不管你追不追求完美,都不要把孩子当作“满足”自己的工具。
作者简介:练勤,自由撰稿人,半职主妇,心理学爱好者,爱听故事爱写故事,如果你是有故事的人,不妨来骚扰。微信公号:育儿愈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