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这本书的结缘是因为一档B站上叫做“但是还有书籍”的节目。在视频中,这本书的作者杨本芬老人拿出了这本书的手稿,歪歪扭扭的文字写在满是油污的本子,她说她回忆起来妈妈的事情就会马上写下来,有时候在做饭也会停一下,写下来,而秋园就是她妈妈的名字。这种真实感一下子触动了我,当天晚上我就找到了这本书。
打开书的那一刻,我觉得就像一个慈祥的奶奶开始用平静的语调跟我讲她过去的往事。少年丧父,中年丧夫丧子,背井离乡,我一口气读完了秋园的所有故事。到最后一页,秋园走的时候兜里的纸条上的字:一生尝尽酸甜苦辣,终落得如此下场。看到这么两行字我流下了两行热泪,这是一本属于女性的《活着》。
带着伤痛,人也可以活下去。
秋园的父亲在她12岁的时候就离世了。从12岁以后她就再也不是孩子了,在战火纷飞的乱世,男子尚且可以出卖体力吃口饱饭,而对于女子,嫁人则成了唯一的出路。秋园的第一任丈夫是国民党文职军官,他斯文,有礼,干净,愿意让她继续读书,在她人生中少有的温存时光里她相继有了儿子和女儿。但好景不长,随着国家开始解放,丈夫的身分和背景却成了一切歧视和苦难的开端。
丈夫生病赋闲在家时,自己教书的工作也丢了,饥寒交迫,最后丈夫死于1960年的饥荒。伴随着邻居的冷眼和欺侮,女儿辍学出去流浪讨饭,她带着小儿子从湖南逃到湖北,和一个老实人搭伙过日子,可没过几年,老实人和儿子也相继离世。自始至终,秋园坚持的不过是日子再艰难也要努力活着,像水中的浮木,身不由己却不敢下沉。
在因疫情被隔离的日子,我们都在感叹, “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可对于秋园来说却是生命这么长,苦难大半生。在这本书中,最艰难的日子里,秋园险些被贼人侮辱,迂腐的丈夫却大骂人死事小,失节事大,让秋园为了贞洁自尽,秋园大哭之后却也还得带着孩子,带着所有的屈辱和伤痛,努力活下去。
灾难是人性的放大镜。
在这部小说中对饥荒年代的描写十分真实,饥荒本身是可怕的,更可怕的是看着身边的人都开始面无容光日渐消瘦,是在不安中人会慢慢丧失希望和信心。在吃不饱饭的日子里,有的人记着别人的滴水之恩,有的人却毫不犹豫落井下石。兵桃一家在自己朝不保夕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友善的帮助秋园和之骅。而秋园在自己内心满是伤痕之后仍然心存善念地安慰失去孩子的小泉。这些感人的描写就像阴霾岁月里的一抹微亮,寒冬腊月里的温暖火光。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越是在灾难之下越是能看出人心冷暖。在历史上的饥荒之中,有人易子而食,也有人对爱人舍命相护。正如在封控中的上海,有人自私自利发起了国难财,但也有邻里之间守望互助。
面对命运的无常是,人的力量十分渺小,而人与人的区别就在于,有的人一有不满就恶语相向,将自己的情绪向他人肆意发泄,也有的人即便自己身处逆境也愿意释放一份善意。与我之前读过的小说《陆犯焉识》相比,秋园的子女从未将自己的不顺归咎于父母的身份,无论何时何地,什么处境,对儿女来说母亲这一生的不易永远让他们心疼。
女性的力量是静水深流。
在整本书中,让我觉得最有力量的是秋园的女儿之骅(作者本人),这个女孩子好像一棵永远向上生长的向日葵。在背井离乡去讨饭的岁月里,她像男孩子一样拾荒,下矿,但却从未放弃过对知识的热爱。工作,读书,考学,成家,关关都难过,但是她每一关都用命过来了。我想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百折不挠的韧性都来自于秋园。
在时代的洪流下,个体的挣扎是微不足道的,女性只能将自己的命运依附在男人身上,正如水上的漂萍,不能决定自己怎么生,怎么死,何处来,何处去。可支撑着千千万万个家庭一路走来,生生不息的,却也正是女性的坚韧。从秋园到之骅,再到之骅的女儿,一种力量在代际之间传递着,她们一代代走进学堂,走进社会,走出礼教束缚,拿起自己人生的决定权。对女性来说,英雄主义或许并不是老人与海式的与命运决一死战,而是一边承受着命运的无常,一边相信希望,默默前行。而女性的力量就是这样静水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