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之旅



      应该有很多人跟我那时候一样,没有手机,听音乐的是MP3这样的玩意,但是这个东西并不便宜,很多人都是省吃俭用很久才买到的,而且学校里禁止携带这些东西,时不时还会来一次大检查,突然地搜索教室,搜索寝室,只有一些足够叛逆的,家庭条件好一些的,或者用了一些手段的,才会有MP3,然后偷偷摸摸地用着。中午午休有人在教室外巡逻,晚上也有人去查寝,看看大家有没有睡觉,是不是在偷偷摸摸地做一些违规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坐在走廊那边的座位,特别是走廊那边还靠窗的座位,所以一般只有等到第一次查寝,第二次查寝的人都走后,才敢拿出来偷偷地听听,因为后面可能还有三次查寝,更担心的是宿舍内部有人在背后捅自己一刀,去老师那里告密。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从同学的MP3里听到了,第一首歌,《玫瑰花的葬礼》,那个夜晚,他把两只耳机都给了我,我塞上耳朵,感受这个世界的神奇。
      我好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有旋律,有优美的世界,我不知道这个人,是怎么把声音收到那个里面的,又是怎么通过这根长线传到我的耳朵的,那里面用的是什么东西,才能够发出这般好听的声音,歌者又能够把自己的声音融入到里面去,是人声融入了乐声,还是乐声融入了人声?大概也是缘分,让我喜欢了一个叫音乐的东西,对它有着渴望,与好奇。
      只是有点可惜,那个不经意间带我接触到音乐的人,自己并没有走下去,也没有表现出对此有多大的兴致。怎么说呢,他买MP3只是叛逆,听歌只是听个响,跟很多人只是听个旋律一样,他听着觉得不好听的歌,就会说一句,“真垃圾”。也许并不怪他,MP3又不显示歌词,很多人都只是听个旋律,并不曾理解里面的情感,也许并不能怪他们,他们喜欢听的是旋律,能理解的大概只有一些个人的情感,他们觉得什么什么都跟自己很像,触动了自己,缺少了思考。
      2011年9月,我上高中,从乡村,走到了县城,才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家里人说,是为了方便联系。那时候的手机,还都是上内存卡的,我记得我那部手机的内存卡是125M,那个时候的流量特别地贵,不敢打开数据连接,只好找机会去下载,一般情况下,就是去手机店,去充话费,顺带让手机店老板帮忙下载一些歌,可是内存太小了,装不了多少首歌,而且,也不允许自己一首一首的挑选,老板问我下载谁的歌,我说许嵩的,然后他还“帮”我下载了一些其他的热门歌。隐约记得,当初下载过许嵩的玫瑰花的葬礼,断桥残雪,有何不可,素颜,半城烟沙,城府等,还有周杰伦,梁静茹,凤凰传奇等人的传唱度很高的几首歌,内存一下子就满了。然后手机里弹出窗口,说建议清理内存,建议格式化,后来,一个格式化,就什么都没有了,气得我摔了一下手机,然后一想,如果不要这个,就什么都没有了,于是又捡了回来,还好没坏,我又换了另外一家手机店,让人重新帮我下载歌,又花了五块钱……那时候只是刚开始用手机,没有注册过任何东西,连手机卡,都是手机店直接买的,绑定的是别人的身份证。



      我真正入网的时候,是2012年的10月,那时候我高二,有了一个自己的QQ号,那时候我们黄冈市的黄冈中学名气还很大,虽然我不是黄冈中学的,但是也没能逃脱黄冈市这边应试教育的迫害。高中一个月放一次假,平时每个星期只有周六下午最后一节课不用上课,周日的早上不用上早自习,周六的晚读时间用来看电视,或者晚唱,我在下面准备了很久很久的《半城烟沙》,可惜没有那个勇气走上台,三年,都是在纠结中度过。在2011年,我上高一的时候,就有人告诉,我叫清雨,许嵩有一首歌叫《清明雨上》,它们一早就听过,他们早就玩过了MP3,MP4,接着MP5,用着半智能手机,而我就拿着那个跟老人机差不多的手机,没有什么音乐软件,我打开的是,多媒体,音乐播放器,他们跟我说,MP3早就过时了,MP4可以看视频,MP5的屏幕很大!
      渐渐地,我才知道,我以为我接触到了很多很多的新鲜东西,实际上它们都已经过时了。我在2012年的时候,还觉得《叹服》是新歌,《庐州月》是新歌,根本不知道有什么论坛,什么贴吧,什么排行榜……我了解到的新鲜的一切,早就不再热门了,这样的时间差,让我与流行保持了一些距离,也与网络上的文化糟粕保持了一些距离。我一直记得有个人在同学录上给我的留言,对我的评价,“真纯”,但是我搞不明白这样说是什么意思。
      那时候,听许嵩的人特别多,却让我感觉到无比的别扭,怎么说呢,我感觉自己跟他们,有很多的不一样,却不能够说出什么所以然。我走在上学的路上,总是听到有人讨论许嵩好有才,作词作曲演唱都是他自己,有人说许嵩是自己最喜欢的歌手,有人说许嵩的某首歌又在某音乐软件上排第一了,很多人对于这样的喜欢,一直都是挂在嘴边,而我,却绝口不提,也许是自己的虚荣心作怪,我随便表面看着挺乖的,但是内心却十分叛逆,叛逆就是跟很多人都不一样,叛逆到我不想我的喜欢跟他们的一样,又也许,并不是这样。
      小县城的一切,来得都要慢一些,但是我还是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一些变化。高中那几年,我用过的手机,屏幕越来越大,最开始,它像是牢房中的小窗,慢慢地,它变成了房间里的窗户,从老人机,慢慢地变成了半智能机,当初很多人用的已经是全智能手机。高中那几年,主要时间还是学习,虽然我学习成绩也就那样,但是它确确实实让我,差不多就处于那种与世隔绝的状态,只看到身边的事,关注身边的人,但是我喜欢看书,杂志是我看世界的窗口。可是当初我都没看过多大的世界,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世界观,全局观,更何况在这个信息时代,流量时代,有多少东西是真实的呢?我的世界观,全局观都是近些年才建立起来的,然后我才看懂很多很多的事。



      2014年9月我上大学,虽然不是什么大城市,但是还是有城市排名的,我慢慢地适应那里,跟人用普通话交流,但是同时,我又怀念着家乡的味道,跟一些老乡关系密切。2015年,我才知道2011年《苏格拉没有底》就发行了,2012年《梦游计》就发行了,曾经我觉得是新歌的,实际上都是老歌了,2013年《海上灵光》,2014年《不如吃茶去》,武汉有一场签售会,可是当时我正在同学一起玩儿,什么都不知道。2016年许嵩发行了《青年晚报》,我才第一次在预售的时候就买了专辑,用于收藏,这才算是勉勉强强跟了这个时代,我喜欢买书,也乐意买喜欢的专辑。也是在那一年,我的生活圈子,从老乡群里走了出来,走进了关于兴趣,关于许嵩,关于音乐的这个圈子里来,那一两年,我发现我跟那些老乡的距离很远,特别地远,我们虽然在同一片天地下成长,但是我们的性格,爱好,可谓是天壤之别,使得我不得不远离,去寻找一个脱离孤独感的世界。同样在那一年,我走进了Vae家,因为Vae家里有Vae,我将开屏的“因为一个人,爱上一群人”这句话放在了心里,即使这三年发生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不愉快的事,但是我还是记得这样的一句话,还是安安稳稳地住在这里,欢迎有新人到来,也恭送一些人离开,还等着有人回来。
      2017年,在进入21岁的最后一天,我凭借着好运,第一次去合肥,见到了许先生,那是线下,很多很多缘分的开始,并写下了《在那不遥远的地方》作为念想,也作为教训,鞭笞自己前行,后来参加了四场青年晚报巡演的后三场,这一举动,对于我的人生来说也是无比的重要,我结识了一些特别的朋友,虽然我不常跟人聊天,跟人维持着什么关系,但是关键时候我们就是能够互相帮助,更具体一点,是我得到了很多帮助。2018年许嵩发行了《寻宝游戏》,2019年抵达了五场寻宝游戏演唱会的三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我才跟上潮流,才了解到了时代的信息,这些追随,是十分有意义的,可是对于那些不懂的人,我说再多,他们可能还是不懂!因为许先生,不是一个普通的歌者,他是个大大的宝藏,在那里发着光,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宝藏,也看到其他人的宝藏,在这个逼仄的现实社会中,找寻无处不在的美好,随处可见的光芒。


      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乏侃侃而谈的懦夫,它缺乏的是真正的勇士。不知道有几个人,会写出《拆东墙》这样的歌,又会有几个人,会写出《敬酒不吃》这样的歌,还会有几个人,会写出《违章动物》这样的歌,写出《全球变冷》,写出《毁人不倦》,写出《雅俗共赏》,写出《艺术家们》,写出《宇宙之大》,写出《大千世界》,写出《庐州月》与《燕归巢》,写出《胡萝卜须》和《柳成荫》……在儒雅的外表之下,他的内心,还是一个勇士,在娱乐圈的花花世界里,他清新脱俗,世界也并不缺乏那些跟随潮流的人,缺乏的是,能够引领新的时尚的人,坚持着那些底线,坚持着真正的正义,敢于同某些势力叫嚣。他的作品无比地虔诚,“用心写自己的原创歌曲”,坚持内心的信仰,以及一些人生态度,渴望更加美好,和谐的世界。
      关于做音乐这一方面,他挺普通,因为作为音乐人,本职工作就是做好音乐,只是在这个世界里,那些同行将他衬托得很好。他坚信,光是埋头写歌,做音乐,同样很有出路。这些年来,他的很多“朋友”,慢慢地向影视圈综艺圈靠拢,或者做起了自己的生意,大概是这样做既能够丰富生活,挣点外快,又能够结识一些圈里的朋友,扩大自己的人脉,还能够坐在一起谈论那些高档人才配谈及的“艺术”。我也没有说他们这样有多大的不好,因为这些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生活,没有人有资格去评论好与不好,我只是觉得,他们中间很多很多人的实际表现,跟他们的音乐态度,是背道而驰的,我觉得,这样的音乐是没有灵魂的,就算风靡一时,也会被遗弃。现在这个世界,大概也很少有人讨论这些,他们觉得,这是个商业世界,商品就是供人消遣的,很多很多都是可以消费的,营销的,听个乐子就行,看个乐子就行。
      借用姜文关于拍电影说的一句话,“我觉得电影是这样的,你可以笑,可以哭,再复杂点就是把哭和笑弄一块儿,但这些都是感官刺激。当然作为娱乐没什么坏处,可仅仅娱乐也是有点不够的吧?我们现在顽强地坚持一种最简单的叙述形式:哭不哭、乐不乐、嗨不嗨,我在想能不能给点别的?”关于音乐这方面,我觉得许嵩也在想,能不能给点别的吧。因为他说过,“我是一个表现欲很低的人。绝大多数时候我更愿意做个倾听者,生活的观察者。我曾经很内向,很害怕成为焦点,不要说站在万人舞台上的焦点,哪怕在一个饭桌上成为讨论焦点我也会不自在。但是,当我开始发表音乐,当我做的那些开心俏皮的音乐让人会心一笑的时候,当我做的那些带有那么点儿思考价值的音乐让人有所感悟的时候,当我写下的那些词句抚慰了一些人心的时候,我真正的感受到了一种能量的传递。这种传递是互相的,它让我更有能量去应对各种局面,应对所有的顺境和逆境。”我相信,我感受到了那种能量,所以在我看来,每次参加有关许先生的活动,都显得弥足珍贵。


      可是现实,往往充满了波折,其中之一,就是许嵩被贴上了“非主流”的标签,我一直都不知道那种主流是什么,非主流又是什么,只知道,非主流是个贬义词。生活中充满了那样的人,问我,“都什么年代了,你还听许嵩!”“那个非主流歌手有什么好听的!”“现在红的歌手多得是,听那个过气歌手的歌干嘛,拉低自己品味和身份。”“许嵩江郎才尽了,歌一年不如一年好听。”“许嵩还是之前的几首歌好听,然后就越来越不行了。”……这样的话,我听得太多太多了,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会耐心地解释,有的人我还对着他们解释了第一遍,第二遍,第三遍,可是他们依然那样,无动于衷,再后来,我就懒得解释了,只是坚持着做自己。
      路人如此,也就算了,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曾经那么多听过许嵩的人,口口声声说“爱”许嵩的人,对许嵩的态度,慢慢地变成了诋毁,从此对曾经喜爱许嵩的时候的记忆绝口不提。高中的时候,我就感觉,虽然自己也喜欢听许嵩,但是跟他们不一样,又说不出什么所以然,现在我差不多知道了。他们一直以来的爱好,就是无脑跟风,喜欢一些“好听”易懂的情歌,一些符合大多数人口味的流行歌曲,思想依然不成熟,没有多少生活感悟,又或者是,他们纷纷做起了生活的懦夫,不再年少,也不再勇敢,他们的品味跟许嵩近年来发表的带着很多思考和人生态度的歌保持了一些距离。时间,会筛选出,那些真正意义上,与许嵩很近的歌迷。
      前年青年晚报演唱会的票,除开首站上海站外,都难卖,其中南京场,看台大概有一半的空位;这次是除了首站成都站外,都难买,黄牛将价格炒上天了。当真是,这两年间,歌迷都长大了,有能力去看演唱会了吗?我觉得不然。我觉得这次巡演的成功,可能更多的是,营销的成功。从许嵩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也可以大概看出来,这次的巡演,在营销上是花了很大的功夫的!大量出现了许嵩是多少人的青春这样的词汇,在各大音乐软件上,在火爆的短视频软件上,当许嵩又“流行”了起来,就很少有人说什么非主流之类的了,大概,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觉得,流行就是主流。他们很多人年轻时都听过许嵩的歌,再加上许嵩又突然流行起来了,于是他们也就决定走一遭,可是跟那些真正的歌迷不同,他们这群人是奔着老歌去的。这个推理,也得到了现场的证明。引起万人合唱“泪目”的,都是《多余的解释》《清明雨上》《素颜》等火爆的老歌,他们期待的,也是像《断桥残雪》《庐州月》《幻听》这些传唱度极高的歌,而关于这次新专辑《寻宝游戏》巡演里的那些新歌,《艺术家们》《重复重复》等歌,附和的人就少了特别多,成都演唱会时,我在现场,而且是内场,我本身就是证明,除开场的《大千世界》,大家热情高涨外,其他的新歌,很多人表现出来的都是冷淡,陌生,其他的场次,同样地有很多人可以证明。另外,可以一提的是,成都演唱会开始一二十分钟后,第一排,居然有一个二三十岁的女人带着小孩进场了,要知道演唱会,小孩也是要全票的,我不知道,这内场第一排的票价是有多便宜才会让人带着一个几岁的小孩看演唱会。开场半个小时后,那就是大家看到的座无虚席了。后面的几场,都有很多歌迷买不到票,有些人不得不买了涨价很多的黄牛票,还有些人,买了黄牛手里的假票。



        万事,得过且过吧,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次巡演,不论是公司的营销,还是歌迷自觉的营销,都挺成功的。我个人,既希望许先生的演唱会座无虚席,又希望台下坐的是,都是些懂许嵩的歌迷,而不是坐着很多路人,只是简单地回忆青春,听听老歌,对那些与流行保持了一些距离的新歌则表示冷漠,与陌生。
      慢慢地,我可算是发现自己的一点点宝藏,写着自己的文章,带着自己的想法,也看到了别人的很多宝藏。这些宝藏,不是通过金钱衡量的,它可能是某种可贵的品质,可能是对某件事的执着,可能是一种生活态度……我明白,价值没有大小之分,广为人知,鲜为人知,不为人知,都有自己的价值,别人看得见也好,看不见也好,都影响它有着自己的价值;人也没有贵贱之别,高矮,胖瘦,美丑,不论出身贫富,性格开朗或者内向,还是从事着怎么辛苦的工作,都应该被尊重,被公平地对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宝藏,自己的可贵之处,自己的美好,有的人勤劳,有的人奉献,有的人善良,有的人淳朴,有的人忠贞……这条短暂或漫长的人生旅途,也是我们的寻宝之旅,我们一直都走在路上,沿途收集着各种各样的美好,放在自己的心间,同时也释放着自己的美好,安静地走在路上,吹着风,踏着月色。
                                                  2019年7月22日于海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不写报告,又出来寻宝了。 但是寻的不是宝,而是受污染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空气等,然后带回实验室做分析。 以...
    一泽秋水阅读 1,098评论 1 1
  • 五月初看了由日本中川孝俊等人主编,浪花朵朵童书编译的《大自然中的美食》,看完之后不得不感慨作为一名宝妈我知道的真是...
    造价女侠阅读 4,664评论 0 2
  • “啊啊啊,好烦呀,主编要求的毕业文章已经死磕好几天了,还是没有什么进展,马上就到截稿时间了,怎么办呀?” 我忍不住...
    冥欢阅读 5,625评论 46 33
  • 你在雾气笼罩的窗户上扑闪着翅膀 我在看你 看你的挣扎 看你的匆匆的以往 你那么向上 我确那么疲遢 你在为自由挣扎 ...
    简背影阅读 2,523评论 2 3
  • 有若曾做坐孔子的位置成为大家的老师和精神领袖。这说明其各方实力不用质疑。但他终不是孔子。离孔子还有一定的距离。他跟...
    小元子zz阅读 4,2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