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经济学人》的中国板块上,我读到了一篇对于外卖送餐现状的报道。作者描述道,一到饭点,中国的大街小巷便会出现各种颜色、不同送餐公司的外卖车队,很是壮观。
我觉得蛮有意思的,让外国人着眼于这个现象来报道,至少这又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事情。随着越来越多的餐饮店家支持了外卖配送,消费者足不出户,只要动动手指,再等上几十分钟,便可吃到可口的饭菜。这确实给我们节奏越来越快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对于不想做饭或不会做饭的人,绝对是贴心至极的服务。
换个角度来讲,这样的状况也同样存在着问题。比如一次性餐具的大量使用。实际上,无论是把外卖叫到家里还是办公室去享用,我们大可以自己备上一套餐具(筷子、勺子),这样既安全卫生,又能大量减少了没必要的一次性餐具的消耗。尤其是一次性筷子,那可都是用来保护环境的树做的啊。
不知道是不是我从小便跟随父母养成了非常规律的生活习惯,我叫外卖的频率跟大多身边的同龄朋友相比,可以算是低得惊人了。就算是一个人在家,只要有时间,我也更愿意自己做饭吃。虽说我的厨艺还远远不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境界,至少也可以让自己吃得比较健康、舒服。
实在偷懒不想做饭或是没有时间的时候,我也宁愿溜达到附近的店里去吃。至少能呼吸下新鲜空气嘛,顺便活动活动身体。而且,我一直觉得同样的餐食,店里现做现吃的总要比外卖打包的要美味不少呢!
你是不是也跟我的观点一样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