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意的意义

“世界虽然可能暂时没有改变,但永远有不放弃的人。”

Hello伙伴们,欢迎来到本期分享~

她说,她每天都告诉所有人她很OK,但她其实不快乐,我的心揪了一下。

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蒋勋老师讲《暴力孤独》篇时提到里面的少年。

政府为了保证青少年的安全,取缔了很多危险的项目。但也封印住了属于青少年时期的那份涌动的能量与渴望。所以一些年轻人选择了飙机车,那个在我们看来是在玩命的“游戏”,但他们要以此证明自已的价值,即使前面是死亡。

这两种人,都在全力地用自已,好似不探得自已生命的极限不罢休,只是一个极致地释放,一个极致地压抑,如同一个人自我流放于冰面,他默默地环顾着四周旷野,万籁俱寂,冰冻住了眼泪,只剩步履与灵魂游走于裂冰的边缘。



人生是什么?

是一场属于自已的私密仪式。

自已是演员,剩下的都是观众,伴随着聚光灯下转瞬即逝的欢呼与呐喊,谁是小丑?谁也说不清。我们的肉身带着灵魂穿梭于不同的故事,游走于不同的角色人生。而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体验总和,都让生命的轮廓得以随着时间和阅历的增加而越发清晰。


人生是什么?

体验的总和。

思维是世界的镜像,唯有体验才是真实。当剥离表象,会发现人生从不曾拥有过任何东西,一切的人、事、物都只是用来帮助体验的工具。我们都活在自已的世界里,悲喜不相通。



听到很多人许愿希望:快乐,而且是永远快乐。

我说能不能把快乐换成豁达。哈哈


因为只要快乐也是一种执念,背后带着分辨心,而豁达是一种接纳与释怀。

试问没有苦的滋味又怎知道甜的美好,没有悲伤,我们又怎会知道什么叫快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得到可能不是真的得到,失去也未必是真的失去,不如静坐,让子弹再飞会儿~




在不懂如何爱自已的时候我人生中最爱3个人的排序是爸爸妈妈弟弟。

我跟弟弟从小到大感情特别好,无话不说且关爱着彼此。

建议他去做过很多尝试,被小骗过,他创业小成过,也挥霍了,沉寂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如果把他成年后所有的人生经历用“如意”与“不如意”归档,“不如意”居多吧。

我也曾愚蠢地以爱之名孜孜不倦的鞭策过,直至慢慢明白,人与人之间无论是何关系,每个人都是带着属于自已的剧本来到这个世界上,有属于自已的功课,只有自已能完成,也必须完成,关关难过关关过。

人只有在痛苦中才会为了寻求解脱而去了解自已,了解生命本质,学会感恩与敬畏,懂得给予,修得厚德载物。

我做了与弟弟的课题分离,不再互相交织,只是聊聊天,关心彼此,偶尔发一些我认为对他当下有用的学习资料。

前些天他开车送回我厦门路上,我们聊天,发现他也在学习心理学知识,我发的东西他以前不看,现在会看了,他远比我想象的强大与有智慧,他想好了,选择重新出发。



雨果的诗里写到:

悲哀是一只果子

上帝不使它生在

太柔软的载不起它的枝上。

我就称之为“不如意的意义”吧!

我们深潜在如梦境的深海之中,有时候甚至分不清现实与梦究竟哪个才是真实,但不论身处哪个时空,我们都在寻找值得依托的安全感与确定性,拒绝一切苦的,难的,并深陷其中与之缠绕,直到有一天梦醒了,也释怀了,仲夏之梦虽然散了,但却喂饱了我们的灵魂。


“活着,不就是为了追求美好的东西吗?最美的东西就是记忆啊”

回归当下就是与生命相接触。

生命只能从当下发现

因为“过去事已灭”

“未来尚未到”。

佛性、解脱、觉悟、安宁、快乐

和幸福只能在当下发现。

我们与生命的约会就在当下。

我们约会的地点就是在此地。

一行禅师

我们在自已空旷的人生山谷里大喊了一声,等待回响...

心心念,必将至

此文献给zz,献给我弟,献给大家,也献给我自已。

南无,谢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