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转转,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我再次回到了炉石的怀抱。虽然之前也因为出差等因素弃坑过炉石传说,但这次不一样,是自己主动卸载了炉石,原因很简单,室友说要王者荣耀开黑,没能抵抗住室友的软磨硬泡,被室友拉下水,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由于之前有DOTA和LOL的经验,游戏本身上手又容易,从此又进入无休无止的“农药“生涯。不过也就二十天的时间,我对王者荣耀的热情迅速消退,果真是来的快去的也快,因为我投入到了守望先锋的大家庭中。购买守望先锋的日期很早了,记得当时预购时就果断地下手了(因为一次购买,终身畅玩),当时只是熟悉了一下每个英雄的技能,并没有花太多时间,而我转向守望先锋的理由更简单:我发现网吧玩守望先锋的人变多了(我太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了),之后当我发现守望先锋屁股不再那么诱惑,熟悉的剧情再次发生,我来到了最初的坚持--DOTA2,小本本的推出和TI7国际邀请赛预选赛的如火如荼让我心潮澎湃,完美COMBO和极限操作还是令人如痴如醉,或许现在打DOTA的人确实不多了,但是当我们观看比赛时还是会产生最开始玩游戏的悸动与激情,毕竟,曾经的梦想依然深埋心底,不曾磨灭。耐着性子看完TI7,中途还和好友连续三天开黑四国军棋,大杀四方。前天随着在TI7中Liquid从败者组一穿六并且并且连续击败LGD、LFY、Newbee三只中国强队最终夺冠,我DOTA2的心也逐渐变淡了,我并不是说这届TI中国队伍发挥不好,最终没有拿到冠军令我失望,只是我自己延续了一贯的风格,没有坚持下去,正好炉石新卡包的推出,给了我重归炉石的理由,虽然DK版本的出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玩,但我还是在冲天梯,目前已经“低保”。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觉得我是来推荐游戏的,不可否认,无论是DOTA2还是LOL,王者荣耀还是守望先锋,甚至是四国军棋,当然还有炉石传说,每一款游戏都有其本身的魅力,它总有一些地方吸引你令你着迷。但是,其实我想说的是,可能和大多数人一样,我所玩过得游戏是上面所列举的六种游戏的三十倍数量或者更多,我的邮箱里塞满了推送的游戏资讯,但我今天的关注点不在于此。而是我突然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我自身的原因,还是游戏开发者的原因,亦或是这个社会的原因,让我在游戏世界中奋力搏杀,不可自拔,然而却不能始终如一地畅玩一款游戏。
运用之前在《影响力》一书中学习的原理分析一下:
1社会认同原理:随大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几乎是天性使然,尤其是情况不确定的时候,人们选择相信大多数人的选择,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而不是自己的独立思考。
2喜好原理:我们对与自己相似的人,不管是同乡、同事、同学、甚至同姓,有更多的社会认同,也更可能喜好一系列的例子揭示出,我们是如此轻易地爱屋及乌,好感很容易被迁移到与此无关的事情上,甚至影响我们的决定(“光环效应”)。
很明显,上面两条原理将我分析的十分透彻,总是不由自主的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总是随大流,害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也希望能和周围人有共同的语言,对与我们相似的人总是有莫名的信任,没有对事情的独立思考。
记得有篇文章说到怎么打好炉石:多打,静下心,多向高手学习,多与好友沟通,然后要很虔诚,真真切切的喜爱这款游戏。突然发现这不仅仅是打好炉石的真谛,更是我们想要做好每一件事的必经之路,做任何事都要多学多练,心平气和,向前辈学习经验,与好友交流获得鼓励,内心要坚定不移,并且要发自内心的想要完成这件事,这就是古时候所说的“一法通而万法通”境界吧。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确实很难,面对这个社会纷杂的信息,该如何鉴别与选择,可能是接下去最重要的事情了。
最后希望这次能将炉石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