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学期间学习知识,你是不是看得懂,但一到做的时候就懵逼?
工作期间学习技能,你是不是同样时间内,总比别人学得慢?
培训期间学习经验,你是不是同样流程下,总比别人学的差?
比如:看书。同样的一本书,有的人一天看完,你呢吭哧吭哧一星期才看完。
你自己还觉得挺有优越感,说别人一天看完就是囫囵吞枣,觉得自己这种精读肯定比别人的速读效果好。
但是如果把书拆出知识点,你跟他比一比,他对这本书的理解程度、学习效果反而比你好。然后你就彻底崩溃了。时间是你的几分之一,学的还比你好。
再比如:上高中时,晚自习两个小时,你可能这两个小时就只能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但是有些人早早的把作业做完,还能学习很多的知识。所以你总是比别人学的慢。
你是不是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看得懂不会做;总比别人学的慢;总比别人学的差。
这时你就会给自己心里暗示,我就是比别人笨,智商太低。
然后身边的人也会告诉你,学霸就是智商高,很聪明,咱们比不了。
慢慢的你自己就真的相信了。
看到别人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就称人家是大神,大神好厉害。
然而大神就洋洋得意的告诉你,买啥书,看啥视频,怎么安排时间……
我问你,你都照着做了吗?坚持下来了吗?
最应该解决的最根本问题:你欠缺的是什么?
02
于是我又想到了,经常有些人问我:自己学习很一般,但是很想上985,有没有可能?
我觉得:想要考上好的985,甚至清北,需要你做到一点:开窍。
好多中等成绩的人一直有一个怪圈,一听都懂,一说就会,一做就错。(其实现在国企的员工也这样)。
这就说明你根本没有理解那个点,更别提那个体系了。
所有的知识点都是相关的,所有的问题都是一个或大或小的体系。
要想问题解决的好,你就要真正的开窍,深入的理解各个知识体系。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考取清北尚有一丝可能。
好多人又问什么是开窍,怎么才能开窍?
我就在这里简单阐述一下。
所谓的开窍其实就是融会贯通,是站在更大更高的层次上想问题,解决问题。
当你突破束缚,从整体的角度看问题时,你就会顿悟,你可能会发现原来不会的问题,原来有好多种其他的方法可以解决。
北大清华的学生都是不局限自己的,你看他们招的好多奥赛金牌的学生,其实奥赛题全都是适合开窍的问题,不是你用常规书本上的方法能解的。
要想开窍,就要看很多书,知道很多东西。不管是文科的还是理科的,你都要把它们串起来。
科目分类是亚里士多德做的,他当时可能想发掘专业的人才,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特别专的人很少成大器。比如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他们都能统一的看问题。
比如你是理科生,那我推荐你看一部纪录片:《宇宙的奇迹》。看完这个片子,相信你对物理、化学等领域都能感兴趣,也会知道它们都是紧密相关的。相信你能够更好的看问题。
那么这里所说的核心点就一个:那就是你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更宏观的看问题。
当然除了你要具备学习思维,还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03
在《这样学习最有效》这本书中提到了3种高效学习方法,分别为:学习像沙漏、轻松有趣的记忆技巧以及创造学习环境。
001 学习像沙漏
沙漏理论分为以下5步:
(1)浏览:这个目的就是为了建立整体认知。
以考研数学中《李永乐复习全书》为例。
第一步:用2-3天把整本书的框架结构梳理清楚,不要去看具体内容,只要求你了解模糊整体。
第二步:你要看到目录的最小级别,然后翻到该页,看看这部分有哪些知识点,将这些知识点分别加到目录页。依次这样找下去。
第三步:完成上述工作,则自己尝试默写出整本书的逻辑框架,类似于思维导图。
(2)提问:问问自己已经了解和想知道的主题,以便建立吸收新知识的学习状态。
(3)阅读:理解大意,留意重点,主要概念画线或者重点摘录。
(4)复述:试着用自己的话来陈述重点,以便修正复述时出现的错误或遗漏,并借此整合不同来源的资料。
(5)复习:一次记透不如多次重复,不要抱怨自己记不住,那是次数太少。我们可以借助关键词及重点字或者重点句的复习,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
002 轻松有趣的记忆技巧
我经常使用的是拍照记忆法,即将信息按照“图片”的方式进行储存。
我们的大脑中,右脑主管形象性思维,比如知觉、图像、色彩、想象等。
研究表明,右脑的记忆潜能是左脑的一百万倍。人类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对图片的记忆处理能力已经很强了。而文字,发明时间也不过万年,人类的大脑还进化出对文字很好的处理能力,对图片的处理能力远远超过对文字的处理能力。
比如,看一页书。我们把它当成图片处理,认真查看几分钟,闭上眼睛,让这张图片浮现在你的脑海里,并且逐字逐句“看着”图片念出来。
我在大学期间,在面对文科性质的考试课程时,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有一次科目老师跟我说,你的主观题答得跟课本上的语句一模一样,连标点符号都不带差的。
当然,前期可以是比较小的图片,后期不断增大,直到一张报纸大小。
现在还可以借助记忆软件,在商店里都能找到。
003 创造学习环境
在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后,还需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反复练习,每次练习时间不要过长,总时间要足够多,一次一次形成本能,做它个千百遍;最后要对错误进行纠正。
其实学习本身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持久循环。
另外这个世界上的生活和工作分两种,一种你自己感兴趣,主动去度过的;另一种是你应该去做的,如果你连学习、成长这类应该且必须要做的事情还需要别人督促、鼓励,那你不如现在放弃,你就活该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