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做了5年的客栈和餐厅,是我在医院里做完胃镜和喉镜的第三天做出的决定。虽然中间的原因还有其他,但是起决定因素的是健康问题。
很多客人和我聊天,都羡慕我的生活:面朝大海,一个小院子里谈笑间既做生意,又有自由的生活,随心所欲,间或淡季还可以出去旅行一个月看世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会说的同样一句话:“立姐,我好羡慕你这样的生活,自由自在,还可以到处去旅行”。我会笑着说:“你也来嘛,如果你来了,别人也会羡慕你,如果不来,你只能羡慕我”。“不行呀,有太多放不下的东西了,工作,生活,家庭”。 我理解也认同,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可是他们只看到我悠哉自由的一面,那是因为我将繁忙和疲倦留在了不为认知的暗地里,每个旺季的到来,我身兼数职,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连续运转2个月。不停和客人沟通和回复他们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提问后留下的是沙哑出血的嗓子和提供管家式服务后上楼发颤的脚步。我从中得到了快乐,也付出了艰辛。
终于在5年后的今天,因为忙碌长期不按时进餐导致胃窦炎,长期过度的和客人沟通导致喉咙痛,还有因为做餐饮成了网红店导致我对食物出现了厌食症。晚上要等客人都入睡后我才可以休息,早上起不来,导致早餐变成了中餐。种种在别人羡慕的背后带来的对健康的副作用,爆发了。
不过,庆幸不算太严重,我迅速转让了客栈及餐厅,收拾好一切后,立即回妈妈家休假。第一顿妈妈做的饭菜,我吃得如同饿了半年。人不论长多大,走到哪里,记忆中的美味还是童年时妈妈做菜的味道。
于是在家的日子里,早上六点起床,七点吃早餐,偶尔陪老妈去菜场买菜,我的家乡是个江淮之间的小镇,菜场的蔬菜水果鱼虾的新鲜程度远远超过大城市养殖的品种,价格便宜。对于久不逛菜场的我来说,新鲜和新奇感倍增。 每顿饭的蔬菜水果鱼虾黄鳝都是大城市里的人所谓的“野生”。 我恢复了满满的胃口。
在家的日子里,和高中,初中,小学同学,轮番聚会。20多年未见的高中同学约定在某饭店聚会,我到的时候,屋里有4个男士在打扑克,他们抬眼望了我一眼,然后继续打牌,显然没有认出我来,我主动打招呼,他们再抬眼望向我,都露出不敢相信的眼神:“这如果是在路上行人中,是绝对不敢认的”。 为何?
因为我没有中年妇女该有的臃肿身材,没有一根白发,穿着最简单的T恤,自认为还算有年轻人的灵活,这都得益于我在涠洲岛做客栈忙碌中练就的身姿和身材。总之,我比我的同龄人看上去青春许多。 吃饭间大家的话题是房子,孩子,升迁,医疗等等,我插不进去话题,这些远离我有段时间了。 话题转到旅行,这时大家开始羡慕我的生活了,因为我的生活与他们完全不同。
其实,这两种生活完全没有可比性,我在羡慕他们安稳的走在既定的生活轨迹中时,他们也在羡慕我的自由和随性,每个人都有苦楚和不为人知的心酸。看着我的这些同学们中很多已是满头白发,我想说人生的后半段你们适时的可以为自己做做减法了,多关注健康。少些欲望。
七年前,我读过博客上非常红的于娟的“此生未完成”, 一个复旦大学32岁年轻讲师,在完成人生的读研海外留学读博后,刚刚有了一个儿子,看似人生赢家的美好起点才刚刚开始,却止步于癌症晚期,在与病痛抗衡了14个月后离世,她却用微博和博客讲述与癌症搏斗细节及心理历程,告诫后人并发出“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的感叹。
可是,在压力如此大,城市如此喧嚣的今天,生活,生存,竞争,功名利禄,还是多数人仍在重复的重点。社会需要不断向前发展,需要大多数人的努力,我并不赞同大家都不进取的观点,我认可工作和生活需要一个平衡点,任何一方抬高打破平衡都是走不长远。
在妈妈家除了吃喝睡的养猪般日子里,我把于娟的博客文章从头看到尾,在她逝去至今的七年中,博客一直存在着,每年由她的先生或者老友代为发表一篇文章汇报一年的日子里发生的变化,以及于娟遗愿的执行情况。连续七年,从未间断过。
人的一生究竟该怎样过?没有标准答案。就如“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一样。朋友和我聊过:王阳明的思想就是修行快乐,简单的说在不影响他人的基础上,顺应自己的内心,怎么快乐怎么过。 用时下的话说: 做自己。
我的人生再一次清零了,接下来可能又要重新开始,但是过往的一切经历都会是我重新开始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