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第十(下)、十一讲——读后感

第十(下)、十一讲    诗经

      这两讲读了很久,其实没读出什么名堂,不敢写读后感,诗经实在是一个很大的议题,很深邃古老的话题,木心先生在这一讲中主要讲了诗经中的一些经典,像现在语文课上一样,逐字逐句的罗列出来,有些字词会附有释义。其实我对这种教学方式是不以为然的,这些机械性的操作学生是可以自己完成的,在现代互联网时代,这些“句读”问题,都可以利用网络轻松地解决。反而是木心先生在后面说出的自己的见解,对整体诗的把握,让我有所获益。

      这样的好东西,去换大而无当的史诗,我不要——木心

      在木心先生讲过几首爱情诗之后,他这样说。诗经体现的是那个时代普通人民真挚的情感,其实没什么可歌可泣的情节,没什么千古传颂的桥段,但是同样真挚。“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诗经里没有唐明皇那种震撼寰宇的皇权,只有日常琐事,日常的情感。高中时学过《关雎》《蒹葭》《氓》......仔细回忆,也都是日常的事情罢了。

      史诗有史诗的价值,可能对于历史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诗经》是文学作品,一部纯粹的文学作品,它让我明白,情感是可以穿越时空的,即使是过去的日子,也有人坚持着心中的爱恋。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王风·黍离》

      明白自己的人无需多言,不明白我的人多说无益......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