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自己并没有足够的资格和立场,来写“成长”这个话题,虽然它在我笔下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但好在,成长是个过程,不需要论资排辈,也没有世俗的标准,所以,聊聊也无妨~
曾经的文字中,为了凸显“成长”的“声势浩大”,用了大量气势磅礴的排比句,或是,从青春的角度切入,使用大量凄怨悲苦的字眼感怀~现在想想,无非是卖弄中文词汇量的一种装×行径~
经历职场,感受“社会人”的人情世故,揣摩周遭的心理活动,观察闪烁眼神中的细微变化,在不断调整自己节奏的同时,无法顾及关于文字的那一点小小的执着,于是,便“被”放下~
又企知,放下之后的文字,更代表“成长”的味道~
与我而言,成长,是个比较级~过去不屑也不敢做的事情,现在成了下意识的选择;过去反复斟酌却被生生咽下的话,现在总是兜着弯儿、带着刺儿,在恰当的时候,从微笑的嘴角轻轻地飘出;过去总是焦虑和茫然地盯着公交车外的闪烁霓虹,现在总是在合上ipad之后,开始思索,刚刚的某个片段,会在我的生命中出现,我会怎么解决……
曾经做过生命最后一天的假设,并且,某次在梦中预演……一片模糊……
不是不想记住,不是不愿记住,只是不知道,记下来,干啥~
“生命就是一张单程车票,多走一段弯路,多看一段风景~”
矫情的文字,却总是出现在我的记忆里~
于是,告诫自己,有因果关系的,才用“因为所以”;讲完一个故事,一定要告诉听者你的目的;不要太高估文字的能力,别太挥霍语言的杀伤力,当然,也别太低估对方的承受力;有所为:能帮别人帮一把,有所不为:再轻易都不害他,无论他是谁;成人的圈子,缘分是标配,良缘要结要珍惜,孽缘要淡不刻意;心情要自己调节,只在心脏这个空间里,其他地方就不要表露和影响了,无益~;“孝”是爱,爱是责任,要负责任,就不能一味“顺”着,要去提醒,当然,要学会掌握时机、措辞,和对方的接受能力~;没有情分时看准利益,有情分时看重利益,包括对方的;有些人,有些事,最后都变成一段“时间”,我们管它叫“回忆”~经历过就好,别深陷其中,只顾着回首,模糊了眼前,耽误了脑后;有些事情不吐不快,但是,吐露之后真会轻松么?既然不确定,就放在心里,因为不能改变什么,就试图让自己肚量变大,起码装的下只属于自己的小心思~;有些时候,委屈下自己,试试自我设置的“磨难教育”,也算特别的人生体验~;眼中可以有黑白灰,但脑子要告诉心,黑和白中间只有界限,没有颜色~;说出的话,要么是玩笑,要么是诺言,选择什么,就是什么;理性要懂时机,感性要有尺度,要知道适时使用,停止抽离;不用太坚持自己,也别太在意别人,找个恰当的落脚点,猫着就好;保持自己对于人性和人文独立的观点和判断,不必追求特立独行,也不必趋同大众舆论,想清楚,说明白,充分代表自己,就好~;放弃坚强,学会独处,用自己的方式,哪怕只有一平方米的光,哪怕只能金鸡独立着仰望;哭和笑都是宣泄情绪的方式,作用都一样,类似于在数学里“绝对值”的概念,所以想笑就笑出来,想哭也别憋着,当然,涉及到尊严的情况除外~
越写越多,吹吹头发,理理思路,再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