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谷期再读《平凡的世界》:勇敢地遵循心之所向,超越自身的局限
路遥的文字是带有温度的,文笔下的每一个人物角色都是鲜活的有生命的。
无论是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还是在那个纯粹朴实的纯真年代里。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青春的悲欢、人生的奋斗、理想的追求,始终都是相似的。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都是那么炽热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青春教会我们的,就是跨越和征服
人的一生总该有个觉悟时期(当然也有人终生不悟)。但这个觉悟时期的早晚,对我们的一生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实际上就是说我们应该做什么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我们出生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他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要从我们出生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要知道,对于我们这样出身农民的家庭来说,要做到这一点是多么不容易啊!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苦难难道是白忍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
——摘自原文《平凡的世界》中少平写给兰香的信
孙少平这个人活得既矛盾又拧巴,自卑却又自强,不甘于平凡却最终归于平凡。有着诗人般的浪漫情怀,也有着对贫苦命运抗争的决心。即使对生活抱有不忿,也可以理性对待生活里的一切。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成功地让自己走出了双水村,算得上是一个在清贫岁月中热血沸腾的年轻人。不得不说,在一定程度上,他也是家中兄弟姐妹几个的心灵导师。
哥哥孙少安是务实的,从青春年少,到成家立业,对情感,对生活,对未来,对当下,踏踏实实按部就班地走好每一步,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天地。
妹妹孙兰香在穷困生活面前,几次险要放弃的学业,在父亲的疼爱和和哥哥们的鼓励支持下,最终不负众望考入大学。她代表着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新一代。
而我们最不应该忘记的,是最终成就这兄妹几人的那个老人,他们的父亲孙玉厚。
不论什么时代,原生家庭的影响,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影响,都是那么的至关重要。
当激情褪去,一切归于平淡,生活才刚刚启程。平凡,比激情更值得敬畏
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时时刻刻都充斥着理想与现实的碰撞,然而他们又理性地不顾一切。这份爱令人充满期待,最终也只是以田晓霞的逝去变成了无疾而终。
田晓霞是最鲜活的那一个,无论何时都是阳光且富有激情的,热爱生活的每一份赠予。即使最后消逝,也给所有人留下了美好。
润叶带着对少安的那份执迷不悟的爱,为自己的婚姻制造了一场悲剧。最终用丈夫失去的双腿才重新换来了夫妻两人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金波在多年后决定再回到老地方寻找他从始至终都苦想难忘的藏族姑娘,却已是物是人非。
人就是这样,轻易得到的总是不知道何为珍惜,失去后,方知弥足珍贵。
生活,有太多的无力和悲凉。
人生的主旋律,多半是无奈和遗憾的堆积。
而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勇敢地遵循心之所向。面对挫败困难,面对生离死别,用最平凡的力量去超越自身局限,去接受这一切,依然可以热爱生活,接纳平凡,立足当下,好好活下去。
有梦就去追,不然梦想只能是梦想,永远不会照进现实。
生活不是理想,有人活在臆想的现实里,默认着自己的宿命,抱怨着命运的不公。可有人可以把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实现,那是自己努力奋斗追求的结果。
生活不是偶像剧,不是有理想有努力付出就一定会成功,平淡无奇才是常态。
生活也不是言情剧或是修仙传小说,随便一个用功,随便一个人的帮助就能让人走上人生巅峰。
平凡的世界,不会有那么多神来之笔一样的奇迹,奇迹,都是自己创造的。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累积了沉甸甸的岁月,才能汇聚成如诗般的生活。
没有了生活里的油盐酱醋茶,哪里还有诗和远方?
活着的,逝去的,留下的,离开的。
生活本该就是如此的,一次又一次的生活里程就是在这样的反复得到与失去间停下或者开启。
可无论怎样,活着,生命就该是顽强的,我们都要去做那个改变命运的强者。
在生活的泥沼里,千万次的跌倒,千万次地爬起。
生活,就像一个圆,而我们却不会让生活以圆的形式结束。
生活赐予我苦难,我回馈生活以勇敢的信念。
生活,会一直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