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开东老师怎样学写记叙文
所谓记叙文,有几点比较重要,切记。
第一,你一定要写自己,写“我”身上发生真切的事。
第二,你要写完整的事情,包括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最好不要叙说,要有鲜活的场景描写,要敢于塑造人物形象。
第三,要有细节描写和景物烘托,有时候还要用上侧面描写。尤其是景物描写。曹文轩说,没有景物描写,就不水灵,就不鲜活。
第四,结尾要能够水到渠成的点题,表达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升华。最好是能上升到人的精神层面。比如人性的,民族,文化方面的,等等。其他的还有悬念,叙事的波澜等等。可以酌情使用。
穷人的风骨
马德
一天,我正要去上课。(典型的记叙文笔,开头要精短,切记。)
突然有人在背后喊我,声音远远的,我扭过头看去,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但我却不认识他。(这个可看成是悬念。)
他说,马老师,马上就要上课了,我给闺女捎了些钱,麻烦你转交给她。哦,原来他是我们班一个女生的家长,他随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大沓钱,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只是想着家长尽快把钱交给我,因为上课铃已经响了。(我的紧张心理,这是欲扬先抑。)
但他迟迟不肯给我,不断地数着他手中的钱,我这才注意到,那一沓钱最外面的一张是100元,里面有两张20元的,还有一张10元,剩下便是厚厚的一沓两元一元的零钞了,他又翻来覆去地数了好几遍,嘴里念叨,怎么公少了一张呢?(细节描写,没有这些,人物就站立不起来。)
看着这些零钱,我突然有一种哽咽的感觉。十几年前我上学时,父亲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给我送钱去冻得红裂的手心里攥紧的便是类似这样的一堆零钱,甚至里边还夹杂着旧版几分的钱币,可能也有父母得病了舍不得吃药的钱,甚至有的还是借别人的,尚留有别人的余温。可现在,他都给他的女儿拿来了。(常常要展开联想,形成烘托或对比,构成文章的张力,高考发展等级中有“丰富”一说,这种笔法,最为经济。)
我问,差多少呢?
5元,家长显然有些捶胸顿足,嘴里不停地说,走的时候,我明明凑够了的,怎么会少了呢?这位父亲显然很着急了。有时候还要注重情感的发展变化过程。写出这种变化,文章就会腾挪跌宕。
我说不要紧,你先给我吧。家长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给我。后来,家长走了,一边还不断地上下摸自己的衣兜,寻找他那不知道遗失在何处的5元钱。(还是细节,让人动容。)
那节课,我上得很不好,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位家长找钱的着急样子,下课后,我也没有把钱给我的学生,而是直接回到了办公室。
在搭上自己的5块钱后,我把所有的零钱都换成了整钞。给那个学生的是时候,我也只是轻描淡写,简单地告诉她这是她父亲捎来的,学生点了头便走了。(我的行为)
我深知那一堆零钱的重量,我不想把它压在我的学生那稚嫩的肩上。我知道,我这样做实际上并没有改变什么,但我似乎只能做到这一点。(行为背后的心理)
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不料,一天上午,这位家长又找到我,有些局促地从衣兜里掏出5元钱递给我,并说:闺女前些日子写信给我说我这次给她捎的钱有关些不一样,因为她从来没有收到过家里这么齐整的钱,看完信后,我便猜出了事情的原委,并且猜到肯定垫进去了几元钱,所以我今天给你送来了。(这就是波澜!事情总是曲折发展,文似看山不喜平。)
我百般推辞,说5元钱的事就算了吧。但那位家长却极认真的样子,半天推搡过后,他突然好像生气了,一把把那5元钱塞到我的手里,然后便一扭头走进深秋的风里。(想想看,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得怎么样?)
我突然想起我那位可敬的学生,做为穷人家的子弟,她竟然知道穷人家的钱是什么样子的,我更喜欢这样的父亲,因为他知道贫穷的风骨是什么。(可敬的学生,这既是对家长的侧面描写,也是文章翻出的别一番天地。)
这个世界上,许多人常常因为很可怜的一点利益而丢失最宝贵的东西,从而使缺少精神之钙的虚弱身体在这个世界猝然跌倒。至今,我依然很钦佩这位父亲,因为他能够高擎着自己的灵魂而活着。(从精神品格上升华,灵魂的坚强和孱弱,穷人的风骨,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