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国际社会能否合力应对好这一挑战,事关人类前途和未来。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向气候和公正转型领导人视频峰会发表致辞,从维护人类共同和长远利益的高度,深刻把握全球气候治理面临的形势任务,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议和主张,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也为我们基层乡镇工作开展绿色发展指明方向。
习总书记强调坚守多边主义,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为遵循应对气候危机。于乡镇而言,这意味着我们要坚定执行国家与地方的环保政策法规,将上级关于生态保护、节能减排等要求落到实处。例如在落实秸秆禁烧政策时,不能仅流于形式,要通过广播宣传、干部下乡讲解等方式,让村民理解焚烧秸秆对气候变化、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形成全民自觉遵守环保规则的良好氛围,维护全球气候治理规则在基层的权威性。
深化国际合作旨在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让绿色技术惠及各国。在乡镇工作中,虽无法直接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但可借鉴国内外先进乡镇的绿色发展经验。部分发达国家的乡镇在生态农业、绿色旅游产业上已发展成熟,我们可以学习他们利用科技手段实现精准农业灌溉,减少水资源浪费等。同时,积极与国内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引入适合本地的绿色技术,像在农产品加工中采用节能环保设备,提升产业绿色化水平。
推动公正转型需协同推进民生福祉与气候治理。乡镇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关键节点,在这方面大有可为。一方面,发展绿色产业,如培育本地特色的有机农产品种植基地,既保护了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又通过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的绿色改造,在乡镇道路建设中推广使用透水砖,利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减少洪涝灾害风险,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实现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的多重目标。
强化务实行动要求将目标转化为成果。在乡镇,我们要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气候行动方案。如:组织人员定期下乡巡查沙场、施工地等扬尘重点企业,并协同区生态环境局开展联合巡查,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督促整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增加乡镇绿化面积,提升森林覆盖率,增强碳汇能力。并且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对各项绿色发展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行动取得实效。如在河湖保护方面,建立河道保洁人员一日一巡查工作机制,推动辖区内河道管理实现常态;持续抓好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在扬尘治理方面,持续加大管理力度: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深入推进海漂垃圾治理工作,镇岸滩专管员实行常态化每日巡查,确保海湾的干净整洁。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挑战,乡镇虽小,但也是全球气候治理拼图中的重要一块。我们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立足本职工作,积极探索绿色发展路径,为推动共建清洁、美丽、可持续的世界贡献乡镇力量。