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越南做夜车,是Hanh Café从芽庄到会安的卧铺巴士,比New Cafe(另一个大巴公司)便宜了近4刀,不知道车况和服务是否有不一样。话说,在越南城市之间旅行最方便最经济的交通方式就是大巴,一般搭乘夜巴晚上赶路第二天到达,不浪费时间还能节省一晚的住宿费。
晚上7点多上车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多才到会安,车况还行,但是车小、平躺放脚的地方很狭窄,比网上描述的差,很不舒服的熬过了一夜。
背着大包找旅店,随便选择了一个家庭旅馆,单人间7刀,位置也不错,离大巴站不远。
步入会安古镇,马上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中国元素随处可见,街两边的房子店铺挂的春联或是匾牌也写满了中文。
问了一些屋中的人,大部分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这里曾是越南最早的华埠,在17世纪的时候很多从商的南方人到此地生根发展落脚,几百年来已经形成一个繁荣的华人社区,这就是为什么会随处看见福建会馆、中华会馆、潮州会馆,但现在的华人大多已经不会讲中文了。
古镇里最多的就是各式会馆、寺庙和宗祠,比较大的会馆有广肇会馆、潮州会馆、福建会馆等,参观这些地方需要买通票。没什么兴趣,就只光顾了寥寥可数的几个免费会馆:中华、海南。典型的中式传统建筑风格,金碧辉煌,看来华人在这里过得不错。除了华人,当年这里还有许多日本人,证明就是城内著名的景点之一:一座日本风格的带顶石桥。这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为古镇增添了不少古风古韵。
本来想租摩托去美山圣地,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一是天气太热,二是距离太远,三是旅行时间长了已进入疲劳期,少看一个景点并不觉得错过什么。这个堪比吴哥的古占婆国宗教遗址是世界遗产之一,据说很值得一看。
太阳正大,错过美山圣地,于是决定寻找美食来填补空虚。先向路旁挑担的老妇人买了份凉粉儿,再喝杯凉茶。清爽清凉的痛快之后,去中央市场解决午餐。
中央市场是古镇人生活中离不开的地方,吃穿用一应俱全。正值用餐高峰,市场里熙熙攘攘。我找了一个摊位,和当地人挤在一起吃了会安最著名的三种小吃:白玫瑰(White Rose)是一种特别的春卷,白糯柔软,米皮里面裹着虾。
炸馄饨(Fried Wonton)还是用米做的皮,炸的透,酥脆皮上堆上肉馅,再淋上秘制酱汁,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
会安米粉(Cao Lau)与其他地方米粉不同,口感更像是面条,劲道弹性十足,味道鲜美非常符合我的口味。
时间如穿过会安的河静静流淌。夜幕开始降临,古镇的商铺、住家房前挂着的灯笼开始亮了起来,像是点亮了小镇的魂灵,一切瞬间都有了生气。与白天游人的喧闹不同,晚上的会安才还原了本来的面目。
河边小船上一个懒散的中年人随性的在弹着吉他,曲子杂乱多变却悠扬轻盈,凑近看原来是把尼龙弦的古典琴——蒙着锈般的锗色,指板周围很多地方都掉了漆,看起来很有年代,围坐他身边几个朋友吃着烤肉喝着啤酒,应着合着唱着朴素的调子,静宜且美好。此刻会安才是我想象中的模样,就是那种不修饰不做作,游人虽多却不市侩没有流入庸俗的味道。
一家越南餐厅门口几个穿着粉色奥黛的迎宾小姐微笑的看着过往的各国游人,但并不上前主动招揽顾客,就那么饱含甜蜜的微笑站在淡黄色的灯笼下迎来送往。河里偶有纸灯飘过,那是谁许下的心愿?
明天就要离开,从岘港乘火车继续北上到顺化。就在这临走前的一夜,我发现了会安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