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之错?(2025.6.8第972篇)

下午,朋友打电话来,滔滔不绝地说起儿子的作业问题。晚上见面时,她仍为此发愁。我便和朋友聊了聊,让她尽情倾诉。

原来,因高考占用教室,孩子们从周四下午开始就待在家里不上学。可作为老师的妈妈,先是要为高考做准备、整理考场,这两天又要作为监考老师在学校忙活,孩子无人看管,作业这两天家长基本没时间过问。今天下午,妈妈面对一字未写的儿子,顿时慌了,想和儿子探讨作业问题并合理规划。儿子一听妈妈提作业,轻则满脸不高兴,重则伤心哭泣,还口口声声嫌弃妈妈控制他。朋友也很委屈,自己明明让孩子在家休息了两天有余,只是提醒他合理安排时间,有条理地完成作业,别到最后匆匆了事。没错,作业是完成了,可质量却没保障,这正是妈妈担心的。

听完朋友的讲述,我明白他们母子诉求不一致,所以才出现互相无法说服、理解的情况,两人都痛苦难受,这究竟是谁之错?其实站在每个人的角度,谁都没错!但从家庭这个整体来说,似乎都有错!理清这点后,我向朋友确认:“你看到他天天玩,最后匆忙完成作业,担心质量没保障,对吧?而且,就像你说的,孩子觉得每天听妈妈的做作业是负担,还感觉被你控制,是这样吗?”跟她确认这两点后,朋友一下子豁然开朗,她承认和孩子的问题,就是两个人的定位不在同一个频道上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一起商量解决办法,我给朋友提了四点建议。

1. 我了解这个孩子,他很有积极向上的动力,你要相信他有能力高质量完成作业。

2. 对于孩子的作业,关键是和孩子协商好最后完成时间、作业质量等基本要求。

3. 和孩子探讨如何高质量完成作业,告诉他,每个问题都有三种以上解决办法,让孩子进行头脑风暴,我们做好记录,再一起讨论哪个合适,或者形成组合拳。

4. 尊重孩子做作业的节奏,把做作业的权利交给孩子。

听完我的分析和建议,朋友开心地笑了。她觉得我看清了真相,给了她有效指导,提升了她的认知。确实,我也相信自己对他们母子的判断没错,指导应该也算切实有效。现在,我可以骄傲地说,我跟着王纪琼院长学习家庭系统教育快两年了,这些简单问题我还是能轻松应对的。当然,她作为王纪琼院长的新学员,作为老师,她的素质更高,相信她一定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掌握家庭系统教育秘籍,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家庭,祝福她的家庭愈来愈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