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似乎从未怀疑:这个世界上会有人比我们更爱自己的孩子;
我们这也从未看见:我们手里拿着爱的戒尺去衡量孩子的感受;
我和我家老王关于王跳跳的对话经常是:儿子最近咋老是发脾气啊?儿子今天居然跟我吵架!儿子今天居然说:真恶心!.......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相互交换了这样的信息,然后互相给彼此一个无奈的眼神,因为首先是一种无力感,这些问题不是很严重,看起来又很难解决,无从探究原因,也没有标准答案,只能带着疑惑任他去了。
但是这样的小事会不时发生,破坏我们的好心情,心里老是被这不大不小的事烦恼着。
买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已经很长时间了,一直闲置着,觉得自己看了很多相关的书,这个也就不着急了,可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那些无解问题的答案原来都在这里啊。
这些不大不小、时有发生的小冲突皆因我们不知道“如何跟孩子说,如何听孩子说。”
书里的第一章“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常见问题:
父母常常不认同孩子的感受。
例如我们经常会跟孩子说:
这怎么可能不舒服?这多舒服呀!
这根本没必要哭!哭能解决问题吗?
停下来,想一想你与孩子的日常对话中类似的情形,以这样否定孩子感受为开端的对话,最后是否都变成了争吵或者以你大声吼叫孩子默默接受为结束?
是的,我们常常从一开始就高高在上的站在自己的认知体系里去否定孩子的感受,一开始的我们和孩子就不是对等的关系,孩子因为表达能力的局限,最后只能以不良的行为来加强表达自己的感受,整个对话就变成了争吵。
关于“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
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
怎样让孩子感受好?那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
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地否定时,会感到困惑和愤怒。这也是在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这就是“孩子的感受”,它是在我们的所见的“孩子的行为”下的底层逻辑。可是我们总是急着判定孩子的行为,而不是试着去理解孩子的感受。
如何帮助孩子面对他们自己的感受?
1.安静专心地倾听
不做其他事,郑重其事的面对孩子,就好像你要做一场关键谈话的态度一样;
2.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
“哦.....嗯.....原来是这样......"
3.说出他们的感受。
"这件事让你很难过!“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真希望我能立刻把香蕉变熟了给你吃!"
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我看的出你很生弟弟的气。用嘴巴告诉他你将怎么做,而不是用拳头。
这里作者用漫画的形式描述了几个对应的场景,非常贴近生活:
心不在焉VS全神贯注得倾听
当你嘴上说在听,其实心不在焉的话,孩子会感到气馁,放弃与你的沟通;
而当你真正倾听孩子的叙述,孩子就能容易的表达他们面临的困境。有时候,孩子需要的只是我们能与他产生共情。
提问和建议VS回应他们的感受
有时候面对一个问题,当孩子被提问、责怪、建议的时候(通常这种建议听起来都像是居高临下的命令),他很难有清晰的思路和积极的态度去想清楚这个问题;
而你以关心的太独,使用“哦......嗯......是这样啊....." 这样简单的话来回应孩子(注意不是敷衍的语气),孩子就能在叙述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从而有可能自己找到 解决办法。
否定孩子的感受VS说出孩子的感受
奇怪的是,我们越是想让孩子摆脱不好的感受,不管我们的态度又多好,孩子也只会越来越难过;
我们通常不会这样做,是因为担心说出孩子的感受会让孩子更能难过。其实相反,孩子听到你说出他的感受的时候,心里会感到安慰,会感觉自己被理解了,进而释然。
逻辑上的解释VS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当孩子想要一样我们没有的东西的时候,家长往往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没有。但是常常我们越解释,孩子越不听。
相反有的时候,孩子对某种东西渴望的心情一旦得到了理解,他们就能比较容易接受现实。
以上是作者给到的“帮助孩子面对自己感受”的四个技巧,但是,其实比语言技巧更重要的的是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并没有发自内心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在孩子的眼里都是虚伪的,是一种变相的操控,这些技巧也不会改变我们还孩子之间爱的连接。
其次,在以上描述的4个技巧中,最难的就是“倾听孩子情绪的宣泄,并说出他们的感受”,实际上很多是时候,当我们面对一个“无理取闹”躺地上打滚的熊孩子的时候,我们根本不可能做到“共情”,那么就需要刻意练习了,因为这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了,说出他的感受,他就有可能自己找处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作者还专门罗列了一些常见问题、注意事项以及来自家长的一些实例,其中我觉得最有奇效的就是当一个3岁的孩子因为生气乱踢乱叫的时候,妈妈只是给孩子一张纸,让孩子画出他有多生气,孩子画一张,妈妈就说"原来你这么生气啊”,反复画了3张之后,孩子就完全安静下来了,看只是承认孩子的感受就有这么神奇的功效。
当我们认为孩子的行为与我们的期望不相符的时候,先试着换一种方式去和孩子说,从承认孩子的感受开始,不再站在我们自己的认知体系里面去评判孩子的感受,事情就会变得简单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