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说老子(1):老子、霍金、海森堡,哲学与物理为什么殊途同归?【一】

题引:

“道”就好像是雾,你从远处放眼望去,大雾漫天。

但当你真正走进雾中,雾反而会消隐于视线。

因为此时的雾,已非你先前眼里的雾了。

所以,我们无法站在雾外去观看身在雾中的自己,就好像鱼无法从陆地去观看自己在水中的样子。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道”如果说出来,就不是永恒之“道”。)

㊣名可名,非常名。

(“名”如果被命名,就不是真正的“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名”,可以称为天地的本源。“有名”可以称为万物的开始。)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因此,要常从“无欲”中去观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欲”中去体察“道”的端倪。)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无与有这二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称之为玄妙。)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正是天地宇宙的奥妙之源。)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与译文。




【第一句】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

1、

“道可道”后面的这个“道”字,一般都被解释为“言说”

意思是:

“道可以说出来,但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之道。”

这种解释如果追本溯源的话,可以追溯中国最早的文学开端——《诗经》。

比如《诗经•鄘风•墙有茨》曰:

“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翻译:宫中的私房话,实在没法说出口。所能说出来的,都是不堪的丑话。】

由此可见,用“道”来代表“说”,从《诗经》就开始了。

但是,仅凭《诗经》的一句话我们就认定“道”只是“说”意思吗?恐怕有些武断。

其实除了《诗经》以外,后来战国时期的《荀子•儒效》篇中亦有“客有道曰…”的句子。

再往后推,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同样有“万户侯岂足道哉!”的感叹,甚至类似的不止一处。

但是我们要知道:

《诗经》的年代早于老子,但荀子(约前313年~前238)和司马迁(约前145年~前90)如果论资排辈的话,可都是老子(约前580年左右出生)的晚辈,而且晚了好几个世纪。

荀子起码比老子小两百五十多岁,司马迁来的更迟,起码比老子晚四百多年。

我们还要知道:

在老子生活的年代里,诸子百家基本上还没有出生,只有儒家的孔子兵家的孙子等极个别人比老子小几十岁,是跟老子生活在同一个时空里,像庄子、荀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等等都是后来战国时期的人物,普遍都要比老子的晚一两百年。等到他们在社会上开始“兴风作浪”或者“著书立说”的时候 ,别说老子了,恐怕孔子孙子的坟都已经夷为平地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

我们翻遍《论语》和《孙子兵法》,找不到其中任何一个“道”字是用来表示“说”的意思。都是“子曰”或者“孙子曰”

所以,我们大致上可以确定:

在春秋时期,用“道”来表示“说”,应该不算是一个普遍现象。

起码在正规的书籍当中,不太流行。

我推测(不一定准确):

荀子应该是第一个把“道”“曰”放在一起连用的人,比如《荀子•儒效》里的那一句“客有道曰…”

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渐渐地用“道”代替了“曰”,开始流行起来,最起码是在口头上开始流行起来。

而真正用“道”来代替“曰”,使“道”演变成一种普遍的书面用语的时代,有一些学者就认为应该是在唐宋以后。

因为从唐代开始,通俗文学也就是小说(唐代的时候还叫“传奇”),开始生根发芽,渐渐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所以,我们在传奇或者小说里,通篇上下到处都能看到“某某道”或者“速速道来”等等的一些用语。

2、

综合以上的种种因素,可知:

将“道可道”的第二个“道”字解释为“说”,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理有据,几乎可以一锤定音。

但是,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起码在证据链上有缺环,不能轻易结案。

当然,我并不否认第二个“道”“说”的意思,但绝不只是“说”的意思。

所以这个“案子”并没有这么简单,“道”的背后应该还有一个隐藏的真相没有被我们发现。

那么,这个隐藏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第二个“道”是动词,这毋庸置疑。

就好比“目”字,本来指眼睛。

但是“吾目之”“目”就变成了“看”的意思。

同理,“道”本来指路,路是走出来的。

那么“道”作为动词时,就包含了“走“或者”到达”的意思。

所以这个“道”合理的解释应该是:

“致达。”

你这么说有证据吗?当然。

3、

比如《论语•为政》里有一句话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翻译: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会追求避免受到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原则,有品格。”】

那么请问,孔子口中的这个“道”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道”,其实就是“使人民走上某一条道”的意思。

说得再通俗一点:

“道之以政”指的是让人民“走”上法律路线;

“道之以德”指的是让人民“走”上道德路线。

所以,孔子口中的“道”,所表达的正是“使其致达”的意思,即:

“使老百姓致达于某种规范之中。”

4、

再举一个例子,《尔雅·释宫》曰:

“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

​【翻译:“一达是道路,二达是分岔路,三达是三岔路,四达是十字路。”】

【备注:《尔雅》是中国最早的词典,专业人士称为第一部“训诂书”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也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其中“尔”是近正的意思;“雅”是“雅言”,是某一时代官方规定的规范语言。成书于战国与两汉之间,据估计,大约比东汉许慎(约58~147年)的《说文解字》要早两百年左右。】

显而易见:

上面所谓的“达”,十分明确的指出道路的功能就是“到达”,或者叫“致达”。

所以后来,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沿用了《尔雅》对“道”的解释曰:

“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谓之道。 ”

所谓的“辵”,就是“走之旁”,代表“走”​;“首”即是“头”,也就是“引领”。

其实意思就是

“道,引领你从脚下走向远方。”

如果说的在形而上一点就是:

“道,引领你从此岸走向彼岸。”

那么到此我们就明白了:

无论是孔子口中的“道”,还是《尔雅》和《说文解字》里的“道”,无疑都表达的核心意思其实就是四个字:“使其致达”

因而“道可道,非常道”就应该翻译成:

“道,可以致达。但致达之后,道就不是先前的永恒之道了。”

套用一句古语就是

“道可求而不可致。”

用我们现代一句话表达就是:

“真理,你只能接近,但无法完全掌握。”

5、

为什么“道”致达之后,就不是道了呢?

我们不妨用一个比喻:

“道”就好像是雾,你从远处放眼望去,大雾漫天。

但当你真正走进雾中,雾反而消隐于视线。

因为此时的雾,已非你先前眼里的雾了。

所以,我们无法站在雾外去观看身在雾中的自己,就好像鱼无法从陆地去观看自己在水中的样子。

6、

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不妨从三个层面来探讨。

哪三个层面呢?

第一,世界本身;

第二,人类本身;

第三,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

我们先谈第一个层面,我先说结论:

世界本身就是不可靠的,不是百分之百精确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霍金和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莱昂纳德 • 蒙罗蒂诺曾合写过一篇文章。

文章开头便提出了一个千古悬问:

一群金鱼被养在圆形玻璃鱼缸里,他们看到的世界和我们所处的世界,哪一个更真实?

他们为什么会这么问呢?

由于在金鱼的世界里,光进入水以后发生了折射。

在我们看来,一个物体不受外力影响,是做直线运动的。

但在金鱼的眼中,它是沿着曲线运动的。

如果金鱼足够聪明,那么,金鱼也可以在它们的世界里总结出一套物理学规律。

虽然这样的规律对于金鱼缸外的人类来说,根本就是胡说八道。

但是问题来了,我们怎么能确定:

人类不是在一个更大的,无法观察到的圆形金鱼缸里呢?

那么,霍金的这个反问有没有科学道理呢?

答案是:有。

为什么我敢这么肯定呢?

因为在2017年的时候,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天文台(LIGO)宣布了一项震惊世界的发现:

他们实实在在的探测到了宇宙中的引力波。

这个发现对人类历史有多重要呢?我说一个数据。

全世界各国的953家科研机构的3674名研究人员,联合撰写了一篇综述引力波被探测到的论文。

所以,2017年8月17日,这一天我相信以后会成为全世界共同纪念的日子。

5、

那么什么是引力波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会在《酷说老子》第二十五章中做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在此处我就简单的叙述一下。

首先,引力波是爱因斯斯坦在1916年就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他认为:

引力发生作用的速度,等同于光速。(光速:每秒/30万公里)

也就是说:

光虽然跑的贼快,但引力完全可以追得上它。

换句话说:

即使是光也会被引力所牵制。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一个天体的引力如果突然变化,变大或者变小,会发生什么?

没错,必然会使这个天体周围的光线随着它的引力像波浪一样起伏,从而产生引力波

所以引力波还有一个形象的称呼,叫“时空的涟漪”

但是,爱因斯坦的这个推测一直没有被证明,只是猜想而已。

直到2017年8月17日才被公布证实,科学家们正巧碰上了1.3亿光年以外有两颗中子星相撞合并,然后质量突然变大,引力也突然暴增,再然后“引力”拉着“光线”一起跳舞,这个场景就被科学家们用精密的天文仪器给、给抓了个正着。

引力波的发现,证明了一百年前爱因斯坦理论是完全正确的,也证明了霍金在十多年前的猜想完全是科学的。

也就是说:

亿万光年以外的恒星所发出的光线,在到达地球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遭遇到一些质量巨大的星球,甚至是星球的相撞,然后会发生一定的弯曲,所以光线抵达地球的时候,走的并不是完全直线,而是弯弯绕绕的曲线。

那么这就意味着:

我们所看到的亿万光年之外的某些恒星的位置,是有一定偏差的。

我们就好像圆形鱼缸里的金鱼一样,所看到的,只是扭曲了的世界。

原来,我们人类跟鱼缸里的金鱼本质上没有任何的区别。

而霍金的意思其实就是:

人类一直都受到物理世界的局限,所以永远无法看清这个世界的本质。

换一句哲学用语就是:

人类无法看清“道”的本来面目。

就像道家的一部著作《关伊子》所言:

【备注:《关尹子》又名《文始真经》共一卷,传说是关尹喜所作,实际成书年代不详。】

“不可析,不可合,不可喻,不可思。惟其混沌,所以为道。”

归根结底,“道”是一种超越人类思维以外的存在。

而思维本身是无法度量思维以外的事物的,就好像你无法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

《道德经》说白了,就是老子本人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的一次尝试。

所以他写道德经是极痛苦,极不情愿的。

如果不是关尹喜死皮赖脸,软磨硬泡,老子才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写什么“道可道非常道”。

6、

第二个层面,还是先说结论:

人类本身也是不可靠的,因为人类的五官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精确地客观地认识外部的世界。

德国的大哲学家康德(1724-1804)一生酷爱《道德经》,他提出一个受老子启发的在哲学史上非常有影响力的观念:

在现象世界之外,有一个永不可能被认识的自在世界——“物自体”(也译:自在之物)。

【康德看过《道德经》译本的证据是:

①他在1794年发表的《万物的归宿》中认为斯宾诺莎(1632~-1677)的泛神论亲近自然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有关,说明康德对老子的思想必定有过所了解。不过,尚没有证据表明斯宾诺莎看到过《道德经》,但康德的分析和比较反映出西方哲学理论对《道德经》的关注。

②康德在《论历史》中有一段说:“老子称道的“上善”在于“无” ,这种说教以“无”为“上善”,也就是一种通过与神格相融合、从而通过消灭人格而取得自我感觉消融于神格深渊之中的意识。中国哲学家为了具备这种状态的实感而把自己关闭在暗室之中,闭眼不看经验而一味沉思他们的“无”的概念,这的确是一个随之而瓦解了他们的理解力,使所有思维自身都趋于终结的概念。”】

他认为:

现象世界,也就是我们所感觉到的世界,只是“物自体”在人类感官中所呈现出来的样子。

7、

我们不妨一项一项来探讨:

㈠:你眼睛看到的颜色,就是事物的本来颜色吗?不一定吧。

你看到一棵树是灰色或者白色,但在鸟的眼睛里,树可能是紫色,因为鸟能够看到紫外线;

你看到树叶是绿色的,但在绿色盲者的眼睛里,树叶可能是黄色的;

你看到苹果是红色的,但在红色盲者的眼睛里,苹果可能是灰色的。

那么请问,谁看到的才是真相?

㈡:你鼻子闻到的气味,就是事物的本来气味吗?不一定吧。

你闻到屎的气味,臭不可当,但是狗闻到了却香不可言。

那么请问,谁闻到的才是真味?

㈢:你舌头尝到的味道,就是事物本来的味道吗?不一定吧。

青蛙就爱吃蚊子苍蝇,猫头鹰就爱吃腐鼠,哪一个你能吃得下?

同样的道理,我们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青蛙和猫头鹰它们谁能吃得下?

那么请问,谁尝到的才是原味?

㈣:你耳朵听到的声音,就是事物本来的声音吗?不一定吧。

科学家们有一个估计:

动物们使用的声音,人类能听到的还不到10%。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耳朵只能听见频率在20~20000赫兹的振动波。

而狗的听觉灵敏度是人类的十几倍,比20赫兹低的声音,比20000赫兹高的声音,狗都能听到,我们却听不到;地震之前,有很多的小动物像猫,老鼠,鸡鸭鹅等等都能听到动静,我们却听不到;还有大象之间是用低于20赫兹的次声波联络和发布号令的(用蹄子有规律的踩踏地面),最远可以传递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我们人类却听不到。

所以即使在同一个地方:

我们觉得是万籁俱寂,可能对于其他动物来说是欢歌如潮;

我们以为是众声扰攘,可能对于其他动物来说是寂寞如云。

那么请问,谁听到的才是真声?

:你身体触摸到的温度,就是事物本来的温度吗?

同样是一杯热水,有的人手拿都烫,有的人却能一饮而尽;

地球上有一种生命力最顽强的体长不到一毫米的小生物叫水熊虫,它可以在沸水中来去自如,最高纪录是在151摄氏度的高温中存活好几分钟。它也可以在冰雪里悠哉游哉,最高纪录是在零下272摄氏度的低温中存活八小时,而且还能死而复生。

水熊虫这种生物无论是生活在南极北极还是赤道,都没什么区别,因为这种小小的温差它根本就感受不到。

那么请问,谁感受到的才是真温?

所以康德认为:

人类由于受心灵先天框架和范式的影响,所以对万物的认识总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而且永远无法校准。

也就是说,他的“物自体”跟老子的“道”一样,是无法被人类准确地认识的。

8、

第三个层面,依然先说结论: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同样是不可靠的,我们无法通过一种手段,可以百分之百精确地认识这个世界。

我们都知道在物理学界,德国的物理学家海森堡曾在1927年的时候提出一条“测不准定律”,也叫“不确定原理”。

这条定律是说:

一个微观粒子速度位置不能同时被精确地测量出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类一直以来都有一个绝对谬误的观念:

我们以为一个物体的速度和位置是可以同时测量出来的,比如说一辆行驶在铁轨上的火车,我们既可以测出它的速度,也可以测出它的位置。

但是,这只在宏观的世界里成立,如果放在微观的物理世界里,恐怕就不适用了。

9、

那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我们观测事物是靠眼睛,而眼睛需要借助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没错,就是光。

在宏观的世界里,阳光照射到火车上,火车再把光线反射到我们的仪器里和眼睛里,然后我们就知道了火车的速度跟位置。

关键在于:

“阳光”这种东西,它照射到火车上并不会对火车的速度和位置造成影响和干扰。

但是在微观的世界里,你要想观测一个极其微小的电子,那么你必须用专业的仪器叫y射线显微镜。

y射线显微镜需要不断地向这个电子发射光子(光子是阳光的最小单位,相当于宏观世界里的光线)然后光子再反弹到人的眼睛里,这样我们才能观测电子的状态。

宏观世界微观世界观测的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把“火车”换成了“电子”,把“光线”换成了“光子”

10、

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

由于电子光子是同一级别的微小粒子,所以当光子发射到电子身上的时候,会对电子的状态造成干扰。

我们可以把电子和光子想象成两个乒乓球:

假设电子在不远处的一条轨道上运行我们为了观测它的速度和位置,于是把一个光子发射到了电子的身上。

这时候会发生什么?

没错,电子的运行速度会发生变化。

而且,我们发射光子的频率越快,电子受到的干扰就越多,那么它的速度就越不确定。

但是电子的具体位置,相对就越精确。

比如我们每秒钟发射10个光子,那就等于是每0.1秒就能从电子身上弹回来的一个光子,那么我们当然就能比较精确地知道这个电子的具体位置。

所以:

发射光子频率越快,位置就越确定,速度就越不确定。

那么反过来,如果我们发射光子的频率越慢,电子受到的干扰就越少,那么它的速度就越能够确定。

但是电子的具体位置,就相对越模糊。

比如我们每10秒发射1个光子,那就等于是每10秒才能从电子身上弹回来的一个光子,那么下一个10秒之内,我们就无法精确地知道这个电子的具体位置。

所以:

发射光子频率越慢,速度就越确定,位置就越不确定。

这就是海森堡所提出的“不确定原理”,这个原理告诉我们:

我们观测事物所使用的工具,会对被观测的事物本身造成影响,所以我们观测到的不是客观事实。

11、

其实海森堡的“不确定原理”其实是可以放大,当道生活中来验证。

简单来讲,意思就是:

无论你的观测工具有多么精密,都必定会影响你所观测的事实。

举个例子:

假如你想测量一下澡盆里热水的温度,于是你把一根温度计放入水中。

可是温度计本身的温度洗澡水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当你把它放入水中测量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没错,整体的水温变低了(因为温度计是凉的)。

哪怕只是降低了亿万分之一摄氏度,你测出来的数据也是不准确的。

12、

其实“不确定原理”还跟一种生物学上的现象十分相似,叫“观察者效应”。

简单来说就是:

我们人类在观察某些生物现象的过程中,也会对被观察的生物造成影响。

比如早在1886年,一位美国的昆虫学家就向《科学》杂志报告了他在实验室里看到的奇怪一幕:

雌螳螂和雄螳螂在交配时,会吃掉雄螳螂的头,而无头雄螳螂依然会完成交配。

这一现象在当时引发了许多生物学家的热议,尤其是被法布尔写进名著《昆虫记》后,“螳螂食夫”几乎成了全世界生物学界的共识。

那时候的生物学家们都想当然的认为:

雄螳螂是为了繁衍后代而牺牲自己,这是自然机制进化出来的一种伟大的父爱。

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

直到1984年,两名科学家里斯克(E.Liske)和戴维斯(W.J.Davis)在实验室里做了一个实验:

实验人员事先把螳螂喂饱吃足,然后离开实验室,留下一部摄像机纪录。

结果令人惊讶——在三十场交配中,居然没有一场出现“螳螂吃夫”现象。

而且,他们首次拍摄到了螳螂之间复杂而又神秘的求偶仪式:

“雌雄双方翩翩起舞,互传眉目,整个过程短则十分钟,长则两小时。”

里斯克戴维斯认为,以前人们之所以频频在实验室观察到螳螂食夫,主要原因是:

在人类直接观察的条件下,失去了“隐私”的雄螳螂会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因而没有去营造良好的交配氛围,而举行求偶仪式恰恰能消除雌螳螂的恶意。

所以,一场没有感情基础的交配,再加上实验室里的雌螳螂经常处于半饥饿的状态,当然会有很大概率吃掉冒犯“她”的雄螳螂。

后来的一些生物学家也发现:

如果是在野外,除非雌螳螂过度饥饿,否则几乎不会发生“吃夫”现象,而且雄螳螂也并非甘愿充当食物,只是交配完跑得慢而已。

所以,我们人类的观察一些现象的时候,其实经常会对现象本身造成影响,只是我们不知道,还误以为自己看到的是就是真相。

13、

那么,我们已经从三个层面都证明了:

世界本身不可靠,人本身也不可靠,而且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同样不可靠。

这一些理论初听起来你可能觉得很陌生,其实在佛法里早已经是常识了。

比如佛法里讲: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识:视、听、嗅、味、觉、知。

六根、六尘和六识三者加起来,还有一个名称叫“十八界”,在佛家看来:

这十八界没有一个靠得住的,都是空的,假的,虚幻的,如露亦如电。

显而易见:

六根,对应的其实就是——人本身不可靠;

六尘,对应的其实就是——世界本身不可靠;

六识,对应的其实就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不可靠。

所以回到最初的那句话:

我们只能无限接近真理,而永远无法达到真理。

因此老子说:

道可道,非常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732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496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264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07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06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7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9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8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704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6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3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3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1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4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8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03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