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时候放假啊?抢没抢上火车票?还能不能回来啊?”
自从踏进腊月之后,这些话便成了老妈的“日常三问”。老爹虽然不挂在嘴上,但每天晚上他都会准时发来一条提醒我抢票的信息,然后配上一个“露齿笑”的表情包——催促儿女回家过年,已成了老两口春节前的第一要事。
家中之人翘首以待,在外的游子归心似箭,春运的大军早已陆续起航。
穿梭于上下班的地铁上,发现身边扛着大包小包奔往火车站的人越来越多。沉重的行李拖得人步履蹒跚,可他们脸上的笑容却金灿灿的发光。
过年回家,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信仰,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执念。
只要能回家,愿吃所有苦
福建福州火车站的候车室内,一位66岁的老大爷背靠行李袋,面带笑容地席地而坐。
趁着冬季农闲来福州务工的他,要坐23小时的火车才能回到心念的老家蚌埠,只是在这之前,老人的回家之路还要再多加36小时的等车时间。
像很多上了年纪的外出务工者一样,老人不会从网上买票,他只能拖着全部行李在人工售票处排队。而在连网上提前抢票都困难重重的今天,老人也只能接受购买隔日车票的无奈。
凭空多出一天的等车时间,意味着就要多掏出一笔住宿的花销,但老人并不舍得将赚来的辛苦钱花在自己身上——相较于住宾馆,他更愿意把这住宿钱省下来留给孙女买糖吃。
当老人打开包袱,向人“炫耀”着过年回家买给孙女的棒棒糖、火腿肠、饼干等零食,脸上笑的像花儿一样时,温暖慈祥却又让人无比心酸。
36小时的干等,23小时的车程,跨时2天半的回家路……时间很长,他会静静地等;长夜很冷,他会慢慢地熬;但独自走在辛苦又不易的春节返乡途中,老人眼里闪烁的却是笑意和憧憬。
“我们只要能回到家就可以,苦点没关系。”
因为老人知道,终点处等待他的是“盼着爷爷早回来”的孙女,是牵挂自己的老伴儿,是阔别多日的棋牌老友,是自已生活了快一辈子的那片乡土。
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过年回家早已成了刻在骨子里的信仰,一如虔诚朝圣的信徒一般,哪怕遥远的朝圣路上有高山有寒雪,他们也依旧会一步步伏地而拜,直到最终目的地。
沿途有苦有涩,可回家团圆的那一刻,便只剩下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