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小宝8个月19天
前几天婆婆说宝宝性格变得内向了,也不爱笑了,出去碰到小朋友们,不太喜欢像之前那样跟他们笑、热情的吆喝,让宝宝跟别人摇手再见也几乎无反应。
听婆婆讲了之后,我觉的不能像看待大人一样看待孩子。我跟她讲孩子还处在性格塑造期,不能给他贴上类似于内向这些标签,因为一旦在性格上有先入为主的想法,那么这种暗示会强化孩子的行为并向这个方向发展。而事实上,这么小的孩子,并不会有比较鲜明的性格,我猜想宝宝可能是进入到了某个关键期了。于是周末,就特意带他来平时跟婆婆一起玩的地方,我想在他的场景去探索他的世界。
我发现宝宝平时玩的这块草坪区对面有一条马路,马路上还有个公交站台,各种汽车来来往往,经常还有公交车到站发出到站语音提醒。宝宝一抱到这边就立马扭头看马路,眼睛随着汽车行驶的方向移动,来了辆公交车,注意力又马上转到公交车上去了,听见语音,又很快探出好奇的脑袋。我一下子明白了,宝宝最近之所以对小朋友们表现得不热情,是因为他的小世界里都是马路上这些来来往往的车。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很多关键期,在某些关键期会有一些异常的反应,大人们往往并没有发现孩子的关键期特征就给孩子贴标签,并采取一些所谓的“主动教育”来干预孩子的行为,这对孩子的成长是莫大的打击。
或许陪伴孩子的成长,更多的需要通过观察来探索孩子的世界,而不是用大人的世界来判断孩子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