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学习了往年高校的强基计划,又有一些新的认识。
作为一种国家战略,发展基础学科制定的强基计划,刚开始被认为是自主招生的替代。第一年报名的特别多,很多人把他作为进入名校的备选途径。进去以后才发现,强基计划并不等同于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是可以选 专业的,而强基计划只能在有限的几个基础学科里选且不能转专业。其培养通常是本硕博连读,也就是说,你未来的人生方向基本已经定了,在尚未成熟的十八岁就确定未来一生的职业,总觉得有点太过仓促。这两年强基计划降温,很多人搞明白了强基并不适合所有人,他的局限性很强。
强基计划适合有志于科研,对基础学科有深厚兴趣的学生,很多带着低分进名校的投机心理进去的,肯定是不能忍耐这些科研方向专业的。
关于强基,我和花花姐讨论过几次。
从她个人志向来说,她的理想是“做一个有人文素养的科学家”,她是喜欢做科研工作的,但科研工作的枯燥寂寞,和那些收入高,光鲜亮丽的精英有着很大区别。我尊重她的志向,内心却希望她能过丰富多彩的人生,不要局限于某一个实验室或某一个枯燥的行业。从我个人来说,更偏向于文艺的职业,我以前的志向是做作家、画家,虽然现在从事的是城市规划偏理工科的工作,我喜欢女孩子感性些,与生活多一些链接,不要做古板的学术研究。可花花姐似乎和我不同,她很理性,文艺的外表下藏着的是一颗冷静理智的心。
她喜欢生物,强基里有这个专业,多年来“生化环材”四大天坑,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几年似乎有所好转,如果她读生物+信息的交叉专业,会不会好一点呢?
从她目前的成绩来说,除非她超常发挥,裸分上top2还有一定的差距,强基倒是多一个机会,以她目前的想法来说,肯定是愿意以这种方式进最好的大学。好大学重要?还是好专业重要?很多人都会说肯定是好专业重要,可如果好大学指的是像清北这一档的学校呢?我们又该如何选择?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们很久,虽然今年各校的强基计划还没出来,但可以预料多半变化不大,而报名需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前,到时又要狠狠的纠结了,唉!小升初纠结要不要来成都读书,选私立还是公立;初升高纠结选好学校的平行班还是差一档学校的实验班;到高考了,还要继续纠结,要不要报强基?选好学校还是选好专业?
花花姐曾经说过一句话,“所有的不确定是因为没有绝对的实力”。
人啊,就是这样,不知足,别个看到我们的纠结觉得凡尔赛,没有选择的人不会纠结,如果考个全省前十名,也没什么纠结的,随便挑呗,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