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又深了。
每当黑夜降临,总会有一些问题涌上心头,让你不自觉地想啊想,想啊想。这些问题,小到可以是今晚你要干些什么,大到可以是关于未来,关于生命,关于宇宙。信息时代的我们,被电子设备不断地腐蚀着,忙忙碌碌的生活下,其实是一颗无所依从,浮浮沉沉的心。好像你也不断地在前进着,但如果问你要去哪,要怎样去,去了以后要干嘛,似乎我们就要冥思苦想一番了。
我要去哪?这条路要怎么走?这两个问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放远了看,我要取得好成绩,我要读研,我要找一个好工作,过上自己满意的生活;近一些看,今天,我要怎么样度过,我所必须完成的事情是什么。我总是觉得眼前的生活抓的不够紧,每天的生活似乎没有什么目的,或者,这种目的不够清晰,也不够足够让我产生动力。总之,日子像是被推着走,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是规划吗?——我其实一向不太相信什么计划,总觉得写出来了,你不执行,一样无法改变什么。如果,有一种恰当的方式,可以让你打从心底知道此时此刻要做什么,这或许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想,永远比行动来的容易。但是它却仅仅停留在虚幻中,不能替你承载生活的厚重。
一种感觉,自从上了大学以来,从没有改变过——我们变得越来越孤独。这种孤独,不是外在的合群所能消解的,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隔离。每每翻到前辈们写的书,里面那种没有电子设备,没有无线网络下的生活总是能深深地触动到我。我们渴望着人与人之间最真情的回应,去又游离在现实与虚幻的边缘,固执地拒绝了一切的真实地靠近。孤独久了,你会自我安慰:你看,这就是大学,这才是真正的大学,一个让人变得更加可以忍受孤独并且慢慢学着享受孤独的地方。我的的确确感觉自己忍受孤独的能力变强了,但是我仍然没有放弃对温情的寻找和对陪伴的渴望。我想,这也不难理解。毕竟,人啊,是一种社会动物;毕竟,单个人的力量太小。
好久没觉得自己突然地无欲无求了,就想简简单单,不急不躁,慢慢地走着。可能功利心太强,所以屡屡被世俗的烦恼束缚,退一步来讲,若是不那么在乎了,也就变的不会那么累了吧。
大学,一个既承担希望又制造失望、既蕴含光明又包容黑暗的地方。它更是一场盛大的修行,你要在其中不断地审视自己,不断地发现自我并改变自我。你要忍受浅薄的人际交往带来的孤独,要忍受抵制各种诱惑而继续前行的孤独,你还要忍受自己内心深处的无力地孤独。即便,孤独随处可见,但是我们的确变得更加理性,在忍受与接受之间,在挣扎与享受之间。我们,都因为它而变得更加了解自我,也在慢慢地变得坚强。它带来的财富,将取决于你的思维以及你的行动。我想,不管怎样,这种孤独带来的利处应该更大一些。
要是孤独,要么走路,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哪怕,路上只有一道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